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促进邮政储蓄资金运用的良性发展,文章分析了新增邮政储蓄资金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邮政储蓄机构定位、资金运用的组织渠道、利率体制、监管模式、人员素质等方面的问题,并探讨了自主运用新增邮政储蓄资金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贺蓉 《中国邮政》2001,(5):30-31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任何的资金运作都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并且只有将这些原则在运作中融会贯通,才能使资金运用达到自我调控、自我发展的目的。邮政储蓄也不例外,也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和资金运作原则,这个原则就是经济学中所谓的“三性”原则,即资金的汉动性原则、安全性原则、盈利性原则。本文就邮储资金运作中的“三性”原则及其相互关系作一研讨,以寻求推动邮储业务发展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唐敏 《邮政研究》2004,20(6):40-41
文章分析了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邮政储蓄资金运用情况,在借鉴其邮政储蓄资金运用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邮政储蓄资金运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魏绍朴 《邮政研究》2004,20(5):35-37
邮政储蓄资金转存制度词整后,新增邮政储蓄资金的运用是邮政储蓄面临的新问题。不同的资金运用对象带来的收益和相应的风险会有所不同。文章主要针对协议存款的对象选择问题,对不同的协议存款对象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5.
邮政储蓄与国债市场上海市邮政储汇局黄少梅邮政储蓄从恢复开办那天起,就指望能具有金融机构的性质,希望能在资金运用上享有更多的自主权。近两年,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尤其由于逐年上升的转存款利息,加上中央银行调控手段的改变,人民银行对邮政储蓄这块资金不仅...  相似文献   

6.
谢丁 《邮政研究》2007,23(1):29-31
文章阐述了邮政储蓄计划管理工作的内容和特征,研究了计划管理机制在邮政储蓄资金运用政策变化后要进行的转变,探讨了邮政储蓄计划管理指标体系的设置以及邮政储蓄计划管理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中国邮政》2007,(8):30-33
截至6月30日,全国邮政系统共有51个省、506个地市、1804个市县、6195个网点办理存单小额质押贷款业务,其中农村网点有4256个,邮政储蓄定期存单小额质押贷款累计发放量突破50亿元。伴随着业务量的增加,小额质押贷款业务逐步扩展至全国,回流农村的邮政储蓄资金逐渐加大,既有利于邮储资金运用渠道的多元化,提高资金运用的收益率,同时有利于其支持新农村建设。[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李颖  张帆 《邮政研究》2005,21(1):37-38
文章分析了邮政储蓄在中国加入WTO后所面临的形势与挑战,提出了邮政储蓄在新形势下应从发展中间业务和尝试邮政资金运作等方面进入市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等对策。  相似文献   

9.
(一)自主运用资金渠道狭窄,资金闲置问题突出 从2005年9月21日起,人民银行启动了邮政储蓄老存款转出工作,到2006年末,邮政储蓄在人民银行的老存款将从8290亿元降到6840亿元;同时邮政储蓄自主运用的资金总规模将从去年的4800亿元上升到8000多亿元。也就是说,到今年底,邮政储蓄将面对自主运用资金规模大于老存款余额和邮储资金运作渠道相对狭窄的困境。邮政储蓄自主运用收益率与老存款收益率相比已有较大差距,经营形势严峻而紧迫。  相似文献   

10.
为了深化金融改革,规范邮政金融发展.国家已结合邮政体制改革,明确提出了成立邮政储蓄银行的总体改革方向。自2003年8月1日起,邮政储蓄新增存款可由邮政储蓄机构自主运用.且从2004年8月1日起,邮储在中央银行的8400亿元存量转存款将分5年逐步转出。这意味着邮政储蓄将不得不独自寻找发展道路,为其高速增长的储蓄资金余额寻找“婆家”。因此,在新形势下探索邮政储蓄资金运作新模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