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吉林省粮食经济跨越式发展面临着许多瓶题制约,要打破瓶颈,全省粮食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和掌握WTO有关规则,遵守和履行承诺,确定前沿型思想现念,开发复合型人才资源,构筑创新型经营模式,运用实效型创新工具,积淀技术型文化底色,创建制衡型监管网络,实现跨越型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德国巴伐利亚州经济成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经验说明,区域政府超前发现市场机遇,精心规划主导产业,定向招商形成聚集,鼓励企业积极配套这样一套着眼于培育区域经济新兴主导产业群的发展思路,有其合理性和可行性,可供致力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我国落后区域经济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团组织面临的新形势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为此,国有企业也明确提出,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加快推进企业改革和发展,提高企业效益,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在企业跨越式发展中团组织将面临如下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4.
"十一五"是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开局阶段,是实现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目标的重要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基础的时期.在"十一五"以来,吉林省经济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势头,要继续开创我省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必然要实现科技跨越式发展.吉林省科研机构如何在"十一五"期间发挥重要的科技带头作用,是解决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对吉林省各大科研机构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吉林省要想发展必须做好的几项工作,才能形成生存与发展、发展与速度相互协调的和谐局面.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区域支柱产业一方面是客观经济条件趋向成熟的产物;另一方面,正确选择支柱产业,运用恰当的产业政策使支柱产业的推动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有利于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进而推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本文对国内学者有关区域支柱产业发展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界定和分析了区域支柱产业的定义和特点。以吉林省现代农业为例,找出区域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即产业准入门槛、融资、人才和基础设施。最后针对区域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是全国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在全球粮食安全问题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吉林省具备粮食增产的巨大潜力.首先有丰富的后备耕地资源和大量可供改造的中低产田,其次是水系发达、水资源充沛,另外还是全国唯一的全程农机化示范区,这些都为粮食产量的增加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对企业或是产业,管理模式与经营机制的影响已经不能被忽视.尤其对粮食产业来讲,良好的政府管理模式和企业经营机制不但可以充分发挥其他生产要素对粮食产出的贡献,还可以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使生产持续有效地增长.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是农业大省,但也是经济穷省,为摆脱财政穷省的局面,吉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2010发展纲要,即用15年时间将吉林省建成粮食大省、畜牧业大省、农产品加工大省和经济强省的“三大一强”的宏伟目标。目前,粮食大省的地位已基本确定,畜牧业大省初见雏型,关键是如何实现农产品加工大省,而上述三个目标的实现,又是实现经济强省的必要前提。如何实现粮食、畜牧、加工的飞跃和突破,实现农业从偏重原料供应型向富省裕民经济效益型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农业产业化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是洛轴步入新世纪后的必然选择。实现跨越式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在人才队伍里,技能人才是一支重要的力量。本文就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推动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问题谈一点个人看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孙杰 《化工管理》2004,(3):50-51
潍坊亚星集团有限公司在企业发展进程中,注重环保与企业经济利益紧密结合,相得益彰,在有效治理环境的同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走上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健康之路。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依据大量数据,建立各种计量模型,研究吉林省经济增长中的结构变迁特征和吉林省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提出适合吉林省的产业发展对策和建议,为未来吉林省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经济均衡发展,从而促进吉林省经济快速增长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1.
当我们跨进二十一世纪,直面经济全球化和“十五”规划启动之际,如何进一步对外开放,利用外资,加速发展,大胆吸收和借鉴一切符合社会化生产要求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强化核心竞争能力,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这是每个企业不可回避的课题,上海通用轴承有限公司(SGBC)十二年来在利用外资基础上所走过的开放型跨越式发展之路,或许会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2.
丁巨涛 《工业技术经济》2003,22(5):21-22,29
在知识经济时代,实施技术创新战略是促进西部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欠发达地区技术创新跨越式发展得到了理论上的支持。西部跨越式技术创新战略实施要点主要包括: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树立正确的模仿(二次)创新意识,积极推进西部企业模仿技术创新,并逐步走向自主创新;高度重视西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复杂性,以制度创新促进技术创新,构建西部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加强技术创新人才管理。  相似文献   

13.
