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政府采购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招投标活动的日益增多,串标围标等违规行为在政府采购活动中H益显现。这不仅损害了国家利益和招标人的合法利益,而且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滋长了腐败。对此,河南省驻马店市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近年来在完善制度、规范程序、强化监管三个方面下功夫、抓落实,有效防范和遏制了串标围标行为在政府采购领域的发...  相似文献   

2.
招标投标是一种国际上普遍运用的、有组织的市场交易行为,具有竞争性、程序性、规范性、一次性以及技术经济性等特点。在理想状态下,招标人通过招投标这种采购方式能够满足自己的采购需求。然而现实世界中,投标人之间的串标行为却屡屡让招投标机制成为了“走过场”。而政府对串标行为的打击措施似乎也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本文作者认为有必要对招标及串标活动的机理进行深入剖析,找出能够有效遏制串标的解决办法。从博弈论的角度出发,核心的分析工具是“囚徒困境模型”。  相似文献   

3.
在实际工作中,政府采购"串标"行为时有发生,对于这种严重扰乱政府采购工作秩序的行为如何识别与防范,本文从"串标"的表现形式和识别"串标"的基本方法为主线,揭开各种"串标"行为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4.
对政府采购活动实施现场监督,是保证开标、评标、决标、合同签订、标的验收等各采购过程公开、公平、公正、有序进行,防止采购活动中发生违法违纪行为的重要手段,但从有关方面调查的情况看,不少地区在现场监督上,或力度不够、或流于形式,以致于串标陪标,倾向开标、有意中标的问题屡禁不止。其重要原因就是因为那些地区至今对现场监督由谁监督、监督什么、怎么监督等还心中无数、似是而非,因此,很有必要对这些方面进行详细明确。具体讲,要做到“四明确”。[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本文作者介绍了供应商在参与政府采购活动中的围标、串标和陪标的主要表现、成因,指出要有效遏制串通投标现象的发生,必须构建长效机制,完善法律制度,切实从源头上加大治理力度。  相似文献   

6.
串通投标是难以彻除的暗流.客观上,由于串标手段极其隐蔽,加之调查取证困难.准确而及时地认定串标确实较难,但是只要仔细分析、处处留意,所谓“兔子的尾巴长不了”,总能发现一些破绽。从而为最终确认和处理串标行为赢得时间,把可能带来的损失封堵萌芽状态,把业已造成的损失和负面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7.
傅臻 《财政监督》2006,(9):58-58
一、串标案的案情简介 2005年,江西樟树市查处了一起特殊的政府采购串标案:该市机关干部住宅小区土方回填工程实行公开招标采购。通过各项严格的法定程序,最后S公司以低于最高限价10万元的最低报价竞标成功,成为供应商。招标结束后,却有人举报S公司存在重大的违法违纪行为:该公司利用社会势力和经济势力,对其他投标供应商进行威胁利诱,阻挠正常竞标,破坏招投标秩序,达到非法中标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当代金融活动中的儒教伦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琦 《浙江金融》2006,(12):20-21,16
金融在当代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被形象地称为“国民经济的神经中枢”。麦金农、哈瑞克等世界著名经济学家.也认为金融是同民经济重要的调节器。近年来,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取得了多方面的成绩.但金融活动领域也存在种种失范行为.给国家和各种经济活动主体带来了巨大损失和多方面的负面影响。问题发生的原因很多.但金融伦理的缺失是导致失范行为的主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基建财务控制与管理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炜 《浙江金融》2003,(9):35-35
基本建设管理体制通过改革创新,现在普遍推行了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为核心的现代管理模式,这为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保证固定资产投资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多方面原因,目前建筑市场秩序依然存在一些混乱的状况,如:基本建设法定程序不到位,存在先建后批行为;招标中有失公平、公正,存在串标行为;财务管理活动中存在合同管理失控,资金使用不规范,存在截留、挤占、挪用、套取建设资金的现象等.  相似文献   

