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王新哲 《特区经济》2006,(12):191-192
从资源的角度研究企业的无形资源管理问题,学术界这方面的成果甚少。从企业资源的无形性有形性把创造价值要素分为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忽视无形资源的管理是中国企业的通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许多名牌企业倒闭被兼并,以及加入WTO后,中国企业由于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低相互压价遭遇反倾销越来越多的事实,充分证明企业无形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本文针对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首先要从战略上增强无形资源的管理意识、建立机构、健全制度,其次要在微观层面加强对无形资源的开发与创造、保护与创新。以此为中国企业做大做强,增强其国际竞争力提供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业的发展仍然高度依赖资源和环境,资源和环境为农业发展和农民生计持续提供着直接和基本的物质基础;农村资源和环境日益严重的被自然和人为破坏,资源和环境日益恶化的形势使农村资源和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00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告》显示,中国农村环境形势严峻,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  相似文献   

3.
张茉楠 《中国经贸》2014,(15):16-18
未来十年,中国将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工业化将进入后期阶段,城镇化率也将达到60%,能源资源约束强化将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未来十年,全球资源能源需求增长趋势性放缓、新供给的结构性变化,以及消费增长重心转移将给中国资源能源的获取带来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及国务院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有关文件,已经就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提出了若干指导性意见。为了贯彻落实这些指导意见,在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同时重点促进中国信息资源产业发展,本报告针对中国信息资源产业现存的各种问题,提出了下述一些推动中国信息资源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张君 《中国经贸》2009,(15):51-51
中国虽然是个资源短缺的国家.但在稀土方面却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国稀土资源的总储量占世界第一。邓小平曾讲到“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这说明,中国稀土的地位可与中东的石油相比。6月22曰,欧盟与美国就中国对包括稀土资源在内的20多种工业原材料限制出口政策正式向中国“发难”,23日,欧盟发表声明称,美国与欧盟当天就中国限制出口稀有金属问题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起诉讼。  相似文献   

6.
张茉楠 《中国经贸》2013,(19):36-37
未来十年,中国将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工业化将进入后期阶段.城市化进入中期加速阶段。因此,未来资源环境消耗程度还将保持较高的水平,在全球资源供给偏紧和环境约束强化的背景下,制定中国资源能源全球化战略是推动中国由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的核心战略之一。  相似文献   

7.
中国幅员辽阔,资源分布、经济发展不平衡。西部能源丰富,特别是水能资源,3/4 分布在西南地区。可经济开发的水能资源容量超过4 亿千瓦,超过目前发电装机容量的一半。 与此相反,中国2/3 以上的能源需求集中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中部、东部地区。中国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历史时期,电力需求呈持续增长态势,西部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兴未艾。因此电能从西部向中东部长距离、大容量输送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8.
关爽 《西部大开发》2010,(4):162-162,164
城市化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经济现象之一,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因素。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区域资源禀赋有着巨大差别。譬如对于土地资源十分丰富的省市,土地资源的机会成本就小,而对于土地是稀缺资源的省市,土地的机会成本就大。由此来看,不同的地区,由于资源禀赋的不同,必然存在着如何有效配比利用资源的问题,亦即不同的省市,应该制定不同的城市化发展战略规划。  相似文献   

9.
南中国海深水开发的挑战与机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南海海域总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其中深水区面积(大于300米水深)70万平方公里。近年来,全球近50%的油气重大发现均在深水。深水除了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外,还有储量更为巨大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专家们预测,无论在中国还是全球其他地区,深水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全球油气资源接替的主要领域。而中国深水油气资源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主要阐述中国深水开发的潜力、技术现状及面临的各种挑战。同时针对这些挑战,提出中国深水开发发展战略及中长期规划目标。  相似文献   

10.
读者来信     
《新财经》2005,(6):7-7
自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经济板块的快速扩张已经开始在世界经济版图中释放挤压的能量,成为国际市场资源价格波动的矛头指向,同时引发了一些贸易体之间的碰撞摩擦。一个清楚的事实:中国已经步入大国经济时代。经济规模扩张需要资源约束边界不断外移,也必然需要资源外交领域不断扩展。因此,政治视角已经成为观察中国经济的必不可少的维度。特别是中国进出口呈现大进大出的格局、  相似文献   