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航天科工集团提出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思路。为了正确地理解跨越式发展,笔者试从理论的角度加以论述。跨越式发展是当前一个颇为流行的词汇,但对于其内涵人们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综合起来看,笔者认为,所谓跨越式发展,顾名思义,主要是指落后者通过跨越先行者曾经走过的某个或某些发展阶段,从而实现对先行者进行经济赶超的发展模式。应当指出的是,跨越式发展虽然主要着眼点在于赶超和跨越,但这种赶超和跨越必须把握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4.
结合石油施工企业多年来的实践,用系统经济方法简要论述了石油大型施工企业管理创新,包括石油施工企业管理观念的新变化,组织体制创新,以及核心业务流程管理创新,加快企业优秀人才尤其是项目经理人才队伍建设,以推进石油施工企业持续快速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5.
企业跨越式发展的本质是企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在一定的企业资源基础上形成的现实的企业能力是企业跨越式发展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当今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市场竞争加剧,新的形势迫切要求我们重视企业文化的开发与建设,大力提高企业的文化品位和文化附加值,把智力和知识注入企业发展之中,注入企业管理之中,以文化力激活生产力,提升竞争力,推进企业实现超常规、高速度、跨越式发展。结合实际,笔者认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社会的稳定和蓬勃发展取决于国民经济的状况,我国经济走出困境的关键之一就是充分调动企业生产者的积极性,更大地发挥企业科技人才的作用,企业科技人才的结构是振兴企业的客观物质基础,合理的人才配置以及由此形成的最佳结构,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活力。因此,对企业科技人才结构的研究,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下面通过对吉林省企业科技人才结构现状的分析讨论,提出适合我省企业科技人才的最佳结构。一、吉林省企业科技人才结构概况吉林省的工业位于全国中等水平,从历年统计数字看,吉林省社会总产值大体保持在600亿元以下,其中工业总产值在300亿元徘徊。列全国第十六位。企业是振兴吉林经济一支绝对不能忽视的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吉林省的繁荣与发展直接和工业企业的兴衰相关,特别是与企业中科技人才的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作为粮食生产大省,其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和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对充分利用吉林省粮食资源,促进吉林省粮食生产向精加工和深加工转化,优化工业生产布局和生产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数据包络分析(DEA)是以相对效率概念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效率评价方法。DEA方法依据决策单元的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评价相同类型的部门或单位的综合效率,确定决策单元的相对有效性,指出非有效决策单元低效的原因和程度,并通过规模有效性和技术有效性分析为决策者提供改善生产资源配置、提高综合管理水平的正确方向和程度。因此,我们选择了DEA技术来研究吉林省食品加工业的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产业集群主要围绕着汽车、石油化工两大传统型支柱产业发展,并形成了集中度高、规模较大、技术水平较高、产业链关系密切的汽车和石油化工产业集群.同时,依托于吉林省独特粮食资源和天然的森林资源形成了农副产品加工、医药制造为主的产业集群以及依托于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和以光电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但是,产业集群发展极其不平衡,一方面,汽车产业集群孤悬在上,其他产业群相对比较弱,另一方面,大企业主导产业集群突出,而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亟待培育发展.这不利于吉林省经济协调、持续、快速的发展.有鉴于此,应该采取措施在保持现有支柱型产业群发展的同时,大力扶持新兴产业集群,同时加大力度培育发展中小企业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犹他州经济成功实现跨越式发展,在21世纪头10年表现仍然引人瞩目。文章概述了犹他州在新世纪的经济表现、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原因以及对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启示。认为,高科技产业的壮大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犹他州形成良性的商业发展环境,人力资本优势则提供了大量企业聚集犹他的基础,而政府大力发展基础设施也是其经济跨越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