10.
围标串标行为在招投标市场中表现尤为突出,具有隐蔽性和欺骗性,侵害着招标人的利益,违背了诚实信用、竞争择优的原则,妨碍了招标投标市场的健康发展,成为产生腐败的温床。笔者借助多年的工作经验,就招投标过程中制定评标定标办法对围标串标行为的防范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造成经济结构性过热的众多原因中,有一个因素不容忽视,那就是经济活动中出现了规模较大的游资,其中部分源于大量的洗钱活动。洗钱行为的存在不仅给经济发展带来隐患,而且还产生一系列的治安和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的稳定。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游资的监控和洗钱行为的打击。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规范民间借贷行为,遏制高利贷和非法集资、融资活动,小贷公司应运而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在自身的经营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已初步显现,不同程度地制约着小贷公司的发展壮大,也影响了其职能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3.
一、串标案的案情简介2005年,江西樟树市查处了一起特殊的政府采购串标案:该市机关干部住宅小区土方回填工程实行公开招标采购。通过各项严格的法定程序,最后S公司以低于最高限价10万元的最低报价竞标成功,成为供应商。招标结束后,却有人举报S公司存在重大的违法违纪行为:该公司利用社会势力和经济势力,对其他投标供应商进行威胁利诱,阻挠正常竞标,破坏招投标秩序,达到非法中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政府采购项目招标中的“围标”、“串标”现象在我们的工作中屡见不鲜,这些不正当竞争行为与政府采购的“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原则背道而驰。这些现象如同树之蠹虫、  相似文献   

15.
闫俊玲 《理财》2024,(2):52-53+56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修订草案送审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均对“强化招标(采购)人主体责任,完善招标(采购)人内控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对政府采购活动的内部控制管理,也是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内在要求,为此,财务部出台《关于加强政府采购活动内部控制管理的指导意见》(财库[2016]99号)。自上述文件出台以来,政府采购监管部门、采购人、集中采购机构在内部控制制度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体系、制度、均衡发展方面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围标串标行为仍然比较常见,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采购人和其他潜在供应商的利益,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招标投标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建设工程招投标市场不断繁荣,招投标竞争日益激烈,个别投标人受利益驱使违法违规投标的行为有所抬头,尤其是个别投标人的串标围标,损害其他投标人的合法权益,甚至发生采用威胁或暴力手段阻止其他投标人投标的现象。并且随着计算机投标软件和办公自动化的普及,串标围标越来越具有隐蔽性,如何有效防范和根治串标围标成为招标人和招投标监督部门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围绕跟踪审计在预防投标人串标中的对策,介绍了投标人串标的危害以及审计在招投标过程中的切入点,并就如何提高审计在预防投标人串标中的作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05年福建莆田市实行建设工程经评审最低投标价中标法,从而有效克服围标串标和买标卖标等违规问题。1-7月份全市工程建设招投标项目60个,工程预算价4.088亿元,中标价2.98亿元,平均下浮27.1%。据介绍,该市在建设工程招投标交易活动中,取消标底价,提前公布工程预算价、工程最高限价和最低控制价,从根本上消除了抬高标底价的问题;取消资格预审、资格审查附加条件、实行资格后审等做法,克服买标卖标现象的发生;采用无记名方式发售招标文件以及通过网上下载和其他方式获得招标文件等做法,克服围标串标现象的发生。自从实行经评审最低投标价中标法后,该市建设局没有收到一起因围标串标、抬高标底价等问题而投诉的案件。  相似文献   

19.
财务活动是一个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条件,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高等学校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20.
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作为“阳光下的交易制度一一政府采购制度”,是对政府采购行为的规范化、具体化和制度化。有人认为,只要将政府采购活动公开化、集中化,采购过程中的价格、回扣、质量、腐败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然而政府采购亦有其自身的局限性,集中采购本身并不能解决目前采购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工程建设项目实行招投标制已有多年,但工程建设领域中的不正之风至今也未能刹住,有的地方甚至发生了严重的质量事故。必须看到,即使实行了公开招标采购,也自始至终都存在着公私、真假等矛盾,如采购实体或招标机构事先内定,在背后搞营私舞弊等非阳光交易行为。因此,构建有效的监督机制是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的重要内容和紧迫任务。[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