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宏观经济环境的重要形式之一,营商环境影响到微观企业财务行为的诸多方面,但有关其对大股东掏空的影响及机制检验的研究尚且不足。基于此,文章以中国资本市场2008—2018年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营商环境对大股东掏空的影响。研究发现:营商环境与大股东掏空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表明优化营商环境有利于抑制大股东掏空;相较于非国有企业,营商环境对大股东掏空的抑制作用在国有企业中更为明显;进一步的影响机制检验揭示,优化营商环境可以改善内部控制质量、提高审计质量和增强企业信息透明度,以上构成了营商环境抑制大股东掏空的主要影响路径。以上结论丰富了优化营商环境的经济后果相关文献研究,明晰了营商环境影响大股东掏空的作用机理,同时为改善和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直接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中的第一批、第二批、第九批、第十批和第十五批公司作为样本,以事件研究法为基础,进行了累积超常收益率的波动分析、公告效应和内幕交易效应的分析。结果三个分析指标都支持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中存在严重的内幕交易行为这一结论。同时,通过对股权分置改革不同阶段的比较发现,随着股改的推进内幕交易现象并未得到有效的遏制。这一结论为加强股权分置改革的监管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狄灵瑜  步丹璐 《财贸研究》2022,33(3):94-109
选取2007—2018年沪深A股国有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结合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制度背景,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考察非国有大股东参股对国有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引入非国有大股东可以显著降低国有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并且非国有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这一效应越显著。作用机制检验结果显示,非国有大股东通过降低可操纵性应计盈余,改善会计信息质量的路径,有效缓解了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进而降低了国有企业债务融资成本。进一步分析表明,当外部信息环境越好、企业自身违约风险越低时,非国有大股东持股降低国有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效果越显著;非国有大股东降低债务融资成本作用的有效发挥依赖于一定的前提条件,主要包括国有股东占相对控股地位、非国有大股东委派代表积极参与治理以及非国有大股东为民营股东。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一个新的角度,定义上市公司的大宗交易作为重要事件,分析这一重大事件前股票的超常收益以及累积超常收益,同时结合内幕交易效应和公告效应判断内幕交易是否存在。和过往的研究结论一致,本文的结论是我国证券市场存在内幕交易。并提出一些治理内幕交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关联交易作为一种意义特殊的并购方式,在并购市场上十分常见。但是,关联交易是上市公司经营活动中的一把"双刃剑",大股东可能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对标的公司实行掏空;也可能出于公司的利益,对标的公司实行支持。而机构投资者作为一种新的投资主体,其在公司关联交易中的作用有待考量。本文选取国企并购样本,考察异质的机构投资者对国企关联并购中大股东的支持行为或掏空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国有企业关联并购中,大股东的支持行为远多于掏空行为;(2)更稳定的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国有企业关联并购中大股东的支持行为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对于其掏空行为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2011-2018年中国资本市场中的重大资产重组事件为样本,实证检验了独立董事的结构特征、背景特征对内幕交易的作用,同时考察内部治理因素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独立董事占比越高,上市公司内幕交易程度越低;独立董事背景特征对内幕交易存在差异化影响。独立董事的财务、法律和金融等职业背景对内幕交易无显著影响,有海外任职背景的独立董事能够显著抑制内幕交易,而海外求学背景无上述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会强化独立董事对内幕交易的抑制作用,而大股东持股会减弱独立董事对内幕交易的抑制作用。本研究对促进企业改善公司治理和稳定资本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食品安全问题事关民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研究食品安全事件对食品股票价格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发生于2011年3月15日的"瘦肉精"食品安全事件,以百度指数作为网络关注度指标,研究基于百度指数的食品安全事件对上海、深圳两大交易所食品类股票价格的影响。具体研究方法是采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分析百度指数对股票价格的短期冲击响应,使用自回归分布滞后(ARDL)模型判断百度指数与股票异常累积收益率的长期均衡关系。研究结论表明,百度指数对行业股票平均收盘价存在短期的VAR冲击效应,百度指数与股票异常收益率存在长期协整关系,百度指数对深圳交易所食品概念股股票异常收益率的影响大于上海证交所食品概念股。  相似文献   

8.
股权分置改革解开了存在于中国股市15年之久的"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这一痼疾,但并未降低上市公司高管层与二级市场投机者进行内幕交易的频率。随着大牛市的到来,各种利益主体的投机躁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9.
关联交易作为上市公司重要而普遍的经济活动之一,对企业有重要意义。关联交易通过利用企业集团的资源来降低交易成本,从而增加企业价值,但不可否认关联交易中也存在非公允关联交易,存在大股东利用关联交易转移企业的资源、利润,"掏空"上市公司,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导致企业价值的降低。因此,研究股权结构、关联交易与企业价值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创业板自开始以来,"三高"现象居高不下。大股东利用其自身优势,通过盈余管理、信息优势、高送转和定向增发等为自己"创造"减持收益最大化的减持时机,获取高于市场正常收益的超额收益率,严重侵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本文主要讨论了大股东在减持过程中为获取异常收益而实施的行为,试图揭露大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害。  相似文献   

