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麦子     
祖先茹毛饮血的时候没留神荒原上的麦子经过大火祖先结交了麦子逐渐围住我们的家园为了喂养我们麦子活得不再轻松  相似文献   

2.
麦子的哲学     
<正> 记得台湾散文家林清玄写过这样一个故事。上帝看到麦子结实累累,感到非常开心。一位农夫看到上帝。说:"仁慈的上帝!这50年来,我没有一天停止过祈祷,祈祷年年不要有大风雨,不要有冰雹,不要有干旱,不要有虫害,可是不论我怎么祈祷,总不能样样如愿。"农夫突然吻着上帝的脚道:"全能的主呀!您可不可以明年允诺我的请求,只要一年的时间,不要大风雨,不要烈日干旱,不要有虫害?"上帝说:"好吧,明年不管别人如何,一定如你所愿。"第二年,这位农夫的田地果然结出许多的麦穗,因为没有任何狂风暴雨、烈日与虫害,麦穗比平常多了一倍还多,农夫兴奋不已。可等到收成的时候,奇怪的事发生了。农夫的麦穗里竟是瘪瘪的,没有什么籽粒。农夫含着眼泪跪下来,向上帝问  相似文献   

3.
麦子颂     
在五月里收获麦子是一个非常美丽的故事。五月阳光如炼,在一望无际的土地上塑造着麦子。麦子金黄,随风摇曳出扑鼻的芳香。那种芳香让人兴奋,让人疯狂,让人流泪。  相似文献   

4.
一位作家说。麦子是一种历尽沧桑的庄稼。我对此十分认同.因为小麦见过雨雪、冰霜、见过春花、骄阳。  相似文献   

5.
教育教学是一门艺术,教无止境、而且教学相长,在新的理念促使下,在课程改革新的的进程中成为收获者。  相似文献   

6.
成庆英 《乡镇论坛》2011,(21):25-25
有一种植物.它的生命开始于萧瑟冷峻的秋冬,终于温暖湿润的夏季。这种植物名叫麦子。如果麦子是一个人,她有着顽强坚韧的品格。冷寂的冬天,太多的生物选择了沉默,关闭了它们的生命之窗。麦子却没有退缩,且从不言放弃。虽然生命之初的它.只有几片柔弱纤细的叶片,霜来了,雪来了,寒风刺骨,它默默地承受着,不怨天尤人,也不自暴自弃。即使地上的叶子萎蔫了、干枯了,地下的根依旧在呼吸着,于严寒中坚守着那一线生机。生命是微弱的,只在一呼一吸间,但冬天终究会过去的,温暖的春天到来的时候,再弱小的生命也会拔节、生长,长出自己应有的模样。  相似文献   

7.
一生     
第一天,上帝创造了奶牛。上帝对奶牛说:“你每天要在田里劳动,还要产奶,喂养自己的孩子和农场主一家,我给你60年的寿命。”“这地狱般的日子要60年干什么?”奶牛气愤地说:“20年就够了,那40年你自己留着吧。”上帝同意了。  相似文献   

8.
一生     
曾平 《乡镇论坛》2011,(30):41-41
清晨把粪撒入田中傍晚将羊赶入圈内我们农民  相似文献   

9.
一生的错过     
(作者的话:我是为了爱情而离开原来的那间工厂来到南方打工的,三年后,当我以为有资本可以向她表白时,我又回到了那间工厂,然而,她要嫁人了,新郎当然不是我。)那天,我是下午5点钟左右到厂生活区的,阿敏仍然居住在那幢低矮的红砖平房里。举手敲门之后,我屏住呼吸,等待看阿敏那种  相似文献   

10.
奶奶的一生     
周平平 《乡镇论坛》2011,(18):41-41
我家里故去的几个老人,都是在过了九十岁之后走的。第一个走的是奶奶,她大爷爷三岁,正好比爷爷早走三年。亲戚说,她是先下去,替爷爷收拾屋子去了。  相似文献   

11.
我的一生     
这将使中国的读者和学者更多了解我们拉丁美洲的历史,更加了解目前在西半球所发生的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事件我十分满意地获悉,具有几千年文化历史的古老的中国人民将读到本书所阐述的思想。这是我接受法国记者伊格纳西奥·拉莫内采访时的谈话。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热情地翻译出版了这本书。  相似文献   

12.
一生的呼召     
赵晓 《中国企业家》2010,(12):124-124
你想知道幸福生活的奥秘,并成为生命的大赢家吗?很好,现在你可以试着读读《一生的呼召》。我盼望着,这本书的思想将照亮并改变中国人的精神,影响几千年以来中国人既定的生命选择模式,进而祝福这个国家和她的人民成为生命的大赢家。  相似文献   

13.
一生缘     
我们这一生,会遇到许多人、许多事,好多缘分如露水般脆弱。但我与会计的缘分,却如生生不息的河流,一生相伴相依,从不曾离去。缘起最初与它相遇,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彼时,我还是一个扎着马尾、穿着校服的小女孩。有几次暑假,我到了妈妈单位的库房。每当有人光顾这里,一位阿姨就在排放整齐的货架中穿行,快速地找到需要的东西并在本子上做记录。娴熟的动作和有条不紊的节奏,以及旁人对这位阿姨“会计”的称呼,在我初涉世事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相似文献   

14.
一生补缺     
看看周围,多少人一生都在补缺。这些人被称作“不向命运低头的人”:家境贫寒是缺.经过奋斗改换门庭;平庸是缺.想尽办法出人头地;长得丑是缺,就涂脂抹粉、整容;胖子减成瘦子.小官变成大官……这个愿望实现了.又有了下一个目标,好像总也停不下来。  相似文献   

15.
张昕 《中外企业文化》2011,(7):I0048-I0049
女人如花,娇美却柔弱。相对于男性,女性更需要健康和经济等方面的保障。由于她们独特的生理结构,女性在其一生的不同阶段会面临诸多不同的健康风险;另外,相对于靠透支自己强壮的身体在外打拼的男性而言,女性的寿命可能略长于男性;再加之结婚时年龄上的差异,多数女性可能要度过3—10多年的独居晚年生活,这意味着女性需要准备比男性更多的养老资本。  相似文献   

16.
吴仕逵 《英才》2007,(9):122-123
如果不能选择环境,就选择对策;如果不能选择出身,至少可以选择导师。沃森以德报怨没有导师,一个人就不会真正成长起来。约翰·帕特森是19、20世纪最为卑劣也最有活力的经理人之一,他就像一名拿破仑时代的独裁者一样经营公司。但是,  相似文献   

17.
一粒麦子有三种命运:一是磨成面被人们消费掉,实现自身的价值;二是作为种子播种,结出一粒丰硕的果实,创造出新的价值;三是由于保管不善,麦子霉烂变质,失去自身的价值。这就是说,管理得当,麦子就会实现自身的价值或是为人类创造出新的价值;管理不善,就会失去自身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有一个问题苦恼了我很久,分到企业的大学毕业生,有很多很难融合到企业中来,即便有的融合到企业中,企业也是花费了很大的精力、消耗了相当长的时间对他们进行重新回炉.  相似文献   

19.
张伟 《财会月刊》2008,(6):84-84
李大钊10岁那年,就在家人的操持下完婚了,新娘是大他6岁的乡下少女赵纫兰。赵纫兰虽不识字,却知道读书的重要性,李大钊的祖父去世后,家里经济十分困窘,李大钊所有的生活费用都靠赵纫兰东挪西借典当支持。就这样,挨到李大钊在天津读完书。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