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我国自1981年至1988年以国库券收款单形式,发行了多种国债,对支持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1999年开始,人民银行国库部门直接办理国库券收款单的兑付工作,在提高人民银行国库部门金融服务水平、维护国家债券信誉、防范国债资金风险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效果,人民银行国库部门的社会形象也得到大力提升。但近二年,由于发行年代久远、债权人变化等原因,  相似文献   

2.
1982~1988年,财政部曾以收款单形式通过国有商业银行发行过大量国债,至1997年已全部到期,但至今仍有一定数额的国债尚未兑付。为了维护国债信誉、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1999年财政部、人民银行对此进行了全面清理,由人民银行国库部门接收国债收款单存根联,并负责日后的兑付工作,随着兑付工作的接管,兑付风险如影随形,其防范工作也不得不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笔者仅从兑付主体的视角分析国债兑付资金的风险,并提出有效的防范建议。  相似文献   

3.
2000年1月,人民银行各级国库部门统一接收由原商业银行签发的到期应兑未兑的单位国库券收款单。10年来,大庆辖区人民银行系统该收款单兑付率仅为32%,还有大量单位国库券收款单处于“睡眠”状态。目前,国库部门仍有两套国债管理兑付程序,需要保管相关账表和国库券收款单存根联,增加了国库部门管理负担,影响了国债声誉,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文件精神,1982-1988年发行的单位国家债券应兑末兑收款单和国家重点建设债券收款单;1985-1988年发行的个人国家债券应兑末兑收款单,于2000年3月,全部由各商业银行移交到全省各地人民银行直接办理兑付。为了防范国债资金风险,规范国家债券收款单兑  相似文献   

5.
为了适当集中各方面财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国务院从1981年至1997年,面向社会发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券和国库券收款单,对支持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些国债已于1999年全部到了兑付期,在兑付过程中,由于发行年代久远、债权人变化等原因,给兑付  相似文献   

6.
王伟  常华清 《武汉金融》2002,(12):56-57
国家债券兑付与管理是各级人民银行一项不可缺少的工作,但目前基层人民银行在无记名国债兑付的宣传、组织、入库、销毁等环节中存在一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否则将会影响国家债券信誉和国债投资者利益.  相似文献   

7.
许峰 《金融纵横》1999,(6):55-55
部分地区大量应兑未兑国债的存在,不利于单位及时有效地使用资金,不利于银行有计划地安排兑付人员,从整个国家来看,则不利于国债兑付资金均衡使用,影响到国家年度预算支出的合理安排,甚至会导致预算收支失衡。据对淮阴县到期国债兑付情况调查,该县目前尚有426笔近22.2万元单位到期国债应兑而未兑,其中:单位国库券18.7万元,国家重点建设债券3.5万元,清兑形势仍不乐观,这主要有四个方面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8.
基层国库直接办理无记名国库兑付业务解决了社会公众无记名国债兑付难的问题,但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应创新资金兑付方式,增加现金办理兑付方式,完善相关制度,防范兑付资金风险,加强人民银行直接办理国债业务宣传,对县支行国债兑付真伪鉴别技术进行培训,提高兑付效果。  相似文献   

9.
长期无人兑付的国债收款单久放国库部门,导致国债资金长期挂账,且时间越久兑付风险越大。本文从分析国债收款单无人兑付的原因入手,分析长期持有的风险及兑付中的压力,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1998年,是我国国债兑付的第13个年头,根据上级行关于国库券兑付工作的部署和安排,我行会同县财政局及各商业银行召开会议,认真学习了有关国债兑付的文件及规定,对我县1982—1988年单位国库券应兑未兑部份进行了调查、清理。截至4月10日统计,仅县工行、农行累计应兑的国库券就有102372元,其中工行占80.79%,按政策可以全部兑付。另外,尚有8840元,由于种种原因,确实无法进行兑付,其主要原因是: 1、由于债券购买时间较早,多数企业都未建立  相似文献   

11.
如何鉴别国家债券的真伪问:请谈谈我国国家债券发行的基本情况及其构成要素。答:我国自1981年恢复国债发行,14年中,已经发行了6种国债,即:国库券、重点建设债券、财政债券。国家建设债券、特种国债和保值国债。其中国库券、保值公债、国家建设债券都发行了实...  相似文献   

12.
1990年,南宁市农行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做好国债还本付息工作,经过兑付点全体人员共同努力及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圆满地完成了一年一度的国债兑付任务。据统计,南宁市农行城区四个办事处共兑付已到期国库券、国家建设债券本息总额3,556,413,50元,均未发生差错事故,做到了帐、款、券(单)三相符。获得“全国金融系统国债工作先进单位”光荣称号。他们抓好国债工作的主要做法是: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相似文献   

13.
大连市瓦房店国库券发行工作,七年来个人认购2455万元,占发行总量的74.3%,单位认购849万元,占发行总量的25.7%,个人购买数已是单位购买数的2.9倍。按照国库券兑付业务规定的要求,兑付单位购买的国库券(收款单),主要采用开户银行转帐支付形式。而兑付个人购买的国库券,需面对一个个持券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财政部、人总行的大力支持下,到期应兑付国债大部分得到了及时足额兑付,人民群众较为满意,国债的信誉得到了维护,为国家继续发行新国债,筹集更多的建设资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绝大部分到期应兑付国债已兑付,国家财政部门今年以来,对零星的应兑付未兑付国债采取了改变通常拨付国债兑付基金给商业银行用于兑付的做法,今年不予拨付国债兑付基金,  相似文献   

15.
2006年以来.部分地区农村信用社专项中央银行票据相继获得兑付,截至2007年3月.山东省淄博市全部8家农村信用联社专项中央银行票据已获得兑付,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专项票据兑付后,如何切实巩固农村信用社改革成果,真正实现“花钱买机制”.成为人民银行各级分支行和农村信用社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6.
1981年至1997年,我国发行了17个年度23期实物国债,对国家筹措建设资金,弥补财政赤字,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社会需求,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各级部门对这部分债券的还本付息做了大量工作,成效显,但至今仍有一部分实物国债尚未还本付息,如何加强对实物国债兑付的管理,维护国债信誉,确保持有人的利益。本就此谈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努力做好国家债券的还本付息工作中国人民银行国库司杨培梓1995年的国家债券还本付息工作于7月1日在全国全面展开。今年是办理国债兑付工作的第10年,也是历史上国债兑付数量最大、兑付品种最多的一年,仅新到期的国债本息就达700多亿元,再加上以前年度到期应...  相似文献   

18.
陈勇 《中国金融》1995,(7):31-32
我们是怎样做好国债发行和兑付工作的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陈勇1994年是上海市自1981年以来发行国债任务最重的一年,也是1986年以来,兑付国债难度最大的一年。为了适应国债发行、兑付工作的新情况、新变化,我们在总行和市府的领导下,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  相似文献   

19.
改变国债发行现状的对策□刘金琛一、国债发行的现状及问题自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以来,国家先后向社会公开发行了国库券、财政债券、保值公债。国家建设债券等多种债券,累计发行总量已达9000多亿元。17年来,国债市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发行市场...  相似文献   

20.
证券业的发展与建行的战略措施郑侠一、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与完善(一)债券市场。我国的债券市场是以国库券为主体的。伴随着国库券由单一品种发展到后来的重点建设债券、财政债券、国家建设债券、特种国债、保值公债、转换债以及国库券收款凭证等,国债的发行市场和交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