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界对于女性上级是否更愿意雇佣女性下属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基于中国家族上市公司2008-2016年的经验数据,实证检验了CEO的性别身份对高管团队中女性下属雇佣的影响以及CEO的家族身份在二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家族企业女性CEO雇佣的女性下属比男性CEO少;进一步地,女性CEO对具有同样家族身份的女性下属的雇佣是最低的,即家族女性CEO雇佣的家族女性下属在所有CEO中是最少的;同样地,非家族女性CEO雇佣的非家族女性下属在所有CEO中也是最少的。研究拓展了象征主义理论在家族企业女性高管雇佣上的适用情境与条件机制,丰富了性别与家族企业领域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
在历史剧创作中,郭沫若将女性观照放置在主流话语意识下.塑造出的女性具有不同的时代质感。20世纪20年代的女性在“五四”个性解放意识浸染下最具叛逆意识,20世纪40年代的女性意识更多凸显的是左翼斗争意识,20世纪60年代的女性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更强调实践主体功能。相应地,郭沫若女性观照的价值取向也带有权力话语意识。  相似文献   

3.
黄彦菲 《国际广告》2010,(3):150-151
Y世代女性是引导文化潮流和决定时尚进程的主要力量。PopSugar Media最近对1018名年龄在18-49岁之间的美国女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x世代女性(35-49岁)还是Y世代女性(1834岁)均认为,Y世代女性是引导文化潮流和决定时尚进程的主要力量。她们凭借技术手段,不断扩大影响范围,成为女性消费者的意见领袖。  相似文献   

4.
彭琦 《广告大观》2004,(12):45-46
在中国,48%的电视观众是女性,其中46%的女性平均每天收看电视的时间超过3.5小时,属于重度的电视消费者,倾向明显高于男性。在家庭日用消费品决策和采购方面,86%是由女性来完成,家庭耐用品的消费则43%是由女性完成决策,  相似文献   

5.
王单 《广告大观》2004,(8):146-148
犹太人的生意经是赚女人和孩子的钱,可见女性的消费能力确实不容小视,尤其是在女性地位不断提高,以年轻白领女性为代表的城市新女性队伍不断壮大的今天,女性消费和与女性消费的沟通更是各商家营销运作的关键环节。要想成功地与新女性沟通,必须先对女性消费话语权有个初步的了解,应该首先说明的是,本文所指的消费话语权,  相似文献   

6.
叶春青 《国际广告》2010,(3):148-149
据美国CNN报道称,全球崛起中的最大经济力量,不是中国,也不是印度,而是女性群体。有数据表明,如今在美国消费市场上,80%的男装、女装和童装是由女人采购的;55%的葡萄酒被女性买走;医疗决定和旅游决策的70%是由女人做出。在男性曾占主导的汽车和房产市场上,52%的新车被女性买走,85%的汽车购买决定受女性影响;20%的房子买主是单身女人,91%的房屋购买中女性发挥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刘莉 《商业文化》2003,(4):41-45
本文立足于女性主义的视角对广告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文化研究。广告对女性资源的利用,实际是一场商业社会和男权思想的“合谋”,是根深蒂固的男权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表现。广告打着发扬女性美的旗号,实则是利用审美的手段,将女性的身体“零件”化,严重忽视了女性的主观感受,而将女性设定为被看的客体。虽然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已从传统妇女转变成现代都市女性,但广告中女性的角色依旧是贤妻良母,女性的空间依然是在家庭和低智能含量的工作中。作者认为,我们应该警觉广告文化中以改头换面形式出现的性别歧视和性别不平等,对以广告为代表的大众文化进行适当的批判。  相似文献   

8.
“欧莱雅之所以关注‘青年女科学家’这一群体,与欧莱雅关注科研、服务女性的企业价值观是一致的。”2012年12月11日,欧莱雅(中国)副总裁兰珍珍在接受本刊专访时表示。她说,欧莱雅希望通过表彰这些在科学领域辛勤耕耘的女性榜样,激励更多的青年女性投身科学,推动中国科研领域、特别是女性科学工作者科研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因为,“女性从事科学研究实际上非常不容易。现代女性都有着在家庭、社会、工作等多种角色,从事科学事业更需要坚韧不拔的精科及更加长期的努力和付出”。  相似文献   

