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4月11日至13日,温家宝总理对日本进行正式访问。这是中国总理时隔7年之后的首次访日。期间,温家宝总理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共同出席并主持了12日在日本东京举行的中日经济高层对话机制启动会议。事实上,与中日之间严峻对立的政治气氛相比,两国的经济关系一直以来并未止步,出现了所谓的“政冷经热”这一怪现象。  相似文献   

2.
王尚康 《中国工商》2004,(12):44-45
11月13日上午,日本横滨山手中华学校的同学们在学校礼堂的舞台上,以一首大合唱《我和我的祖国》迎接来自祖国的客人——以胡德平为团长的中国民营企业家访日代表团。这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在国内不知听过多少遍了,但在异国他乡,骤然听到华侨的孩子们唱这首歌,许多企业家的眼眶里不禁涌出了泪水。  相似文献   

3.
陈德铭与日本经产大臣举行会谈 第二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6月7日在日本东京举行。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作为中方代表团团长率团访日,并与日方代表团团长日本外务大臣中曾根弘文共同主持对话。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2004年~2015年的日本官方统计数据,对中国大陆赴日旅游人数及其占访日游客总数比例的变动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根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大陆客源将占日本入境旅游市场的三分之一。中国大陆客源对日本旅游经济的影响不可忽视,中日两国都必须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5.
王铭义 《中国市场》2008,(24):64-64
<正>胡锦涛访日期间在早稻田大学演讲说:"历史是最富哲理的教科书,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珍爱和平、维护和平!"这段"和平的主旋律",在日本掀起了一股"胡锦涛旋风"。  相似文献   

6.
2007年4月12日我国总理温家宝访日期间,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共同主持会议,启动了中日经济高层对话机制。中方确定由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作为牵头人,日方由外相麻生太郎牵头,并有两国多个经济部长参加,就一系列国际重大问题定期举行对话,寻求共识,拓展新时期的中日经济合作。此举,无疑将引起中日经济界和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对此,从学者角度进行分析,也许会给各方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5月6日至10日,应日本国政府邀请,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日本进行了国事访问。就本次访日取得的战略成果,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日前进行了点评。他说,胡锦涛主席的这次访问是中国国家元首时隔10年首次访日,访  相似文献   

8.
王尚康 《中国工商》2004,(12):30-33
为期三天的“国际新华商会议in福冈”11月9日~11日在日本福冈市举行。全国工商联第一副主席胡德平应福冈市市长山崎广太郎之邀,率中国民营企业家代表团参会。  相似文献   

9.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在迅猛发展。2005年12月召开的“第九次东盟和中日韩首脑非正式会议上,坚持不懈地巩固和深化“10 3合作依然成为各方共识。而一向对与中国成立自由贸易区持消极态度的日本政府,近期也变得积极起来。2005年底,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二阶俊博在内阁会议上明确表示,要在2010年前与中国签定以FTA为基础的经济合作协定。这与同年5月吴仪副总理访日期间正式提出的“尽快启动中日双边自由贸易区进程相切合。在中日关系依然处于困境,但期望缓和的情况下,如能适时启动中日双边磋商,达成双边自由贸易协定…  相似文献   

10.
<正> 世界贸易组织4月5日发表报告显示,中国2003年货物进出口总额与日本基本持平。2003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8512亿美元,居世界第四位;而日本为8549亿美元,居第三位。货物出口中国为4384亿美元,居世界第四位;日本为4719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货物进口中国为4128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日本为3830亿美元,居世界第四位。日本方面分析,2004年中国货物进出口将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三位。日本媒体分析中国贸易快速增长的原因有三个:一是世界制造业向中国大幅转移,中国在  相似文献   

