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纷争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创新体系的思想追溯到18世纪德国民族主义经济学家李斯特,但对创新问题的系统研究却是始于20世纪的熊彼特.并且,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家创新体系才被正式引入到学术界.由此可见,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尚且年轻的学术命题.值得注意的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的学者纷纷加入到这一领域的研究,由此,争论和分歧也时常发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试图对国家创新体系的相关研究做一梳理,尝试剖析不同观点的差异,并从实践的层面围绕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这一重大命题,提出笔者的基本看法.  相似文献   

2.
郑传锋 《经济师》2003,(5):12-13
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德国古典经济学家德里希·李斯特提出的贸易保护主义 ,此后 ,弗里曼、纳尔逊、伦德瓦尔、波特等均对国家创新体系理论进行了研讨 ,对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职能与作用进行了阐述。西方国家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职能作用主要表现在直接投资、创造环境、协调创新活动、制定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等方面。我国建立高效国家创新体系中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 :建立技术创新的激励制度与促进政策、制定整体的国家创新战略、政府直接投资等。  相似文献   

3.
1.德国自主创新能力的积累过程 (1)德国创新体系和创新文化的发源 德国创新体系的产生要追溯到1871年。当时的经济学家舒姆彼特就曾将经济活动划分为六大领域:首先就是“发明与发现”,然后是“矿山、农业、加工业和货物分配”,最后是“服务业”。可见,当时的科学研究就被放在首要位置。这种划分后来演变成“三个产业”,但是20世纪90年代新的增长理论重新发现了“研究开发”这个领域。这说明,早在19世纪,德国就已经将研究开发作为一种产业来对待了。  相似文献   

4.
国家创新体系的国际化在进入21世纪后被西方学者从各个角度展开研究,对其中主要研究论点和方法作了评述,包括跨国公司资源的国际化,着重于研发的国际化,政府、高校、机构的国际化以及针对欧美各国及日本的个体研究。最后得出结论,无论国内外研究,都较缺少对于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的整体的、系统的研究,且关于中国的个体研究也较少。  相似文献   

5.
十几年前,国家创新体系(NSI,National System of Innovation)理论在西方经济学界的英、法、意等语种的文献中开始出现;几年前,该理论在国内个别经济学专业文献中开始引入与研究;1998年以来,“国家创新体系”这个概念开始频频出现于报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建设面向知识经济的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等口号和方案被正式提出来。  相似文献   

6.
系统、直观的创新体系结构是研究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体系中各创新要素功能定位、互动关系是分析国家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的关键。通过理论分析和国际实践,提炼国家创新体系结构类型,提出“三元串联协同”和“三元并联互动”两种不同的结构框架,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两种结构不分优劣,不同结构中创新主体相同且宏观创新逻辑一致,但是创新链条数量及功能不同,对创新辅体的倚重度也不同;美国、德国等更接近“三元并联互动”体系;瑞典、中国等更接近“三元串联协同”体系;提升创新体系效能,解决“卡脖子”难题,需要优化当前创新体系结构或促进创新体系结构转型。  相似文献   

7.
我国国家创新体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创新体系是国家有关部门和机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推动创新的网络。国际竞争、我国经济发展和强化创新支持需要完善和发展国家创新体系。本文在剖析了国家创新体系概念和特性的基础上,对比研究了中外国家创新体系,并从中找出了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初,爱尔兰的国家创新体系还比较落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爱尔兰政府和整个社会对创新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加深,一些相关的机构逐渐建立起来。到2000年,爱尔兰政府已经成立和完善了主要的科技创新政策咨询机构和执行机构,并出台“2000—2006年国家发展计划”,进一步明确了将创新作为国家发展目标和国家发展计划的核心内容。在过去6年中,爱尔兰通过国家发展计划有效地建立并不断完善了国家创新体系。大幅度增加投资水平,支持一系列关键项目。特别是在2004年,政府内阁任命了首任科学总顾问,成立内阁科学技术创新委员会,国家创新体系和政…  相似文献   

9.
美国专家对加强国家创新系统建设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合了美国各个方面专家、学者的意见,通过对美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这些建议着眼于一个大的政策方向,各有关部门和决策者可以根据这个总的方向来制定具体的政策和行动计划.包括保障对创新系统的投入,为私营和公共创新活动维持一个良好的环境,并不断改善这个环境,支持创新体系中各个要素间的交流和互动,以及更全面和深刻地理解使创新体系保持活力的创新体系的动态性.  相似文献   

10.
黄瑾 《经济论坛》2007,(22):111-113,117
一、问题意识 从德国经济学家弗·李斯特开始,政府在后发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中发挥必不可少的作用始终被强调.20世纪30年代,随着凯恩斯主义的兴起,强调政府干预经济成为西方经济学关于政府作用的主流观点.这一思潮伴随着20世纪以后的合作化运动,从西方发达国家传播到发展中国家.许多发展中国家政府把合作社的发展纳入到国家发展体系之中,政府对合作社给予支持的同时也干预合作社的经济活动.  相似文献   

