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海关统计数据发布的2005年度中国进口200强和出口200强,正是当今中国对外贸易的主力军。因此,在国际贸易新形势下, 中国的对外贸易将如何获得高速健康的发展、如何实现从“贸易大国、品牌小国”到“贸易强国、品牌大国”的转变、如何使中国企业在世界产业链中向高附加值的金字塔上端跃迁?  相似文献   

2.
“中国制造”面临的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和出口大国,但是也应看到“中国制造”存在自主品牌问题明显、投资效率低、贸易结构不合理、环境代价大和国外新贸易保护主义的阻碍等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有助于“中国制造”实现可持续发展,增长模式得到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3.
《中国海关》2006,(7):14-15
在进入WTO后过渡期和加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新形势下.中国的对外贸易将如何获得既高速又健康的发展.中国是否能在不远的将来实现从“贸易大国.品牌小国”到“贸易强国,品牌大国”的转变.以加工制造为主要特征的万千中国企业应该如何在世界产业链中向高附加值的金字塔上端跃迁?这些为中国乃至全世界工商业界所密切关注的问题.成为6月23日在人民大会堂开幕的“中国外贸200强高层论坛”的讨论热点。  相似文献   

4.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增长,贸易规模已上升至世界第三位,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贸易大国。但由于“中国制造”存在知名品牌数量少、品牌生命周期短、自主创新能力弱,大多还处于制造业价值链的低端。因此,我国的经济总量、经济发展速度和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很不相称。对此,专家指出,亟须打造“中国品牌”,努力塑造世界品牌,方能为“中国制造”提供强有力的核心支撑力,提升“中国制造”的档次和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品牌大国,但不是品牌强国,品牌已成为一个企业甚至是一个国家参与市场竞争和国际竞争的“杀手锏”,他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一个企业甚至是一个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21世纪,贸易一体化、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种品牌争相涌入,中国的本土品牌将面临“逐鹿世界”的争夺战。所以加强  相似文献   

6.
"中国制造"面临的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楼晓靖 《商场现代化》2005,(26):144-145
2004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和出口大国,但是也应看到"中国制造"存在自主品牌问题明显、投资效率低、贸易结构不合理、环境代价大和国外新贸易保护主义的阻碍等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有助于"中国制造"实现可持续发展,增长模式得到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7.
贸易强国的中国路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提升中国制造业的技术品牌优势,塑造世界品牌,促进中国从制造和贸易大国转向强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要言     
商务部将推出口商品品牌战略 ——中国商务部部长助理傅自应4月17日在广交会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为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不仅广交会今后要围绕“品牌”建设这个中心,并且商务部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实现中国从贴牌(无牌)向品牌(驰名品牌)的出口商品转型工程。  相似文献   

9.
《WTO经济导刊》2005,(4):28-29
2004年,中国进出口总额突破11000亿美元,出口超过5500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和出口大国。然而,有识之士不无忧虑地指出:中国外贸在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出口产品自主品牌建设仍然较为薄弱,这对中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甚为不利。中国制造已成为了廉价货、低档品的代名词;来自商务部的消息说,2003年,中国出口企业中拥有自主品牌的不到20%,自主品牌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低于10%。部分企业虽然开始出口自主品牌商品,但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特别是缺乏核心技术,品牌的附加值仍然偏低,品牌仅仅体现为一个商标。  相似文献   

10.
我国作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地位,已得到全球共识,“坐四望三”的贸易大国地位更是为世人瞩目。尽管有上百种中国商品的出口市场份额占据世界首位,贴着“中国制造”的标签在世界各地随处可见,却少有人知道这是哪家中国企业生产,也说不清是哪个品牌产品和品牌制造商,更没有人会说是中国主宰了世界制造业,充其量中国还只是一个“世界工厂”。如果说日本制造取代欧美制造是靠“制造 品牌”成功的,那么中国制造取代日本制造更多的只是“制造”而没有“品牌”,中国制造的OEM实际上就是洋品牌为中国制造设置的一个“温柔的陷阱”.而中国企业还大多安心于这样一个制造陷阱之中难以自拔.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都在不同程度上发展对外贸易,对外贸易已经成为各国对外经济关系的核心。现今,虽然中国已经发展成为贸易大国,然而,就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现状来看,中国还并不是贸易强国,与美国等贸易强国相比,仍然存在着很大的现实差距,如何认识贸易大国形象与非贸易强国的实质,以及如何从贸易大国转变为贸易强国,这些比较现实的问题都需要进行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际重巨鳄的纷纷涌入,在“拿来主义”之风盛行下,保护民族自主品牌已刻不容缓。没有民族品牌,中国的“汽车大国”只能是世界的汽车组装大国。在引进技术的同时勿忘自主品牌的保护和培养,中国重卡亦担负着重托,在发展中打造中国真正的重卡品牌。  相似文献   

13.
中国对外贸易的强国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我国对外贸易继续迅猛发展,在世界贸易中排名第三位,中国贸易大国的地位已经确立,但中国还不是一个贸易强国,为什么说中国还不是一个贸易强国?中国如何从贸易大国转变为贸易强国?关键是改变中国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局面,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加大力度发展服务贸易。  相似文献   

14.
葛爽 《商业科技》2014,(20):31-32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都在不同程度上发展对外贸易,对外贸易已经成为各国对外经济关系的核心。现今,虽然中国已经发展成为贸易大国,然而,就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现状来看,中国还并不是贸易强国,与美国等贸易强国相比,仍然存在着很大的现实差距,如何认识贸易大国形象与非贸易强国的实质,以及如何从贸易大国转变为贸易强国,这些比较现实的问题都需要进行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世界当之无愧的贸易大国、制造大国,却同时又是公认的品牌小国. 根据传统经济学,产品是品牌的自然载体,一个有大量自有产品销往全球的国家,应该在世界上有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际品牌.然而中国却不符合这一规律.  相似文献   

16.
陆冰蕊  戴翔 《现代商业》2013,(17):83-84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贸易量飞速的发展,被世界称之为“增长奇迹”,然而在日益成为发展大国的同时,我们发现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是十分明显,想由贸易大国转变为贸易强国的路程十分漫长和艰难。本文就中国在迈向贸易强国的道路中所遇到的困难与阻碍作进一步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田丰 《中国海关》2011,(12):74-74
虽然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的贸易大国,但是在“大”的同时更需要求“实”,从而为中国人民带来切切实实的利益。  相似文献   

18.
论三维品牌     
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和自主品牌的建设是两个关键。可是.品牌建设是企业现实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许多企业有心(强烈的意愿)去打造一个百年品牌.有力(足够的资金)去进行品牌推广.不过.并没有形成多少本真品牌.不少企业在品牌建设方面投资不菲却收获不多.不少企业在品牌建设方面追求“短平快”而致使品牌“昙花一现”.不少企业想打造百年品牌却不知如何切入.这些足以说明我们企业在建设品牌方面还有许多本源性的问题没有真正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9.
《商务周刊》2011,(5):42-44
中国在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过程中,对外开放模式从单一的“引进来”,转变成“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支持企业“走出去”也成为了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20.
"贫困化增长"这一理论自巴格瓦蒂提出后,已经被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所重视。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十年间对外贸易日益频繁,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也日益重要。如今中国已一跃成为出口世界第一,进口世界第二的贸易大国。但贸易大国并不等于贸易强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贸易大国,中国在对外贸易中不可避免的面临着"贫困化增长"的挑战。如何避免"贫困化增长",从贸易大国转型为贸易强国,已然成为中国时下最该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