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马力 《河北企业》2005,(2):32-34
<正> 世界顶级企业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的优良素质。为了保证员工具有优良的素质,世界顶级企业在选人、聘人、用人时,除了一些共性的要求和条件外,都有各自独特的要求和标准。了解这些世界顶级企业选人、聘人、用人的要求和标准,对于我们选人、聘人、用人,不无启发。那么,世界顶级企业喜欢什么样的人呢?应聘这些知名跨国公司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条件呢?西门子:拒绝跳槽狂人。西门子在选人时,如果看到应聘者的简历写着经常跳槽,这样的人西门子是不会录用的。对于每个投简历的应聘者,西门子的招聘官们总是不着急翻看简历,而是笑眯眯地听取应聘者的自荐,几分钟后就能对应  相似文献   

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企业要保持生机与活力,必须要有创新的理念和宗旨,要把这些落到实处,要靠全体员工不懈的追求与努力。人员是企业中一切活动的主体,打造一支思想过硬、素质优良的员工队伍,是一个企业保持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3.
中外名企,都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它们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的优良素质和条件。虽然对于员工素质和条件的要求,许多中外名企都可能会有自己的侧重点,但是,如果你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外名企的招聘条件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且注意培养和强化自己相关素质的话,你就能较为顺利地应聘到这些中外名企中去工作。那么,中外名企青睐具有什么素质和条件的人呢?  相似文献   

4.
冼静  张昊民 《现代企业》2003,(11):20-21
进入 2 1世纪 ,企业发展面临的最大环境巨变莫过于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占有和使用为基础的经济形态。它要求企业改变传统观念 ,建立知识型企业。在知识经济条件下 ,知识型企业是社会经济的主要载体和中流砥柱 ,而其员工的工作效率决定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因此 ,如何激励知识型企业的员工成为值得探讨的问题。知识型企业员工的特点在知识型企业中 ,通常都具有知识型的员工。他们能够掌握和运用知识、信息来完成工作 ,并具有以下特点 :1、具备专业素质。他们通常都是“两高一专”型的人才 ,拥有高智商、高学…  相似文献   

5.
事实上,不管他们来自什么地方,GE总是致力于发现和。造就了不起的人。我强调过很多观点,但我尤为注重把人作为GE的核心竞争能力,在这一点上我倾注了比任何其他事物都多的热情。GE的用人制度在这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那些痛恨官僚主义的人来说,正是用人制度的严格性给我们带来了活力。在一个拥有30万名员工和4000名高级经理的大企业里,  相似文献   

6.
《中外管理》2010,(5):129-129
在战略目标日益同质化的今天,雇主品牌已经成为企业新的竞争方向。它不仅能降低招聘成本和员工的流失率,并能提高企业的美誉度和生产效率。用愿景和价值观选人在GE,员工的离职率并不高,因为GE在招人时非常谨慎。GE有一个选拔人才的基本标准——“又红又专”,即人才必须要有诚信精神,同时又有良好的业务素质。此外,GE最注重应聘者是否具备交流、  相似文献   

7.
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我国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由于长期的经验积累,已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企业将员工看作是“伦理人”、“单位人”所谓“伦理人”,就是企业用社会伦理道德的标准来要求员工,员工一旦做出有悖于社会道德规范的事情,便会被认...  相似文献   

