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企业家行为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我国国有企业的经营者仍保持着追求不完全生产性利润的企业家行为特征,这是因为国有企业治理结构没有使经营者权责对称;缺乏保证国有企业经营者发挥其企业家职能的市场导向型社会网络;“二元性经理市场”难以保证国有企业选择具有生产性寻利式企业家才能的企业经营者。要改变国有企业经营者短期行为和不完全生产性寻利行为,使其不断表现出生产性企业家行为,就必须改变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及其互补性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2.
如果说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那么,企业家或经理的培养和成长则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中心环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越来越重视企业家的地位和作用,曾提出了企业家是国有企业的“中流砒柱”,是“民族的脊梁”。但后来又有一种说法:在中国,只有党组织才是国有企业的“中流批柱”,只有工人阶级才是“民族的脊梁”,不能把企业家看作是“中流抵柱”和“民族脊梁”。我认为,在国有企业中,党组织的坚强领导、工人阶级的地位、企业家的作用,是一致的、统一的,不能把他们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企业家是在党组…  相似文献   

3.
接管壁垒缺失与国有企业经营者低效更替的发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接管壁垒是治理结构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在维护企业家职位稳定性的同时,可以防止和减少低效率更替的发生。本文的分析表明,在以行政干预下的“内部人”控制为特征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中,接管壁垒的缺失使企业经营者的更替陷入“低壁垒,高更替,低效率”的恶性循环。因此,解决领导班子问题必须从治理结构的源头-产权改革开始,并为企业家阶层的形成提供金融制度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一、通过继续教育,培养与造就新型企业家是当务之急  国有企业改革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但是,无论实行哪一种企业制度,企业总是由人来办的。而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人都是具有一定社会文化背景的具体的人,不管什么样的企业制度,人与制度的适应是企业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无论是从理论分析的角度,还是从改革的实际情况看,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培养和造就一批优秀的新型企业家。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与传统的“国营”企业有着本质的区别。一般说,现代企…  相似文献   

5.
人力资本的高效配置和企业家才能的充分发挥关系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制度建设如果能促进资源合理流向具有企业家才能的企业家,就能创造更多就业和社会财富。基于全国1997—2016年的私营企业调查数据,本文考察企业家的国有企业工作经历对企业成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企业家的国有企业工作经历使得企业在市场扩张和盈利能力等方面表现更好,带来了更高水平的企业成长。机制讨论表明,企业家行为带有明显的烙印效应,国有企业工作经历为企业家带来了更多的社会资本和更高的公司治理水平,从而促进了企业成长。为了缓解由于选择性偏误等带来的内生性,本文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处理效应模型、代理变量、双差分模型等方法进行处理,结论仍然稳健。中国经济要向资源配置效率改善型模式转变,企业家才能的发挥至关重要,国有企业改革不仅应注重产权等方面的改革,同时也要充分重视国有企业改革带来的人力资本溢出效应。在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大背景下,本文从企业家才能培育和人力资本配置效应的角度考察国有企业改革问题,倡导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进一步营造企业家才能发挥的空间和制度安排,提高人力资本配置效应,从而促进中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意味着企业家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也要以企业家为核心,培育和壮大企业家队伍便成为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我国正在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同样提出了对企业家的需求。国有企业在已有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基础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要推进出资者所有权和企业法人财产权分离的改革。这种企业制度赋予企业法人很大的权利和责任。企业拥有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能独立地享受民事权利,又能承担民事责任。企业依其全部法人财产自主经营、自负盈…  相似文献   

