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又是一年儿童节。 “六一”是小朋友们期盼已久的日子,也是被,不少家长当作是疼爱孩子、沟通感情的最佳时期。很多父母都“不惜血本”地选择在“六一”前后为自己的天使宝贝们购买一些他们喜欢的东西,陪他们做一些想做的事情。  相似文献   

2.
很多刚毕业的学生,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也不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还有一些已经毕业几年职场朋友,每天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好烦。想改变自己的现状,可是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做什么?造成这些原因都是因为没有不清楚自己的职业锚造成的。本文主要针对三个问题: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到底为什么干?展开探讨,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找到自己的最佳贡献区。  相似文献   

3.
在老板娘的引诱下,他对跟母亲同龄的郭彩虹充满了渴望于文海1977年出生在黑龙江尚志市某山村的一户农家。他的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他还有一个跟自己差不多大的弟弟,父母务农抚养两个孩子,生活相当拮据。1997年,于文海有个初中女同学,出去打工没几年,就花枝招展地衣锦还乡,还给父母盖起了大瓦房。尽管村里人知道女孩在外面一下子挣了那么多钱回来,是当“三陪”挣的,对此表示不屑,但那种羡慕会通过嫉妒的眼神和话语表达出来。这些羡慕的眼神中也有于文海的眼神。1998年,于文海告别父母离开生活了20多年的农村。因为于文海没有什么特长,天…  相似文献   

4.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贝克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分析了生养孩子的成本问题。他认为,父母在生养孩子方面,也在遵循成本,即效益分析方法,这是造成富裕家庭孩子较少,贫困家庭孩子较多这一现象的原因。富裕家庭的父母,一般都有较高的薪水、理想的工作,他们对孩子期望值高,愿意在孩子教育等方面多花钱。因此,生养孩子,他们付出的机会成本要比贫困家庭的父母高得多。权衡利弊,富裕家庭父母倾向于少生孩子。而贫困家庭养育孩子的直接成本,可以低到只在大粥锅里多加一勺水。孩子能活,长大能帮父母干活儿,就是他们对孩子的全部期望,所以他们喜欢多生孩子…  相似文献   

5.
有一天某记者采访,问及我作为一名职业顾问,最喜欢做的事情和最难做的事情分别是什么。我思考了一下,这样回答他:最喜欢做的事情是制作幻灯片;最难做的事情是讲幻灯片(用术语说,做一个presentation)。 喜欢制作幻灯片,是因为我可以把自己对问题的认知落实到文字上,可以整理、保存并分享;但做幻灯片是一回事,讲幻灯片又是另一回事。我常常看到很多内容丰富的幻灯片被当事人讲得逻辑混乱、简单枯燥。道理很简单,  相似文献   

6.
乡镇干部是国家的“兵头将尾”。乡镇干部想什么,做什么,对全局工作影响很大。当前乡镇干部在工作中应该做到“三关心”。一要关心国内外大事。一年来,我们国家和国际上发生了一些大的事情,对这些事情我们乡镇干部都应该关心和了解、有人可能认为,那是国家的事情,别国的事情,与我们自己关系不大,不用操那番心,其实不然。大事不清楚的人,很难说小事也明白。在  相似文献   

7.
有许多沉浸在对孩子教育的烦恼之中的父母们,应该常常问自己:什么对孩子重要.如果家长连这一点都未弄清的话,孩子不可能有幸福的将来.  相似文献   

8.
创业初衷:对终日奔波的上班族生活感到厌倦,不想给别人打工,想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创业资本:3万元 货源渠道:开始是去云南旅游时带回来的,后来一些货源就来自他们的展销会等,还有一部分是来自朋友的推荐.  相似文献   

9.
麻雀变凤凰     
蒋雪岭 《公司》2003,(5):67-67
一个人生来有很多事情不能选择: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不能选择自己的天赋,不能选择自己的相貌,不能选择自己所出生的年代……  相似文献   

10.
3岁的母亲     
有一个日子叫欢乐,请记住,一定还有一个日子叫悲伤:有一个日子叫痛苦,请记住,一定还有一个日子叫幸福。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在这个分分离离、聚散无常、见怪不怪的生活潮里,我以一个女人,一位母亲的感受来告诉朋友们,热爱生活吧。爱自己的父母、家人、爱自己的朋友吧!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对自己的孩子负责。在我看来,没有不相爱就成家的夫妻。  相似文献   

