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过错推定原则在我国侵权责任体系中的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错推定原则应为我国侵权行为法中的一项独立的归责原则。本文拟从过错推定原则与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的比较中区分它们的异同,以论证过错推定原则在我国侵权责任体系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论知识产权侵权的归责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侵权的归责原则,是指确定行为人对其侵权行为承担侵权责任的一般准则。我国理论界对于知识产权侵权适用何种归责原则存在较大的分歧。知识产权侵权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民事侵权行为,在其归责原则方面,应分别不同情况,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一般情况下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在法律规定以行为人的主观过错为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的情况下适用过错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3.
侵权行为法归责原则体系由过错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构成,公平责任原则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不应上升为侵权行为法的归责原则。但我国民法的公平原则在侵权行为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过错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中,以及在损害后果的具体分担上,都充分体现着公平原则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4.
产品责任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产品缺陷分为设计缺陷、制造缺陷、营销缺陷和未现缺陷。制造缺陷和营销缺陷的证明责任应由受害人承担。设计缺陷的证明责任应当实行推定原则。对于未现缺陷,生产者需承担缺陷和服务义务的证明责任,赔偿时,可按公平原则,对受害人进行适当补偿。  相似文献   

5.
产品责任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产品缺陷分为设计缺陷、制造缺陷、营销缺陷和未现缺陷。制造缺陷和营销缺陷的证明责任应由受害人承担。设计缺陷的证明责任应当实行推定原则。对于未现缺陷,生产者需承担缺陷和服务义务的证明责任,赔偿时,可按公平原则,对受害人进行适当补偿。  相似文献   

6.
表见代理应具备被代理人有过错这一主观构成要件。只有这样才能使表见代理制度维护代理制度及交易安全的目的得以实现。在代理人和相对人均无过错时,保护被代理的利益更符合公平价值原则。在表见代理中不存在适应无过错责任的基础,由被代理人承担无过错责任也不符合公平原则。而法律规定的各种具体类型的表见代理中,被代理人都是有过错的。  相似文献   

7.
该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的交通事故赔偿责任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是否符合法的公平效益的目的为出发点,通过具体分析论证.建议应采用过错推定原则,并兼采信赖原则及优者合理负担原则。  相似文献   

8.
环境损害公平责任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弥补过错责任和无过错责任的适用空白,在理性哲学和自然法的影响下,公平责任基于法律的公平和正义理念产生了。在环境民事责任领域,公平责任原则一般适用于双方当事人均无过错,不能按过错责任和无过错责任原则处理的重大人身、财产和环境损害的情况。由于公平责任具有适当帮助恢复受害人损失的目的,故道德色彩非常浓厚,其适用范围应受到严格的限制。文章在公平责任的形式及其性质尤其是侵害者分担损失责任的性质进行分析之后,对公平责任在环境损害填补立法中的地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产品质量法中产品责任问题做出了具体分析,介绍了产品责任归责原则中的严格责任与过错责任、过错推定责任、无过错责任等原则的比较,并提出了严格责任在国际和我国的适用。笔者认为,鉴于我国产品责任归责原则与国际立法趋势不一致,并且在产品质量方面存在较大缺陷,建议我国应建立严格责任原则。□杨勇  相似文献   

10.
归责原则是侵权行为法的核心。本文论述了过错责任原则、公平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在侵害财产权、侵害生命健康权、侵害名誉权、隐私权、侵害知识产权、职务侵权、产品责任、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环境污染致人损害、地下施工、地上建筑物及其悬置物致人损害和紧急避险致人损害等各种侵权行为中的适用问题,并就相关立法完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