7.
卷首纵横     
“BOSS”,一个流行的称呼,它揭示了“企业家”的真正涵义。这里“B”是指智慧,“O”是指目标,“S”是指秘密。 奥地利出生的美国经济学家熊彼得在《经济发展理论》中对企业家作了如下概括:①企业家以创新为自己的首要职能,这种职能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制度创新等内容;②充当一个企业家并不是一种职业,一般说也不是一种持久的状况,所以企业家并不形成一个专门意义上的阶级;③企业家职能可以给一个社会历史的时代打上它的烙印,可以形成一种生活方式,或一种道德的和美学的价值制度,但在它本身,它并表示一…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要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必须建设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队伍,培育一大批优秀企业家”。这是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对国企领导班子建设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这意味着,原有的一般概念中的国有企业领导人、经营者,已无法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无法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无法适应国企本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国企经营者既缺乏自我成长的内在动力,又缺乏鼓励其成长的外部环境,是我国企业家缺位以及高音者难以唱高音的根本原因企业家是什么?美国哈佛商学院的约翰·科特教授下了…  相似文献   

9.
<正>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育和完善,越来越需要大批的企业家。要在本世纪末,基本上实现国有企业“转机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宏伟工程,并与国际市场接轨,加快企业家培养的进程,更具有特殊的迫切意义。 管理决策失误是最大的损失,管理者能力强弱是成败的关键。纵观国内外经验,充分证明:一个企业成功,固然取决于机制、政策等条件,但企业家的作用举足轻重;在每一个  相似文献   

10.
一、突破国有企业原有制度“优越”的思想,树立尽快变革企业制度的新观念 国有企业制度创新,首先要实现观念更新,创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思想基础和条件。目前,认为老制度“优越”的人还相当存在。一些企业把国有企业多年来形成的分配机制、管理机制等视为“优越”的制度,为企业职工“安逸”而自豪。 不可否认,国有企业原有制度中有着许多优越成份,特别是国有企业在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中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是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核心力量。但是,国有企业受高度集中化计划体制的束缚,缺乏自主权,缺乏活力和生机,缺乏责任和激励机制等,已经与激烈的市场竞争机制不相适应,必须在发挥国有企业原有制度先进性的同时,尽快放弃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旧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二、突破国有企业由国家“供养”的思想,树立  相似文献   

11.
分合管理是焦煤集团为把自己塑造成一个真正的市场主体,并不断根据市场和社会变化,重新整合生产要素,以创造和适应市场,满足市场需求,同时达到自身效益和社会责任双重目标过程中的实践经验总结。分合管理强调从自身实际出发,坚决地分,兼顾必要地合,分合有度、分合有序,分合相辅、分合相促,抓住了国有大型企业管理的关键点。分合管理实践是把外国先进管理理论与中国管理实践和中华文化进行融合,是中国企业管理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12.
我国国有企业管理新机制:经营权币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中央银行调控理论、市场竞争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本文为我国国有企业构建了一种新的管理机制,该机制的主要内容为: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并愿意经营国有企业的个人或机构(权证投资者)可以向金融机构借贷由中央银行发行的经营权币并用之在一个特殊的市场(经营权证市场)购买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发行的经营权证,凭此权证,权证投资者可对相应的国有企业实施所有权管理并获取其创造的部分剩余收益,其余剩余收益则以经营权币利息的形式通过金融机构和中央银行上交给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本文认为,通过这一新机制,能够较好地解决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动力和压力问题,大大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  相似文献   

13.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层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国有资产委托代理链条可分为三个层次:政治委托、行政委托和经济委托,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呈现一种逆层次推进的态势。现行体制存在的明显局限是:第二层次的行政授权没有被根本打破,第三层次委托代理链条过紧,以及第一层次的政治委托关系改革滞后。因此,必须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完善:保证法人财产权关键是放松第三层次代理链条;明确管理范围关键是及时调整第二层次代理链条;完善终极所有者监督关键是收紧第一层次代理链条。  相似文献   

14.
公司治理结构理论必须对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系统及其规制进行研究,这是公司治理结构理论研究和国有企业改革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目前,在国有大型企业改制中自发形成的新的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着因产权一元结构而控制权相对分散形成的所有者权益不到位、控制不力和管理系统不匹配等诸多问题。本文总结了20多年来我国国有大型企业改制的经验和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模式”的混合公司治理结构的新理论,并对混合公司治理结构在资源配置与绩效的产生及评价方面进行了数理模型分析,以期对国有大型企业深入改革的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制度规范,使之走出制度障碍,在相互支撑的基础上实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提升整体经营绩效。  相似文献   