8.
曾庆学 《人力资源》2007,(2S):24-27
能推动和促进企业发展的员工,我们要提上来,影响和阻碍企业发展的员工,我们要降下去;符合“企业人”标准的员工,我们要留下来,不符合“企业人”标准、影响企业文化的员工,我们要“请”出去。 尊敬的员工,你可以影响企业的短期生存,但你千万不要阻碍企业的长远发展;你可以影响企业的阶段发展。但你绝对不能影响企业的文化![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企业科协》2009,(12):10-12
吉林市科协面对企业改制重组等情况给企业科协带来的组织不稳定、工作不连续,甚至是找不到人、落不下去事儿等新特点,克服困难,坚定信心,坚持在巩固发展中不断探索创新,通过搭建“建家”、“讲、比”、“厂会协作”、“海智计划”和企业科普等活动平台,加强了企业科协组织基础,展现了企业科协活力,进一步推动了企业科协工作,在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技术交流、提高员工科技素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特殊员工的特殊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个企业中总有一些特殊员工,有被称为“三朝元老”的创业员工,有被称为“鸟人”的麻烦员工,有恃才傲物的知识员工。这些员工,通常是严重偏离大众行为标准的人,是与自己行为标准偏差较大的人。人们对此类人的态度通常表现为心理上的抵触和行为上的排斥。导致摩擦不断,严重影响企业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面子与事业的交汇,都统统摆在了面前。而且.面对这些特殊员工的特殊管理,都是一种救火式的管理,处理不好会给管理工作造成许多负面影响,降低效率,影响士气,甚至会让一些人因此而拂袖而去。因此,把握对特殊员工管理的尺度和火候,是管理人员一道难解的偏题。答案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1.
“你要勤于给花草施肥浇水,如果他们茁壮成长,你会有一个美丽的花园;如果他们不成材,就把它们剪掉,这就是管理需要做的事情。”——GE原总裁韦尔奇对管理这样理解。美国企业家艾柯卡说:“企业管理无非就是调动员工积极性”。两位管理巨头都认为管理的重要功能就是激励,可见激励在企业管理中的分量。而怎样“激励”才算是成功的激励呢?了解员工的需要,增强激励的针对性员工是带着自己的需要走进公司的,只有了解他的需要才能有效地调动他的积极性。作为管理者,你真的了解你的员工的需要吗?这是做好激励的前提条件。如何了解和分析员工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员工“做人”的缺陷对企业造成的危害,远远不及由于“做人”的要求, 对企业全新力和活力造成的危害。[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有调查显示,员工快乐指数与企业发展成正比。要想企业有活力、长盛不衰,精明的企业家和老板,应该学会增加“员工的快乐指数”,建立新型劳动关系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14.
世界顶级企业要创造出一流的业绩,永远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必然要求它的员工必须具有与之相匹配的技能和素质,而一个未经相关培训的人,是很难一下子就具有世界顶级企业所要求的技能和素质的。为了缩小这种差距,许多世界顶级企业都非常注重对员工的培训和提升。了解世界顶级企业培训员工的方法和艺术,对于我们培训员工、打造人才资源是不无益处的。  相似文献   

15.
服务营销组合中的员工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消费者对产品以及服务的需求日趋多样化,他们越来越希望拥有彰显个性的产品和优良的服务,这就要求企业成员具有强烈的“顾客意识”。于是服务营销成为企业对员工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比如重视企业内部员工、提高员工满意度以提高顾客满意度、对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在全体员工中培育团队意识、建立学习型组织等。  相似文献   

16.
王缨 《企业文化》2007,(5):83-85
“人本主义萌芽”与“顶尖级质量观”相结合,打通了爱立信这家企业可贵的“文化血脉”。至今,爱立信仍然坚信这是公司引领行业百年的活力之源。百年豪门的活力基石是:培养员工对公司的“认同感”和“主人翁精神”。一个企业的活力,最终体现为创新。而实现创新,要靠员工的激情。那么如何才能充分激发出员  相似文献   

17.
“强迫排名”在GE公司“不断地裁掉最差的10%的员工”,是指在GE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强迫排名体系”(FORCED Ranking System)。同“六个西格玛”质量管理体系一样,“强迫排名”虽非通用电气首创,但却由其前任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发扬光大。韦尔奇起初在其高层管理人员中推广此种绩效评估体系,随着通用电气逐渐成为世界级顶尖经理人“黄浦军校”,再加上韦尔奇个人对“强迫排名”的推崇,时至今日,已有20%的美国企业采用了这一制度,其中包括著名的高盛、微软、美国运通和惠普等公司。韦尔奇在公司的内部推广了这样一条“活力曲线”(Vita…  相似文献   

18.
周原冰 《企业文明》2012,(3):101-102
国际一流企业的定义和标准 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创造财富,同时履行社会责任的经济组织.什么是“国际一流(或世界一流)企业”?从字面理解,就是在全球范围内,在核心素质、运营绩效和综合价值创造方面,在所在领域处于第一等水平的企业.实际上,尽管目前已经有很多国内外公认的“国际一流企业”,如科技和基础服务领域的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ABB公司、西门子公司等,但在理论上尚没有形成确切的定义和统一的标准.  相似文献   

19.
有效激励的三个基本准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激励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企业要实现长久有效的激励,必须格守三个基本准则: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为企业员工的工作和发展提供良好的体制平台;营造良好组织气氛、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平台;坚持群体激励,追寻激励的整体效果,为员工提供公平竞争的平台。一、企业体制激励经济学中有一个“分粥制度”的故事,在没有任何量具的条件下,一群人  相似文献   

20.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按照"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要求,不断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企业发展的一种管理活动。人力资源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目标和工作对象是一致的,都是以员工为对象、以提高人的素质、员工和企业共同发展为目标。思想政治工作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而人力资源管理又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有效的途径和形式。二者是相互依赖、相互渗透、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辨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