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多状态人口预测模型,以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为基期数据,结合现有对未来生育水平、死亡水平、流动迁移水平以及教育转换等研究结果设定预测参数,预测了“全面二孩”政策启动后2010-2030年期间我国人口和人力资本态势趋势变化.比较不同生育率方案下,“全面二孩”分城乡分性别人口规模、年龄结构和教育结构的变化,为“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人口发展和社会经济政策的制定与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我国的国际收支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为此,本文将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实际数据来入手,指出2010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的新特点,并尝试结合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变化出现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我国汽车产业有了飞速发展,汽车产业总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不断上升.专家预测,2010年中国汽车行业有望成为国家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然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不断变化的市场面前,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及其先进的营销手段将加速中国汽车行业的优胜劣汰.有鉴于此,本文通过对我国汽车产业主要营销模式的阐述,分析目前汽车产业现有营销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关于改革和完善汽车产业营销模式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货币主义学派认为,产生通货膨胀的必要条件是货币的超量供应,货币主义代表人物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纯的货币现象.本文承袭这一观点,采用我国1996-2010年的月度数据对我国货币供应量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作实证分析,用分布滞后模型衡量我国货币供应量和物价水平的变动关系,并分析我国货币供应量对我国物价水平的持续影响,结果表明:在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我国物价水平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滞后性.  相似文献   

5.
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及流通业发展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下半年以来,为应对金融危机,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并取得明显成效,我国经济不断企稳回升.其中,投资成为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拉动力量,而消费则是最稳定的一支力量.如果不发生特别大的变化,2010年我国经济增长总体态势和动力格局将好于2009年,有望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格局,有利于流通领域的发展和回升,为流通业迎来更好的发展机会.考虑到宏观政策影响因素的复杂性,2010年我国宏观政策存在许多两难的选择,宏观政策回旋余地不大,政策取向短期内不会有重大调整,将继续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当然也要进行一些适度的调整,如逐步调整刺激经济的总量、结构和力度.在这样的宏观形势下,流通企业必须密切关注全球金融危机的变化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走势;关注外需及对外环境的变化;关注微调和局部政策调整对流通业的影响;关注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体系的进展;关注消费政策取向的变化;关注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趋势和动向的发展变化.要充分发挥销售终端对整个产业结构调整的促进和导向作用;充分发挥品牌的展示作用,推动品牌创新,特别是要为国内品牌提供更多展示和实现的机会,进一步提升和谋求金融模式创新;采用新的营销手段和信息技术,促进流通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2000-2010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面板数据,运用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析方法,测算了我国农产品流通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指数,结果显示,我国农产品流通整体效率在2008年之后出现下降趋势,其中技术变化指数下降较为明显,纯技术效率指数和规模效率指数有所提高,表明农产品流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已经成为我国农产品流通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7.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我市应对金融危机、加快外贸回暖复苏进程的关键一年。2010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十分复杂,全球经济积极变化不断增多和不利影响同时  相似文献   

8.
有关中国教育回报率的多数经验研究都认为,中国教育水平的提高对经济增长没有显著促进作用.本文认为,现有研究之所以得出这一结论,主要是因为它们未考虑到人力资本在公私部门间的配置结构变化对教育回报率的影响.由于教育人力资本在公私部门间的生产能力存在差异,它在部门间配置结构的变化会影响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本文利用2000-2010年中国跨省面板数据,通过公共部门工资溢价来刻画人力资本在公私部门间配置结构的变化对教育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重新估计了中国教育水平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本文研究表明,如果剔除人力资本在公私部门间配置结构的影响,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我国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同其他国家差异不大.本文还对我国不同省份间教育的产出效应进行了比较,发现我国各地区教育产出弹性的差别不大,但教育的边际产出差异巨大.  相似文献   

9.
为应对由美国次级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我国政府在2009年实施了积极的财政和金融政策,房地产业在2009年成为我国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柱,房地产市场得到了迅猛发展,同时也暴露出房价上涨过快等一系列问题.步入2010年,全球经济环境由大衰退进入复苏期,我国房地产政策也必将随之改变.本文在分析近期国家出台的房地产政策的同时,对2010年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前景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促进企业兼并重组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是有效应对国际经济调整新变化、提升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2010年8月28日,《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正式印发,对企业兼并重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部署.目前,《意见》下发将满一年,我国各地区、各行业在推广...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于1993年12月1日起施行,十八年来我国市场经济的运作有了很大变化,各类市场经济活动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日趋复杂和微妙。各种新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逐渐增多。本文从2010年底的伊利蒙牛之争谈起,旨在论述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某些内容追究责任方式已无法适应现代市场发展变化的需要,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2.
肖鹞飞 《大经贸》2011,(1):70-70
2010年我国经济运行已成功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冲击,开始进入常规增长轨道.2011年影响我国经济运行的基本因素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在保持宏观调控政策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经济仍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GDP增长率预计略低于10%.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十二五"规划实施将给经济注入新动力,城镇化、工业化加快...  相似文献   

13.
陈林 《中国市场》2013,(37):91-92
利用2006—2010年我国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和土地交易价格指数的季度数据进行修正后取对数,对房价与地价究竟谁是因谁是果做统计学上的解释,结果显示我国房价是引起地价变化的Granger原因,而地价不是引起房价变化的Granger原因。  相似文献   

14.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世界及我国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全球经济在2009年开始缓慢复苏,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为刺激经济的扩张性政策将逐步退出。本文分析了2010年世界各国经济政策的分化对我国经济环境造成的影响,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趋势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15.
2010年以来,我国各类五金产品出口贸易额回升明显.据海关统计,2010年上半年我国五金产品出口123.6亿美元,同比增长39%;实现贸易顺差114.1亿美元,同比增加62.8亿美元,处于明显的上升通道中.  相似文献   

16.
12月3日,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在北京召开2009年全国农机化形势分析会,会议就2010年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和走向,农机部门和农机化发展的各个领域应如何审时度势、顺势而为,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拟定哪些措施来应对新情况、新变化、新问题、新挑战等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由于低价、省时等的优势,网络团购在初入我国便以极快的速度发展起来。自2010年以来,我国网络团购经历了创新—扩张—调整三个阶段,变化颇为剧烈。未来我国网络团购行业能否克服现有缺陷、成功健康的发展下去需要进一步的努力。本文试图结合三年来网络团购的发展变化和促进其发展的条件,以预测未来我国网络团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一、2010年产品进口的主要特点2010年,我国进口出现量价超预期增长,进口商品结构有所变化,但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重视,尤其是一些商品进口价格的上涨幅度要远高于出口商品价格上涨的幅度,反映贸易条件有所恶化,进口商品结构亟须优化.其主要特点是:一是初级产品进口大量增加.由于受大范围自然灾害等影响,导致对农产品等大宗商品需求回升.2010年,谷物及谷物粉进口量同比增长81.2%,进口额增长70.1%;大豆进口量增长28.8%,进口额增长33.5%,进口均价为每吨457.7美元,同比上涨3.6%.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1985-2010年中国留学归国率和经济、科技、教育、生活水平四个方面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相异回归模型,运用多种检验方法和OLS方法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2002年前后中国对海外留学生的吸引力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进一步的分析表明,经济规模、科研氛围、教育投入和生活水平对归国率有重要影响,这为我国有针对性地创造条件吸引本国人才“回流”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2010年以来,我国各类五金产品出口贸易额回升明显.据海关统计,2010年上半年我国五金产品出口123.6亿美元,同比增长39%;实现贸易顺差114.1亿美元,同比增加62.8亿美元,处于明显的上升通道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