11.
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内涵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前,对“自主创新”或“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多局限于企业层面,且多局限于技术创新能力方面;而从国家层面对“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还比较少。由于“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是涉及各种复杂因素的综合性能力,因此,准确界定“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这一概念将十分困难。笔者通过对“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词义的分解以获得对“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综合理解,即通过正确理解和认识“自主创新”和“国家创新能力”两个概念以正确理解和认识“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德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贸易保护理论出现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强调理性地保护能增加国家财富物质,创新民族精神。这一理论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知识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国家创新体系是知识经济发展的产物创新与技术进步的思想由来已久。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提出创新概念。5 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的经济增长理论以及近年来发展声势浩大的新经济增长理论,以及美国经济学家J·施穆克勒、N·罗森伯格和英国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弗里曼为代表,对技术进步与经济结合的方式、途径、机制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大大深化了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新增长理论认为,知识和资本一样,是一个生产要素,它是“内生”于经济活动中的,起源于企业为获得最大利润所做的投资决策努力。因此,尽管某些特定的技术突破或…  相似文献   

14.
他者的再现与国家政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范可 《开放时代》2008,(6):96-108
多民族国家都存在着如何为本国族群多样性进行定位以及如何表现他们的问题。现代国家在国族叙事中多把境内的少数民族忽略不计。中国共产党在革命过程中认识到中国民族构成的复杂性。其有关少数民族的政策也因此从早期的“民族自决”逐渐改变为“民族区域自治”。从1956年起,中国政府组织由党政干部和学者组成的调查组,分别就已经确认的少数民族展开“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并由此建立起有关中国民族构成的知识体系。这套知识体系的生产与建构极大地影响了一般民众对中国少数民族状况的理解,并由此形成了某种具有意识形态色彩的有关少数民族之存在的文化呈现。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当中,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主要英语国家经济增长普遍快于日本、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等主要非英语国家.无论从经济增长速度、人均GDP增长,还是失业率,或者劳动生产率来看,都是主要英语国家好于主要非英语国家.造成这种差距出现的原因是:主要非英语国家由于宏观经济政策出现了一些失误,错失了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发展的机遇,产业没有及时转型以及一些有强大势力的"利益集团"的消极影响,因而其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而主要英语国家由于积极推进经济改革,及时调整产业结构,注重技术创新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充分利用英语语言工具在全球中的优势,因而加快了本国经济的发展.主要英语国家经济与非英语国家经济的增长差别,给其他国家发展本国经济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徐彬 《经济前沿》2003,10(8):42-44
一、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研究:分析框架和制度设计的相关性描述与 分析 国家创新体系NIS概念是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R·纳尔逊和英国经济学家克里斯托福·弗里曼在1987年提出的。该概念一提出,就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不同的学者从各自独到的视角提出NIS的内涵,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丰富和发展了NIS理论。 在我国,NIS的研究选择了一个不同于西方的研究范式,或者说,中国特  相似文献   

17.
在新技术革命对全球社会经济生活产生全新影响之际,“新经济”的概念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和使用。而“新经济”的实质在于国家创新体系绵有效性。因此,在我国有必要重构国家创新系统,但中国未来创新系统的重要 结合国情,在构成上以企业、科研院所和大学、教育和培训为主核,以国家创新战略为引导,以市场为激励机制,以推动知识流通为中心,创建体系与创新相适宜的法律、金融及文化环境,进而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侯栋明 《时代经贸》2013,(22):193-193,195
李斯特是德国历史上著名的经济学家,保护贸易论倡导者,其经济思想直接影响了德国的统一和崛起。其代表作为《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李斯特经济思想的来源包括德国当时的经济状况、美国汉密尔顿的贸易保护理论和经济实践、重商主义了理论。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国民经济学说、贸易保护学说、生产力学说。其思想为凯恩斯国家干预理论的奠定基础,也为德国历史学派、发展经济学派、制度学派奠定了基础,拓宽了古典经济学的视野。  相似文献   

19.
探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如何发挥其对我国国家科技创新竞争力的提升作用,是保障重大专项有效实施的根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在区分国家创新能力和国家创新竞争力不同的基础上,界定了国家科技创新竞争力的内涵,并根据已有研究文献构建了分析国家科技创新竞争力的概念框架。应用这一框架探析了我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组织实施对于国家科技创新竞争力的提升作用,进而得出未来实施重大专项的一些结论和启示。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业生物产业国家自主创新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农业生物产业竞争的加剧,各国纷纷构建自身的国家自主创新体系以应对挑战。首先分析国家自主创新体系对当前我国农业生物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性,然后从总体上构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一体多翼双力”的国家自主创新网络体系,并围绕自主创新环节具体构建了知识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制度保障、创新服务4个子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