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职场幽默     
《中国经济快讯》2011,(27):78-79
人事干部 小陈在人事部门工作,刚刚被调到楼下的行政部门。有一天,小陈的同学打电话到人事部门找他:“小陈在吗?”接电话的同事说:“小陈不在人事了。”小陈同学:“啊?!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我怎么不知道啊,还没来得及送他呢!”“没关系,你可以去下面找他。”  相似文献   

2.
《新财经》2012,(9):64-64
“你们基金公司的管理人员都是精英吗?我们那么相信你们才买了你们公司5万元,现在还剩不到1万元,我连死的心都有了。我想知道你们公司是怎么经营的?”  相似文献   

3.
我的职业是财务健康顾问,所以很多人在知道我的工作性质后,第一个问题通常是“给我们推荐两只股票”或是“你对大势怎么看?”  相似文献   

4.
赵晓 《宁波经济》2002,(1):22-23
有位朋友问我,能不能用一句话讲一下什么叫信息经济学。我说,这太难了,或许我可以先问你一个问题:“你是‘柠檬’吗?”“柠檬,谁是柠檬?”朋友一胚的困惑,我却哈哈大笑:“对不起。‘柠檬’这个词经济学家人人知道,不知道的一定是冒牌货,我们都知道的东西你却不知道,这用信息经济学的术语来说,就是我们之间出现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信息不对称是信息经济学的重大发现,今年就有3位教授因为在这方面的贡献刚刚捧走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当然,你千万不要以为信息不对称是信息经济学的全部,也不要以为信息不对称这种事其实人人皆知,就误以为拿诺贝尔经济学奖是件容易的事“。  相似文献   

5.
五年前,在2003年我写过一本书叫《推开宏观之窗》,关于书名当时争议很大,出版社建议我改个书名,担心宏观经济太高深、太抽象了,普通百姓怎么会感兴趣,怎么能读得懂呢?没想到,那本书问世后,很多人给我来信来电,说“宏观经济原来离我们这么近。”  相似文献   

6.
五年前,在2003年我写过一本书叫《推开宏观之窗》,关于书名当时争议很大,出版社建议我改个书名,担心宏观经济太高深、太抽象了,普通百姓怎么会感兴趣,怎么能读得懂呢?没想到,那本书问世后,很多人给我来信来电,说“宏观经济原来离我们这么近。”  相似文献   

7.
很多销售代表把自己比喻作“风箱中的老鼠”,挣的钱不多,受的气不少,更多的时候是两头受气。在公司被经理骂,是因为没有完全执行公司的政策,只能悄悄地抱怨:“按照你们的官僚政策做,把客户都搞死了”。或抱怨:“也不看看是什么货,卖这么高 的价,怎么可能完成任务。所谓的任务纯粹是扯淡。还不是为了让我们拿不到提成?”在客户那里,被客户骂:“你怎么又来了,一次也不解决问题,上次坏的货还换回来,人来也没有用呀。我和你做已经是打肿脸充胖子,只能销你这么多货,别逼我了,否则,嘿嘿。”  相似文献   

8.
背妻     
星期天我和老婆一起逛街。路上有一对情侣很惹眼,男的乐呵呵地背着他的女朋友,女孩笑语嫣然,一副幸福的模样。老婆动情地说:“想当初我们谈恋爱时,你也这样背过我的,可现在……”“我们结婚已经八年,老夫老妻了,还怎么好意思像年轻人一样?”我说。“老夫老妻难道不能浪漫?来,背着我走!”老婆红着脸说。我有点不好意思,老婆嗔怪道:“怎么,嫌我老了?”我只好拱起身子,背起老婆。[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老板,工商局的人又来了!咋办?”江西蓝珀画材公司的文秘小真(化名)打电话给老板说。 该公司老板魏立国(化名)在电话那端一听既焦急又茫然,冲小真嚷嚷“他们不是刚处罚过了吗?!我哪知道他们还想干啥?你先对付一阵吧。”  相似文献   

10.
说来真巧。大年夜上午我专访了公利医院院长张慕洁和他的同事们。虽然对公利医院采访的材料已很丰富了,可我总觉得还想采访一些病员。恰逢过年,专访稿子还未完成,我女儿却病了。那天半夜,她突然又吐又泻,而且头痛、腹痛。深更半夜,突发性的病情,使我急中生智,打电话叫来强生出租车,找出公利医院张慕洁院长的名片,让驾驶员按名片上地址急赶该院。驾驶员知道孩子上医院,一边加快车速抄近路,一边安慰说“这家医院蛮好格,勿要急,马上就到。”“你怎么知道这家医院蛮好?”我有些奇怪。“晓得,晓得,伊原来是洋径医院,前几年老破…  相似文献   