11.
据国家环境总局和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报导,中国已经成为生态发展严重恶化的国家,产生了巨额的生态赤字。中国的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包括水资源、森林、大气等的污染和破坏。中国生态容量有限,如果以人均占有资源的角度来看.中国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产生生态赤字的原因不单是由于人口过度增长导致的资源消耗量过大.更主要的是中国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导致的资源过度利用以及无节制的掠取资源和环境污染。可以说中国现在是拿过度的资源来换取经济的增长,但是又不能过分强调环境因素而完全否定经济。应当建立排污经济模型,通过分析该模型探索出一条合理有效的可持续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赵志泉 《北方经济》2007,(11):74-75
一、问题的提出 制造业是各类资源的主要消耗者。然而,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受土地、淡水、能源、矿产等资源存量、增量、结构的严重制约,已接近资源环境的约束边界。在资源与环境双重约束下,中国制造企业发展能力受到限制,并引发种种矛盾与冲突:第一,有限的资源供给与无限的资源需求使国内企业资源争夺激烈,  相似文献   

13.
刘军 《魅力中国》2010,(5):93-94
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角度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管理中的体现和运用,分析和探讨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有机契合的问题,认为我国现代化管理应该深挖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宝库,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促进我国管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辛辰 《西部论丛》2006,(7):14-16
举世无双的西部旅游资源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当之无愧的旅游资源大国,而西部又是中国的旅游资源宝库,紊有“世界民族文化大博物馆“和“世界天然博物馆”之双重美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雄浑秀丽的自然景观、高大奇绝的地形地貌、异彩纷呈的人文景观、色彩缤纷的民俗风情,使中国西部旅游资源具有大容量、多样性、独特性、垄断性强的总体特征,西部旅游资源所蕴涵的新奇感、神秘感、粗犷感和原始感是其显著特征。对照《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西部六大类旅游资源俱全,74种资源中拥有73种,占全国旅游资源种类的99%以上。西部不少景观都可誉为“世界上最壮观最神奇的自然景观”,拥有“大自然最完美的创造”。西部地区的万里长城(陕、甘、宁)、  相似文献   

15.
联合征订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系由中国物资再生协会、物资再生利用研究所、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主办的指导类综合性科技期刊,是全国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唯一的新闻媒体,系部级优秀科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库来源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ISSN1008-9500CN32-1332/TG,邮发代号:28-174。《中国资源综合利用》立足全国5000多家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面向全行业百万职工和全国各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形成覆盖全国的读者网络,是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包括废旧物资回收与再生利用领域最具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一、中国工业化过程中存在着较严重的资源约束问题 工业化离不开资源消耗,但中国面临严重的资源约束问题,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7.
通过高等院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资源的建设,充分挖掘校内外相关课程资源,可以通过提高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以最大限度的利用教材以外的课程资源,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以推动教学方式信息化等进行课程资源建设。  相似文献   

18.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在北京成立[本刊讯]由全国441家企事业宣传组建的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最近在北京成立。其目的是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治理污染,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环境、社会效益相统一。资源综合利用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  相似文献   

19.
张亮  王晓丽 《理论观察》2023,(3):137-141
本文以评价理论的态度系统为理论框架,研究分析《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英译本中的态度资源的总体分布规律和分布特征。研究发现通过分别使用判断资源、鉴赏资源和情感资源,《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英译本向世界表明中国愿与国际社会携手共进,共同努力开创一个更加公正、更加合理的全球治理新局面,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相似文献   

20.
张欣  王骝 《开发研究》1997,(4):11-13
中国面临三大资源危机●张欣王骝(兰州大学管理科学系兰州,730000)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短缺问题日渐显露出来。为了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必须高度关注资源短缺问题,积极寻找解决对策。一、耕地量减质退有关资料显示,中国耕地在195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