9.
西蒙娜?德?波伏娃的生存主义女性主义观点对西方的女性主义思想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波伏娃在其代表作《第二性》中以其哲学理性反思并批判了当代女性的生存状态,否认永恒的“女性气质”,认为女性的“内在性”有其形成的历史和社会原因。女性的真正解放首先是要认清女性气质的虚假本质,去除社会强加给女性的“内在性”,改变女性的“他者”地位,使自身成为在男女两性平等、自身独立基础上的女性。  相似文献   

10.
艺术的价值首先来自于作品的个性风格。风格是体现画家生命特质和审美倾向的品质,女性的审美趣味决定了对画面风格的追求。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女性的作品同样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由于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导致了不同时期女性审美趣味的不断变化,女性生命个体对人生的特殊体验,在特有的母性视角引领下探索出具有女性特点的不同风格的视觉表达方式,在艺术领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1.
王喆 《商》2013,(15):297-297
小说《小妇人》是美国女作家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代表作,它以19世纪末期的美国家庭生活为背景描写了马奇一家四姐妹的成长经历。在美国文学史中,《小妇人》以其强烈的女性意识描写及清新的语言成为研究女性意识的经典作品。而本文从婚恋观,女性的自强意识和家庭观三个方面论述了在小说里女性意识的突出表现,具体阐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从而对美国女性意识的发展历程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王丽君 《商》2013,(18):401-401
商品包装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目光,并引导消费者进行产品购买。在女性消费占据市场主流的当今社会下,要如何抓住女性消费群体,使其通过消费带动企业经济效益提高是近年来各大企业都在思考的问题。本文将对经济市场下的女性消费心理进行研究,分析其在产品包装策略制定中的重要性,并为企业如何发展女性消费市场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3.
于英 《消费导刊》2013,(11):119-120
近年来,女性管理者正作为一股新兴的力量活跃在企业管理的舞台上,她们在企业决策层中的话语权也日渐上升。但是,在高层管理者的队伍中,女性占到的比例依然很低,数量仍然有限.研究企业女性的激励机制是为了更好的调动企业中女性管理层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她们的潜力;从而使更多的女性管理者为组织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进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女性:21世纪初的老板沈洪专家们已经发现,女性在就业市场已取得优势。在过去的20多年里,在全球企业新增的工作机会中,其中2/3是由女性们所占去,而这种情况,据预测将会持续到2020年以后。另一项统计也显示,在全球的管理职位当中,有39%是由女性担任的...  相似文献   

15.
一位在澳洲墨尔本商学院MBA任教的教授发表文章称,女性才是营销高手。他认为,许多企业部门或组织团队应该已经发现,虽然营销大头头可能是个男的,但每次提出成功点子的功臣,往往是位女性。这篇文章指出,营销就是沟通,这恰恰是女性的强项。此外,女性自身细微的感受能力和与生俱来的良好直觉对品牌建立和定位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营销需要对“事实的冰山一角”作高弹性分析,  相似文献   

16.
周斌 《中国广告》2004,(1):37-38
中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带给女性消费者,尤其是一、二级大中城市的女性消费者越来越多的选择。这些选择不只是工作上的,更是生活上的。而在女性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对于护肤类产品的选择和使用又必定成为她们每周、甚至于是每天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17.
“70后”女性都市写作大胆直接的情爱书写是其写作引发众多批评之处,但是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出发,它则是女性去除其身体神秘性,张扬女性自我欲望的进程中不可缺少的脚步,而且在“70后”女性都市写作中,我们更可以看到她们不以男性为中心,把男女两性回归至“人”之本性的实践力量。  相似文献   

18.
声音     
《销售与管理》2010,(4):18-18,20
“实行家务劳动工资化,切实保障女性权益”是其提案之一。“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承认和体现女性,特别是那些全职太太在家庭中付出的劳动。”  相似文献   

19.
骆玉婷  秦兰 《致富时代》2011,(3):206-206
性别歧视现象始终是就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用人单位考虑到生理、社会因素等原因拒绝接收女性作为雇员,从而导致了女性就业难、工作压力大、晋升空间小等问题。然而,在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中国女性在就业方面的前景怎样,如何规避这些不公平的对待。该文通过对就业性别歧视的浅析,提出了一些对中国女性就业发展方向的简单建议。  相似文献   

20.
数字     
《WTO经济导刊》2012,(8):15-15
麦肯锡咨询公司的一份有关女性职场的最新报告显示,在接受调研的60家中国企业中,中国女性虽然在中低级职位上占据半边天,但是在高层职位上,她们的比例相当少。截至2011年,中国公司的董事会和执行委员会的女性比例分别是8%和9%,略高于亚洲平均值,但是与欧美市场相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