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汉政治语篇的对比分析与批判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语言与政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以至有的语言不断言“政治就是语言,同时,语言也是政治”。语言与政治的这种紧密联系明显地反映在政治语篇上。政治语篇包括演讲、标语、宣言及政治家回答记者提问等方面,这些构成语篇对比研究中的语域对比语料。Beard在The Language of Politlcs一书中,运用语篇分析的方法对英语的政治语篇进行了综合性分析,演绎出一些英语政治语篇的特点。本文在对英汉政治语篇中“层递”和“代词运用”进行对比分析后,运用批判语篇分析的方法探索英汉政治语篇所反映的中西方政治家的不同个人风格。  相似文献   

2.
批评语言学的方法论主要建立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上。它特别强调对语篇生成、传播和接受的生活语境和社会历史背景的考察.并把注意力主要放在发现和分析语篇中那些人们习以为常而往往视而不见的思想观念上,以便人们对它们进行重新审视.本文首先采用了汉语政府通知作为研究语料,用批评性语篇分析关注的三个方面的关系来揭示政府通知中的意识形态性和社会性.然后运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学的有关方法对政府通知语篇进行简要的语篇分析.通过对其语言运用的分析,揭示这种官方文书中反映的一些社会问题,旨在使读者对批评语言学的方法论能有一个更为详细、具体的认识,以提高更多人对语言的鉴赏力。  相似文献   

3.
语言与人类社会、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从J. R. Martin评价理论的介入系统出发,结合文化对语篇的宏观映射,分析了一组英语新闻.通过对比发现在跨文化新闻传播中,文化对语言的影响,表现在语篇中是介入资源的不平衡分布.  相似文献   

4.
批评性话语分析主要分析大众语篇,以揭示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意识形态意义.语篇的分类、情态等的选择体现作者的立场、观点、交际意图和社会语境的影响和制约.本文通过对所选新闻语篇的批评性话语分析,揭示出西方媒体在报道有关中国事件时所暗藏的意识形态,以及其所力图构建的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通过分析语言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交际互动中的语码转换模式,论证了语码转换与语篇连贯的关系,得出结论:在双语教学这一语境下,语码转换也是一种衔接手段,有利于实现语篇连贯。语言教师应最大程度发挥课堂语码转换的作用,有效促进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6.
文章简要介绍了批评语篇分析及其理论基础、分析工具,并从及物性、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情态动词的使用、词语的选择等方面分析了一篇关于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的新闻报道的三部分内容,揭露了新闻报道语言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7.
语篇翻译再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语言交际的结构--意义单位,所有语言的语篇都具有共同的属性:内容的一致性和组织(衔接)的连贯性,不过由于英汉民族间的化差异,英汉语篇无论在语篇构建模式上,还是在衔接方式上都有所不同。由于这种差异,翻译过程中,译语篇往往做不到对原语篇意义(信息百分之百地传递,在此情形下,翻译时,为实现译语语篇对原语语篇主要信息(意义)的顺畅传达,译语篇按照其本身固有的语篇构建模式及衔接方式进行构织,而非刻意在译中移植、保留原语篇构建模式及衔接特征。针对基于传达原语化目的的语篇异化翻译就是在译语篇中保留原语语篇构建及衔接特征的命题,章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批评性语篇分析及功能语言学为理论框架,分析了英语新闻语篇表达意识形态的主要显性和隐性手段。认为词汇的蕴涵及分类是新闻语篇传达意识形态的显性手段,通过改变及物性过程是新闻语篇常用的隐性手段。  相似文献   

9.
Halliday指出人们对语言的要求决定了语言所必须完成的各种功能。这些功能就是语言元功能,包括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在语篇中,不同的功能通过不同的子系统得以体现。本文通过对及物性、语气、情态和主位系统在语篇分析中的应用分析,指出语篇是如何通过这些系统实现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的,旨在说明语言元功能对语篇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鉴于如今大量对新闻语篇中所体现意识形态的研究和揭露,作者希望能够通过新闻语篇的对比研究进一步探索新闻背后的态度和立场。本文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评价理论为研究角度,着力于分析体育新闻语篇这一研究相对较少的类型。试图证明其主观性的存在。这篇文章为评价理论视角下对于不同类型新闻语篇主观性研究做出了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一册10篇文章的语篇体裁和与其对应的语篇模式,指出了常见的语篇体裁和对应的语篇模式.在综述两个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两者之间的关系:语篇体裁会对语篇的内容和形式起着制约作用,即特定体裁的"体裁结构"是通过一定的语篇模式来实现的,同时不同体裁的语篇也可采用相同的语篇模式.  相似文献   

12.
语言与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掌握一门语言并不仅限于学习语言本身,它涉及到文化能力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应是其必不可少的部分,文章分析了文化教学对语篇理解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对文化教学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3.
语篇变量包括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对一篇语篇的理解至少涉及四种不同层次意义,即概念意义、命 题意义、语境意义、语用意义。教师应加强对语篇变量的分析,以提高学生外语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14.
语篇是人们利用语言系统进行交际的意义单位。翻译作为语言交际的一种形式,实质是用一种语言的语篇材料代替另一种语言与其意义对等的语篇材料的过程。只有以语篇为单位进行翻译,才能忠实地再现原文思想与风格。  相似文献   

15.
运用批评话语分析的理论指导,可以有效提高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对语篇的批判性阅读能力,使得他们主动地建立起语言形式和社会语境之间的联系,真正能动地参与到阅读过程并融入各种场景中。批判性阅读能力的培养能够让学生从宏观上认识到语篇的意义和解码语篇,透过语篇表面的语言形式,揭示语篇中背后的意识形态和权力之间的关系,由此加强对语言和社会的认知,更加适应更复杂的商务活动。  相似文献   

16.
拟似分裂句是一种特殊的句法结构,从语篇视角对这一句型进行探讨不仅能更好地解释它在语言交际中的运用,而且有助于阐释它在语篇层面的信息建构和衔接功能.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分析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入手,指出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制约了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阐述了运用语篇分析理论指导大学英语精读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语篇教学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具体实施的手段和方式。  相似文献   

18.
篇章语言学受到语言学界的极大关注,其研究成果也广泛应用到语言教育的研究中。将语篇分析和语用学研究成果应用到外语阅读中,从理论和实践角度阐述语篇和语篇分析理论及其在阅读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强调从宏观角度对篇章进行分析,培养学习者语篇层面上篇章整体性建构的阅读理解综合能力,从而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和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9.
英语学习者在进行英语语篇表达时,存在语篇扩展和语篇连贯的问题。应用语篇开展的有效手段提高语篇表达,功能语法学派研究的主位述位结构理论和主位推进模式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指导。本文从主位选择和主位推进模式角度对英语教学进行了分析,拟探讨一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递归是语篇结构普遍存在的现象。语篇之所以富于变化而有规律,主要是因为递归的可选性和理论上的无限性等特点。在功能语法中,递归可分为线性递归和嵌入递归。语篇结构也同样存在这种递归现象。从递归的界定入手,以广告这一特殊文本为语料,对语篇结构特征、语篇递归模式以及语篇递归特征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