11.
我刚从中科院出来办企业的时候并不是非常了解自己,只是觉得自己有比较强的组织能力,在我上中学、大学的时候,同学很喜欢跟我在一起,或者让我安排什么事情,也就是这样。在工作过程之中才逐渐认真的考虑我到底有什么好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Money Money控     
草莓 《中外企业文化》2011,(7):I0040-I0041
过去,孩子摔倒在地上,也许家长都没时间过来扶一把。而如今,一个孩子周围,围着N个守护者!吃、穿、住、行,哪还有孩子自己动手的事情?!过去,孩子不知道什么叫玩具,每天在地上摸爬滚打,泥巴是最好的伙伴。到现在,送玩具、送书、送旅行,哪样不海派?不摩登?家长对孩子的爱,足以可见。但这么做,却是对孩子有害的。因为爱而害了孩子,相信这是任谁也不愿的。古语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花钱给孩子买礼物,不如让孩子学会理财技能,学会管理、使用自己的零花钱,养成理财的习惯,用自己挣来的钱去实现更多的愿望。“嘛内嘛内讧”是一句咒语,对于理财来说就是“MONEYMONEY控”——“掌控钱财”(财商)。  相似文献   

13.
李靖 《中外管理》2010,(2):63-63
什么对自己是重要的?这个问题既简单又复杂,似乎谁都能罗列出来一些。但世上最怕认真二字——把这个问题的答案清晰化时,才会发现这个问题之难。但搞清什么对自己重要,却是提高时间管理能力的根本所在。原因很简单:当你始终在做重要的事情时,哪怕速度慢了些,相比于终日忙碌却没搞清什么重要的人,在时间管理上仍有着质的差别!  相似文献   

14.
人有父母兄妹、妻子儿女,也少不了亲朋好友。乡镇党委书记也是凡人,自然不会例外。家庭成员、亲戚朋友给予工作、生活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十分重要。但同时也有一些麻烦事情找上头来,诸如悖于政策、法律的拉关系、走后门,索取紧张物资、安插知已、探听消息等等。这样的事往往构成政策与感情的矛盾。书记对此类事情的态度和处理方法可以说是对自己党性纯洁与否的严肃考验。同时,处理的方法和结果不仅影响与家庭成员和亲友间关系的亲疏,  相似文献   

15.
《中外企业文化》2005,(3M):i003-i004
让孩童自己收拾玩具 有什么事情最容易让你恼火?那就是跟在孩子后面帮他们收拾玩具。现代的父母都很舍得为孩子购买各式各样的玩具。面对被搞得一塌糊涂的玩具堆时。我们总是用“你再不整理,我就再也不给你买玩具”之类的话威胁警告孩子。尽管如此,还是没有办法纠正孩子不肯收拾玩具的坏习惯,  相似文献   

16.
现在社会的老板每天都沉于繁忙的工作事务之中,却少有与孩子交流与沟通,长此以往,不但会影响父母同孩子之间的感情,同时对孩子的成长也极为不利。怎样在忙碌之中与孩子交流思想与感情?以下,是一些教育专家的意见,您不妨可以参照一下。忌用过激的语言。好的意思还得用好的语言来表达才行。父母的感情和孩子的幸福紧密相连,自然没有哪位父母任何时候都沉得住气。越是激动的时候,越有可能把不该说的话说出来。话不宜多。有些父母教育儿女费尽心力,但是效果并不理想。表面上看来,他们是在与孩子公开交谈,殊不知他们的某些话,恰恰是…  相似文献   

17.
《中外管理》2010,(2):110-112
每逢新年,给亲人精心挑上几件特别的礼物,来表达一份真心的祝福,是一件非常让人幸福的事。正所谓,给予爱比得到更令人幸福。但很多人在给父母准备礼物的时候,总是不知道要送些什么才好,想从父母口中问出他们的需求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通常都会说“我们什么都不缺,你们多攒几点钱,要用钱的地方多着呢”。因此,给父母亲送礼,子女就要自己动一些心思了,  相似文献   

18.
错误有价     
秦德龙 《乡镇论坛》2009,(21):37-38
一大早,五六就跑到父母家,要求父母宣布一件事情:自己不是父母的亲生儿子,父母和他之间没有血缘关系。  相似文献   

19.
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都不一样,我对成功的定义就是一直做自己喜欢的事,所以我认为自己现在可以说是成功了,因为我找到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相似文献   

20.
今的许多经理似乎患了一种综合症,他们都存在一种不安全感,对任何事情都想弄个一清二楚,他们浪费许多时间去调查每个员工在做些什么,怀疑是否有人效率低下,是否有人工作失误,他们担心没有自己的过问和参与,员工就无法将事情做好,他们完全沉溺于一些日常琐事之中,他们似乎时时想着一句俗话: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是许多人根深蒂固的弱点,他们希望第一个知道员工出现的错误,也希望员工第一个告诉自己,他们喜欢看阅那些长篇大论式的报告、大堆的资料和分析,他们可能每5分钟就要接一个电话,当他们越来越多地获取这些无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