11.
同伴效应对组织决策的影响倍受关注,"去杠杆"促使学界对过度负债成因及解决措施的研究如火如荼。本文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9-2014年的数据,采用2SLS和固定效应工具变量模型检验国有企业资本结构决策的同伴效应,通过Ivprobit与非国有企业对比验证国有企业资本结构决策的同伴效应是否会导致过度负债。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企业的资本结构决策存在同伴效应;相比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决策的同伴效应更容易使其向上偏离最优资本结构,从而导致过度负债。这些结论有助于人们加深对国有企业过度负债成因的理解,为更好地实现"去杠杆"的目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受限股解禁的股价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大股东持有的非流通股于2007年1月开始陆续解禁流通。本文通过事件分析法研究了上市公司平均超常收益率和平均累积超常收益率,建立了ARMA(1,1)模型,并分析了此事件对平均超常收益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受限股解禁当天存在显著负的超常收益,而非国有上市公司平均超常收益大于国有上市公司,平均超常收益率波动不是很显著,但事件前后7天左右都发生了股价的异常波动。  相似文献   

13.
刘海波 《北方经贸》2015,(4):178-179
大股东股份增减制度赋予了大股东增减持本公司股票的强烈动机,增减持事件也日益常态化;因为大股东比公司中小股东以及潜在普通投资者掌握更准确、更及时的信息,他们的增持或减持自然被市场广泛关注.通过研究隆平高科的增持行为,对管理层股东发布增持公告前后隆平高科的主要业绩指标进行研究,报告了该公司大股东增持的全过程,为其他上市公司增持股票行为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高宏海 《商》2012,(9):122-122
本文以事件研究法为基础,选取沪深A股所有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汇金增持"事件是否会使我国A股市场产生超额收益率。得到"汇金增持"不能使其产生正的超额收益率的结论,并对实证结果进行了合理的解释,最后对投资者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证券市场上,愈演愈烈的内幕交易、庄家操纵股票市场的违法活动几乎成了一个公开的秘密。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内幕交易的现状,指出内幕交易在我国是比较普遍的。之后,剖析了内幕交易对股价的影响——既造成股价水平的上升也会导致股价的波动。最后,笔者从内幕交易与大股东私有收益的关系出发,阐述了大股东实施内幕交易的步骤。  相似文献   

16.
陈红 《现代商业》2011,(12):31-32
在"牛市"和"熊市"里,除权除息事件能带来不同的收益率。本文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以来至2007年5月31日的所有A、B股日交易数据为样本,将其按牛市或熊市划分为四个波段,采用事件研究法研究股票发生除权除息事件与事件日前后累积超额收益率之间的关系,发现在牛市里,在除权除息日前购买并持有分红送配的股票能获得显著的正收益,而在熊市里则应该在除权除息日前把股票卖出,研究结果为投资服务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2008—2019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深入考察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研究发现: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显著抑制了企业金融化,且这种治理效应在非国有企业、退出威胁可信度高、管理层持股、控股股东财富集中度高,以及所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较差、环境不确定性较高的公司中更明显。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通过缓解控股股东代理问题以及提升信息披露质量抑制了企业金融化。进一步研究显示,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能够显著抑制企业的长期金融资产持有;相比于自然人和短期投机型大股东,机构投资者、外资及长期战略型大股东退出威胁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更明显。基于外生政策冲击的拓展性检验显示,上市公司减持管制政策削弱了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效应,而放松卖空管制政策则会强化这种效应。经济后果检验表明,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对企业金融化的治理作用具有正向价值效应,即能够显著提升企业价值。  相似文献   

18.
近年证券市场出现了上市公司"高送转"行为和配股行为涉嫌内幕交易的现象,内幕人利用内幕信息赚取超额利润不仅破坏了证券市场的秩序,而且给无法获得内幕信息的中小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损失。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探讨上市公司高送转信息和高配股信息公布前是否存在内幕交易现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全面实施"营改增"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出发,运用事件研究法分析"营改增"对房地产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影响。样本选取了沪深两市最具有代表性的20家房地产上市公司,通过计算分析上市公司每日平均超常收益率和累积平均超常收益率的显著性,我们发现,"营改增"在事件窗口期对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有明显的正向影响,但这种影响在事件日当天是不显著的;据此,我们为"营改增"在房地产行业的长期实施与调整提出了合理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罗付岩  沈中华 《财贸研究》2013,24(2):146-156
将股权激励、所有权结构、代理成本与投资效率纳入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使用产权属性作为调节变量,代理成本作为中介变量,实证检验股权激励是否影响投资效率,以及股权激励、所有权结构、代理成本与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股权激励能够抑制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代理成本的中介效应显著,但所占比重很小,非国有企业的抑制作用大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的中介传导机制畅通;国有企业"期权激励"方式能够显著抑制非效率投资,非国有企业的非效率投资通过实施"股票激励"方式能够得到显著抑制;实施股权激励计划能够显著抑制上市公司的投资不足,非国有企业的抑制作用大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的代理成本中介效应机制畅通,国有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中介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