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共同组成三大货币政策,其中以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控作为稳定市场经济、缓减通货膨胀、破碎房地产泡沫的最主要手段。货币政策调控中实质上是中国人民银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引起银行自身的存贷款利率的变动以便维持利润,大量研究指出了货币政策的出台及其在市场经济中研究的主要进展,讨论了存款准备金率调控的影响因素、实质效应,本文以银行为视角来看待存款准备金率变动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2.
宋全云  吴雨  钱龙 《金融研究》2016,436(10):64-78
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会直接影响企业的贷款成本,也可能引起不同类型贷款成本反应的横截面差异。本文利用我国某地级市中小企业贷款数据实证检验了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对中小企业贷款成本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显著提高了中小企业的贷款成本,且银行特征、企业特征和贷款特征是影响贷款成本对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异质性反应的重要因素:(1)相较于国有大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农商行的贷款利率影响更大;(2)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小型企业、低信用等级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贷款利率影响更大;(3)贷款类型方面,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短期贷款、小额贷款和流动资金类贷款的贷款利率影响更大。本文研究为存款准备金率政策传导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为我国差异化的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定向降准”等货币政策提供了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3.
闫瑾 《河北金融》2012,(7):6-10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多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特别是2006年以来,我国央行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较为频繁。在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中,存款准备金率已成为我国货币政策中关键的一部分。纵观存款准备金率在二十年间的多次调整,每一次变动都有着其背后的经济背景和政策目标。因此,本文以存款准备金的作用机制为背景,先对我国近二十年准备金率的变动情况和主要影响进行回顾,分析了我国多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的原因,并讨论了"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工具因素对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最后结合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提出了"保持政策协调一致性"、"完善货币制度"、"改良外汇制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是我国最为有力的货币政策工具,二者对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和增强流动性都有积极的作用。尤其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作用力度大,效果明显。自1984年以来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39次,仅2011年调整了7次,今年年初到现在下调两次,释放了大量的资金,解决了部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因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微小变动会造成货币供给巨大波动,对经济运行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对货币政策调整信息的公布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是否存在相关性进行分析论证,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White检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货币政策调整信息影响股票市场的变动做事件研究,得出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调整信息的公布与股票市场都存在着负相关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货币政策的变动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一直是金融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利用货币政策中的存款准备金率这一重要工具,来研究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对股票市场的影响,选取其中的五次作为样本,运用事件研究法来研究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股票市场的公告效应,研究表明: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对股票市场有较显著的影响,但是存款准备金率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幅度并不确定.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2004-2013年16家上市银行的样本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分离银行信贷渠道检验中国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影响不一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或货币供应量增加会抑制银行风险承担;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与银行风险无显著相关性。(2)证券活动越多、存款负债比率越高的银行,其风险承担行为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的敏感性越强;资本水平越高、规模越大的银行,其风险承担行为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的敏感性越弱,但对货币供应量的敏感性则相反。银行信贷渠道代理变量影响到了银行风险对货币政策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李之光  戴亮 《时代金融》2014,(17):184-186
在过去的两三年内,我国的中央人民银行为了贯彻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调整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新兴发展中的证券二级市场也相应出现了一系列波动。本文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对中国的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作理论和实践上的分析,为我国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演变的货币政策视角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为货币政策操作工具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包含中央银行对存款准备金率、需要缴存准备金的金融机构、不同类型存款(资产)的存款准备金率、可以作为存款准备金的资产类型、存款准备金的计提方式、存款准备金付息及其(付息时)利率以及相关罚则等内容的确定和调整的一个整体。本文从这七个方面简要回顾了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演变的历史,认为我国对存款准备金制度在货币政策体系中作用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并从货币政策角度对存款准备金制度工具的作用分别进行论述。最后是结论与启示。  相似文献   

10.
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增长过快、外汇流动性压力较强、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央行年内三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本文在对存款准备金率政策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政策效应及今后的货币政策预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