11.
中国游客的蜂拥而至,让日韩商家看到了巨大商机。春节期间涌向世界各地的中国游客似乎正在成为经济低迷的各国的"救世主"。如今,农历春节又将至,不仅中国的零售商们开始绞尽脑汁,日韩商家也早早行动起来,争抢中国游客的支持。日商备战春节花样百出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1月19日报道,为迎接2月的华人农历春节,日本各大企业竞相上市面向访日游客的商品,开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今年春天访日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去年12月30日下午结束了对中国为期4天的正式访问,乘专机离开济南回国。福田是于27日抵达北京开始中国之行的。在京期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分别与福田举行了会见和会谈。双方就中日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广泛、深入地交换了意见,并一致同意推动中日关系发展到新阶段。访问期间,中日双方取得一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于今年春天樱花盛开的时候访问日本。这将是中国国家元首10年来首次访日。两国领导人还就东海问题达成了新共识。这是福田去年9月当选首相后首次访华。他曾于2003年8月来北京出席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25周年纪念活动。  相似文献   

13.
活力门(Livedoor)!日本曾经的第二大网站快关门了。3月14日东京证交所毫不留情的让这个曾经很牛气冲天的网络超级股退市了。堀江贵文,这位日本媒体好不容易找到的信仰互联网的日本本土商业青年,彻底玩完了。估计这对于日本的商业文化打击会很深远,老人政治至少  相似文献   

14.
案例简介 浙江宁波某公司是出口纺织品的中小企业,在与日本客户签订的第一份合同中规定某批货物最迟交货期为2003年4月1日,日本客户在此日期之前已经开出了信用证.然而,在生产过程中,该公司发现目前的生产能力不允许他们于4月1日交货.  相似文献   

15.
《国际贸易论坛》2001,(3):62-64
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副会长、中国国际贸易学常务理事周世俭近日在访问日本期间同日本,美国企业界和金融界人士进行接触和交谈,听取了他们对当前日、美经济形势的看法,他们的观点对了解日本经济今后的发展趋势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两伤结局--中日蔬菜贸易战解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1年4月10日,日本政府单方面决定,依据WTO协定第19条和日本国内的关税率法,从2001年4月23日至11月8日对主要从中国进口的大葱,鲜香菇和灯心草实施紧急限制进口措施,此举标志着日蔬菜贸易战已经开始,而实际上,中日之间蔬菜贸易战早在1995年就已初露端倪,当时,日本就根据WTO《农业协议》中第5条特殊保障条款对从中国进口的大蒜和生姜发难过,最终以中国实施出口配额管理和日方实施进口商申报管理而造一段落,因此,此次日本的发难可以说是第二轮,而且比第一次表现的行动更积极,且紧急限制进口措施实施的也更快。  相似文献   

17.
钱铮 《中国报业》2014,(3):88-90
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日本人特别是年轻人倾向于依靠网络获取信息。自然而然的,Twitter、Facebook这些起源于美国的社交媒体很快就在日本扎根并迅速发展壮大。相比传统的大众传媒,社交媒体具有时效快、能满足用户不同需求等优势。在2011年3月11日发生东日本大地震后,社交媒体作为一种非主流媒体的作用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中日蔬菜贸易战的原因分析和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日本单方面决定从2001年4月23日~11月8日对进口大葱、香菇和灯心草实施紧急限制进口措施,标志着中日蔬菜贸易战的开始。贸易战发生的原因在于(1)中国对日蔬菜出口的阶梯性增加,(2)日本农业政策和国内因素,(3)日本蔬菜产业与中国相比缺乏竞争力,(4)日本对中国投资增加。为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我国应加快加入世贸组织的进程,从而有利于向世贸组织提诉。  相似文献   

19.
辨别身份的恐惧--日本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1年4月1日起,日本正式实施《转基因食品标识法》.日本这一保证食品安全法律的出台,无疑会对日本及其贸易伙伴的转基因食品生产与贸易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0.
"爆买"一词频繁出现在中日媒体与公众视野,成为官方和民间关注的焦点。中国人的"爆买"为日本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为低迷的日本经济起了提振作用,这也是日本政府长期以来倡导和制定旅游发展战略,振兴国内经济所带来的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