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美国为何不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月10日,美国财政部向国会提交了《国际经济与汇率政策报告》,报告通篇都在小心谨慎地拿捏批评与表扬的分寸,但对人民币汇率总体而言采取了较为温和的态度。[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保持基本稳定———1997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分析孙鲁军从人民币汇率生成机制看,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已经成为决定人民币汇率的基础,因此,判断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应该根据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的因素来分析。贸易外汇收支将保持一定盈余1世界经济贸易保...  相似文献   

4.
5.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快速、持续的增长,固然增强了社会对人民币的信心,稳定了汇率,增强了对外支付能力;但也造成了国际收支失衡,更重要的是扩大了人民币的供给,给实现稳定货币、抑制通胀的货币政策目标增加了难度。本文分析了物价稳定与汇率稳定的矛盾,提出要实现货币政策内外目标的协调,只能在国内物价基本稳定的大前提下实现汇率的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6.
2010年的时间齿轮刚刚转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经济体就迫不及待地挥舞“狼牙棒”,拼命制造舆论,逼迫人民币升值。最近,美国总统奥巴马、财长盖特纳和一些可爱的国会议员连发高调,针对人民币汇率强硬讲话,暗示美国政府今年4月将把中国正式列为“汇率操纵国”的可能性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7.
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莹 《商场现代化》2005,(12):16-16
针对目前金融市场上弥漫着的人民币升值预期,本文简单概括了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国经济各方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谨慎面对人民币升值的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后危机时代为背景,在中美人民币汇率现实争端以及学术界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从《IMF协定》关于"汇率操控"的定义出发、通过实证研究和对中美两国贸易实践的理论分析,得出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中国政府"汇率操控"的指控不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即人民币贬值并不能带来中美贸易顺差。中美之间的贸易实践也有力地证明了美国对中国政府操纵汇率的责难缺乏事实依据和理论基础。美元主宰的国际货币体系、美元的霸权地位、美国的出口管制、美国的经济结构、消费模式等才是美国贸易逆差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10.
中国经济长期面-临着内外“失衡”的局面。这种局面,一度曾被欧美等用作人民币应该升值的冠冕堂皇的借口,也一度曾被某些学者认为是人民币升值的充分理由。本文的目的是要说明,让本币在适当的时候升值或贬值,从来都是一国为追求自身利益而不该放弃的手段。对当前“内需依然不足,外需转向疲软”的中国而言,要想维持经济增长,中国本当追求人民币贬值,但鉴于国家的国际地位以及国际形象,中国选择与美元保持稳定,是较好的选择。当然,如果美元贬值,人民币跟着一道贬值,会是更好的结果。除非压力不能继续承受,否则,中国要尽可能地坚持人民币不升值或少升值。另外,本文的讨论也将否定人民币升值有助于解决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观点,并指出导致中国储蓄过多投资过少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The U.S.in the last couple of years has been up in arms about China's exchange rate regime. In 1994 China established a de facto currency peg.The dollar-RMB ex- change rate was fixed at 8.28.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PBC)al- lowed the rate a narrow band of around .01 to.02 percent in which it could shift daily.The exchange rate program did not become newsworthy until U.S.Treasury Secretary John Snow's visit in 2003.In fact as a study by Frankel and Wei(2007) showed,the RMB's forward was actually selling at a discount against the dollar prior to Secretary Snow's visit to China  相似文献   

12.
The U.S. in the last couple of years has been up in arms about China's exchange rate regime.  相似文献   

13.
舒曼  信玉红 《商业研究》2005,(21):168-171
“汇率棱锥”模型以美元、欧元、日元为基础货币,以它们占全球市场外汇交易总量的百分比为权重,计算得到的加权平均值作为比价基准,即汇率中心价值,简称“汇元”。将所有货币的价值用“汇元”表示,建立以基础货币三角形为底的本币“汇率棱锥”,表示货币的价值与汇率的关系,形成钉住“汇元”的“汇率棱锥”模型。以权重削弱基础货币升贬的影响,以三种货币汇率间的抵消作用实现稳定汇率且降低钉住成本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近期掀起的又一轮呼吁人民币升值的讨论为背景,再次对人民币汇率以及中国货币控制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因人民币升值而引起的中国所面临的货币困境,以及解决困境所采取的措施(即建立CIC和对流动性的对冲操作),评论了措施的局限性,并从汇率的利率平价理论入手分析人民币汇率与中国货币控制的互动关系;借鉴日本经验分析并佐证了关于汇率的几个错误概念,提出近期应去除人民币单向升值的预期,只有保持汇率相对稳定才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实际汇率对我国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毓萍 《国际经贸探索》2001,17(3):51-53,67
本文从分析实际汇率的决定出发,在大量数据的基础上研究了1980-1998年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变化对我国出口和贸易余额的影响,说明实际汇率的变化对我国出口和贸易余额的影响,说明实际汇率的变动可以影响一国的国际竞争力,从而影响出口,但贸易余额的调整对实际汇率的波动有滞后效应,这为政府制定促进出口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新的汇率制度下,我国企业面临着比以前更大的外汇交易风险。本文通过对外汇交易风险防范的目标和原则,以及我国企业在防范外汇交易风险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汇率制度和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总结了一些防范企业外汇交易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得出,由于集约边际效应及广延边际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高科技产品进口价格调整对汇率变动存在不完全传递。在此基础上,使用2004—2017年法国、德国、日本、英国及美国从中国进口的HS制度下6位数字的高科技产品进口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汇率调整对样本国高科技产品进口价格存在较高程度的传递。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12年4月30日至2018年12月17日的银行间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本文首次使用波动率回归拟合的方法,从政策利率的角度改进中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并进一步研究了在不同程度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对宏观经济新闻的反应。收集和构建10项宏观经济新闻后,本文发现当市场参与者普遍不能较为准确地预测未来政策变化的情形时,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在岸、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对宏观经济新闻的反应显著减弱。当货币政策存在较高不确定性时,市场对未来政策判断的分歧加剧,进而人民币汇率对宏观经济新闻的反应不足。在货币政策不确定性较高时,增加央行的汇率沟通,可以发挥其对宏观经济新闻的补充作用,同时增强市场对宏观经济基本面信息的反应。本文不仅丰富了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负面影响、经济后果以及宏观经济新闻的人民币汇率效应相关理论研究,而且为未来货币政策制定、调整和实施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为货币当局进行有效外汇市场干预提供了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1985年~2010年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额(SITC0-4)、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额(SITC6、SITC8)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额(SITC5、SITC7)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及非市场因素出口退税额的协整分析,认为出口额的汇率弹性由大到小依次为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资源密集型产品,因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有利于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至少是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同时,从出口退税额前的相关系数来看,中国应转变出口退税的政策倾向,加大对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20.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impacts of unexpected exchange rate movements of Chinese renminbi (CNY/USD) on stock returns of Standard & Poor's 500 corporations. To gain better insight into the long‐standing exposure puzzle concerning the divergence between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and the critical issue regarding the determinants of exposure, the time variation and asymmetry property associated with foreign exchange exposure are further taking into account. We also broaden the scope of analysis to investigate unexpected risk exposure at 10 economic sectors in compliance with Global Industry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Unlike those from the static analysis or dynamic ones with the ordinary least squares model, the empirical findings provide additional concrete evidence that unexpected exchange rate exposure varies substantially across time and market circumstances when using the quantile regression with a rolling method. Furthermore, our dynamic analysis not only supports the existence of industrial effects across different economic sectors, but also provides strong evidence that financial factors, such as size, debt ratio and book to market ratio,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expos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