11.
“老板,工商局的人又来了!咋办?”江西蓝珀画材公司的文秘小真(化名)打电话给老板说。 该公司老板魏立国(化名)在电话那端一听既焦急又茫然,冲小真嚷嚷“他们不是刚处罚过了吗?!我哪知道他们还想干啥?你先对付一阵吧。”  相似文献   

12.
北漂的刘霏在北京刚刚买了房子,还没来得及高兴,烦心事就随之而来:“定金刚交齐,各种短信就纷沓而至,装修的、卖建材的、卖家具的。有的甚至直接打电话。他们怎么知道我买房了?怎么知道我的电话?”刘霏很纳闷:垃圾短信,为何人人喊打,年年喊打,越打越多?  相似文献   

13.
儿子从北京回来实习,我请他到一家酒店吃饭。那男服务员十分热情,一口一个“二位领导吃点什么?”儿子听了很不舒服:“我还没工作呢,怎么知道我是领导?”无独有偶。吃完饭,两位女服务员鞠躬相送,齐声喊道:“二位领导走好,欢迎再次光临!”  相似文献   

14.
如果有人问:日常生活中听到最多的一句服务问候语是什么?我敢肯定就是:“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呢?”从大公司的顾客呼叫中心到小餐厅的服务员.从大商场的导购小姐到时装店的售货员.见到顾客进门的第一句问候语.清一色都是“有什么可以帮您”。天哪!顾客初次进入贵店.他只知道自己需要更好的服务.哪里会知道你有什么可以帮他呢?你这不是把顾客当作“赶考的秀才”,强人所难吗?  相似文献   

15.
中国加入WTO后,改变了邮政在快递服务市场“一家独大”的局面,使得邮政在不断的发展中,不得不面临着UPS、DHL等迅速膨胀的国际快递企业占得大量市场份额现状,同时,国内多家民营快递公司的崛起,更是加剧了邮政快递的生存困境。面对日益迫近内忧外患,如何增强中国邮政速递(EMS)服务能力,使得它在在激烈的市场角逐中,扬长避短,借鉴国内外速递公司的发展优势,保持稳定可持续发展,是目前我们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有一个在北京日资企业服务的朋友,对我谈起一件尴尬事。日本老板在混熟之后,常常爱开点玩笑。一次在酒桌上,当着其他外国人的面问他:“过去你们不是叫我们鬼子吗,现在怎么不叫了?”  相似文献   

17.
倾听的魅力     
任小健 《魅力中国》2014,(22):207-207
星期天的晚上,已经是九点多钟了,儿子还在床上蹦跳,死活不肯睡觉。因为明天还要上学,我和他爸爸好话歹话说了一大堆还是不行。这时,我很生气的问了一句:“你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看看我的脸,轻轻地说“我害怕。”“害怕?”我很奇怪。“今天咱俩不是看那个恐怖片吗?我一想那个布娃娃就不敢闭眼睛。”我使劲的一拍头,原来原因还是在这儿。“为什么?”我耐下心来问儿子。儿子指指阳台说“咱家也有一个布娃娃,就在阳台,万一我睡着觉,他也活过来,跑来杀我怎么办?”  相似文献   

18.
《中国集体经济》2009,(5):64-64
一位年轻人去一家公司应征,并幸运地成为十名复试者中的一员。下一轮是单独面试,由董事长贝克先生亲自主持。 年轻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进办公室。“是你?”贝克先生一看见年轻人,眼睛一亮,又惊又喜地站起来,握住他的手说:“原来是你!我找你找了很长时间了。”  相似文献   

19.
二月二那天晚上,我在阿元造型请阿亮师傅“剪龙头”——烫电棒,忽然接到大连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晓单的电话,告诉我说她生了。前年她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叫“杨子围”,我当时说怎么不叫杨子荣啊?呵呵今年怎么又生啊?呵呵。她说不是啊,是升了,升了一个小官——做交通广播的副总监了!  相似文献   

20.
笔者曾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工作。那天碰到一朋友,问:“老詹,你们报纸到底是千什么的呀?为什么在国内看不到?”我说:“‘海外版’嘛,顾名思义,是专门办给海外华人华侨和留学生看的,你既不住在海外,又不经常出国,当然看不到我们报纸啦!”朋友哈哈一乐:“开玩笑呢,不过。我倒真想向你请教一问题,你说咱中国这么多外宣媒体,包括你们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日报等,整天忙碌辛苦,到底在忙什么?办报目的是什么?”为回答问题,我讲了个故事:延安时期,毛泽东曾问胡耀邦,你说说,什么叫军事?胡引经据典,说了一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