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纪军 《新远见》2012,(10):12-16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凸显.国际社会要求改革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建立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日益强烈。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出口国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构建新的、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必然发挥独特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国际货币体系呈多元化发展趋势。特别是今年以来,新兴经济体之间的货币合作受到广泛关注。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趋势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驱动,除了经济因素、地缘政治因素以外,迅速发展的技术因素也可能在未来产生重要影响。由于这些因素的演化方向存在多种可能性,国际货币体系在多元化的大背景下也可能呈现出不同的发展前景。我国需要在经济、政治和技术等方面提前考虑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孙颖 《企业导报》2014,(3):28-28
众所周知,现今国际贸易的交易结算货币是美元,而由于全球性的经济衰退以及美国乃至世界各国经济复苏缓慢,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持续走低,作为一个贸易大国的中国,作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伴随着国际交易结算货币多元化的呼声,中国实行外汇储备多元化将对我国的外贸有怎样的影响?在本文中,将从中国外汇储备多元化的原因简要分析对中国外贸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次贷危机的爆发,国际社会普遍倡导改革货币体系。货币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和支持,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人民币和国际货币之间还存在很大差距。本文将就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所需的条件做出论述。  相似文献   

5.
一、货币国际化的内涵 货币的国际化,即货币职能越过国家疆界,在国际市场上作为一般等价物发挥作用的经济现象.它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而形成.通俗地讲,货币国际化主要是指一国货币越过该国国界,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兑换、交易和流通,最终成为国际货币.  相似文献   

6.
正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是世界经济失衡的根源所在国际货币体系包括确定国际储备货币、各国货币的汇率制度、资金融通机制以及有关国际货币金融事务的协调机制等内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特点是美元成为未制度化的主要本位货币,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包括美元、欧元、英镑、日元、黄金、特别提款权等;各国汇率实行的是浮动汇率制或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等多样化安排;大国之间缺乏制度化的货币合作,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多渠道,成员国可以运用汇率机制、  相似文献   

7.
信息集锦     
发挥货币政策作用适度增加货币供给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日前在京召开会议,分析了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认为2000年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环境将比较平稳,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预计将好于今年.会议确定,根据当前物价连续下降的趋势,要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适度扩大货币供给,支持科技创新、结构调整和扩大有效需求.  相似文献   

8.
美元作为世界货币已经超越美国经济而拥有美元霸权.美元霸权是综合国力的体现,同时也为美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当前的美元贬值正是美国出自自身利益而对美元霸权的一种应用.美元继续走软不仅会对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同时也对当今的国际货币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梁小龙  杨清波 《价值工程》2010,29(35):111-112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日渐提升,以及全球金融危机暴露出来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诸多弊端与国际货币多元化的必要性,人民币国际地位问题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由于我国的金融市场尚不发达、金融衍生产品比较匮乏、以及利率与汇率的市场化尚未实现等因素,可能会制约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本文从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条件及构建发达的金融系统对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作用等方面系统地分析了我国目前金融市场发展的状况,从加强我国金融市场建设方面阐述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金融动荡下的人民币汇率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始于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逐渐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贸易体的中国,应该通过加强国际协调,促进人民币由区域货币走向国际货币,这样既可以减少国际货币体系不稳定带来的汇率变动冲击,又可以打通内部经济均衡调节外部均衡的传递路径,提升我国调节内外经济均衡政策的主导权。  相似文献   

11.
自从1985年"全球化"的概念被提出以后,国际经济的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世界经济越来越呈现出全球多元化和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但是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威胁.发展中国家的宏观政策在这样的背景下将如何制定?本文将对此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一、国际贸易环境
  1.国际经济环境及发展趋势
  2011年,主权债务危机升级蔓延,全球经济下行趋势明显,世界经济增速降至2.84%。2012年世界经济发展状况仍然呈现逐步放缓趋势,主要经济体的宏观经济指标均不理想。美国的第三轮货币量化宽松政策(QE3)、欧洲的二级市场直接货币交易计划(OMT)推动资本从欧美市场重新回流新兴市场,使其面临较大输入型通胀压力,受此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给出了2.56%的预期增速,比2011年降低了0.28%(图1)。  相似文献   

13.
就在G20伦敦峰会前夕,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近日一篇名为<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的文章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该文使得呼吁多时的改革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声音再度高涨 在<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一文中,周小川提出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从而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想目标.之后,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则撰文呼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过程中的发言权.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也呼吁,加快推进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4.
世界贸易呈现多元化开放格局,世界金融储备体系和世界贸易结算体系的变化趋势,促使全球贸易体系必将趋向调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人民币汇率的持续稳定,人民币已在周边国家或地区已经广泛流通,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应当是众望所归。我国将以渐进方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而人民币国际化必将对我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外汇储备与实物储备的互动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引发世界各国对现有国际金融体系、金融监管体系和建设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的重新思考,同时,也促使我国更加关注金融产业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首先是大的环境,美元是一定要退出国家霸权,国际结算货币呈多元化,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及后来的经济体货币将成为国际货币的主要储备货币。全球金融危机,中国出口行业受阻,经济增长放缓,为了防止经济过冷,采取了扩张性货币政策,在这种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下,央行推出的货币政策也是在不断地调整中。  相似文献   

17.
汇率作为一国货币对外价格的直接体现,反映一国货币在国际上的购买力水平;物价水平,作为货币的另一种经济计量,反应一国货币的对内价格.在人民币国际化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本文通过研究汇率波动、利率变动之间的关系,综合考虑国内生产总值、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以及广义货币供给量等因素,得出三大指数与国内生产总值、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人民币存款利率、广义货币发行量、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以及房地产市场繁荣程度呈现长期协整关系,短期内消费者价格指数对人民币汇率的冲击波动剧烈,并在10期之后趋于平稳;生产者价格指数与零售价格指数对人民币汇率的冲击呈现平稳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一、经济全球化的理论基础和实质 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后,国际货币体系出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国际资本的流动性大大增强.发达国家为了摆脱经济衰退和危机的困扰,主张放松国家之间的经济管制,打破各种保护主义壁垒;发展中国家为了加快经济发展,纷纷开放市场,实行外向型发展战略,这大大加强了国际的经济联系.  相似文献   

19.
新闻事件     
胡锦涛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峰会11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华盛顿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胡锦涛在题为《通力合作,共度时艰》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主张重点实施以下改革举措:一是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完善国际监管体系。二是推动国际金融组织改革,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组织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三是鼓励区域金融合作,充分发挥地区资金救助机制作用。四是改善国际货币体系,稳步推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  相似文献   

20.
美元国际供应量的规模和波动程度对汇率、资本流动和世界经济增长有相当重要的影响.本文分析了美元的国际供给和流通机制,在界定并估算美元国际供应量的基础上,通过单位根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对美元国际供应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美国实际GDP的增长和美元升值都会引起经常项目下美元国际供给的增加.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主要储备货币国家应实行自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降低储备货币供给的过度波动给汇率和世界经济带来的冲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