15.
国有企业出资人制度的原由和框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有企业难以全面振兴的深层次原因是: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变化后,财政从生产建设财政转变为借债吃型财政后,它们失去了资本金注资来源,而银行注资形成的高负债发展模式,又会形成金融风险;工资成本上升趋势和资本利润率下降规律内样在国有企业发生作用,冗员过多的工资上升侵蚀利润,使国有企业难以为继;将企业作为一级党政社团组织办和企业办社会,使企业的体制成本很高,并内化了许多社会成本;所有者多头代理,导致管事的不管人,管人的不管事,所有者的权力、责任和应当承担的风险不对称。从放权让利改革开始的所有机和经营权的分离,虽然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但是没有形成真正管用的所有者,且形成了更多的不负责任的所有者代表。后来企业资产多元化的改革,希望通过外力建立所有者,国有资产管理搭便车,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效果并不理想。从战略上讲,国有经济要集中,要社会化,要在许多领域退出。但是,国有经济所占资源目前仍占全社会经营性资源的70%以上。并且,国有经济并不可能在短期内得以转轨。因此,需要在过渡时期建立一种有效的出资人一经营者制衡制度,使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In today's business world, the role of the Schumpeterian entrepreneur is dwarfed by that of the variety of market actors who co-create innovation by interacting with and integrating resources within performative practices. New actors have entered the market and changed how market innovation occurs.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innomediary” as a new category of market actor. By moving beyond the mainstream research, we offer a fresh conceptualisation of innomediary agency and practices in shaping market innovation. Acting as catalysts of creativity and knowledge, innomediaries collect information, expertise, skills and experiences from a heterogeneous mass of actors, and encourage the interchange of ideas, tools, images and languages. Innomediary agency enables the deployment of four practices: 1) engaging; 2) exploring; 3) exploiting; and 4) orchestrating. Each practice involves a set of actions and resource integration.  相似文献   

17.
国有上市公司的集团控制及其治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国有企业改制后上市的公司在形式上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但从其控制特点看,却存在与生俱来的制度缺陷。在政府作为国有股的代表和管理者的现行体制下,政府转变职能和退出市场产生的新现象是公司的集团控制。集团控制本质上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内部人控制”,它是国有企业改制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形同虚设的重要根源。解决集团控制问题,要从调整国有股的持股方式,对公司控制制度进行规范调整和改变上市公司的行政管理方式等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中国银行业规模经济效益与相关产业组织政策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大银行具有规模优势,但银行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最佳规模是位于一定区域之内的。同时,银行业的规模经济要受到市场结构、银行制度、管理体制以及金融创新等因素的影响。本文运用指标分析、“生存竞争法”分析,以及Translog成本函数对中国银行业进行了实证考察。结果表明,规模经济在中国银行业中的确存在,但“最大”并不是“最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呈现一种规模不经济的状态,本文对其原因进行了剖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渐进主义模式有利于社会变革的可控性,但它只能完成外围容易实现的改革目标。农村和城市经济改革中已经获得“有限”市场自由的各类经济主体与正在转型中的管理体制代理者之间存在的激励不相容,使我国的经济改革呈现出了“不关心”、“不作为”和寻租等严重的“反公地悲剧”问题。要彻底突破目前陷于停滞的改革困境。就亟须克服渐进主义思维的惯性,从土地、国企和体制等改革的实践难题着手,中央政府层面的“项层设计”应该是唯一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实施“债转股”政策已近四年。本文在跟踪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国有企业实施“债转股”政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的对策。尽管“债转股”政策的实施已经取得一定的政策效果。但是,它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与国有商业银行之间的债务问题。应该从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长远发展观点,制定与“债转股”政策相配套的各项改革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