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RCEP的正式实施推动我国对外开放深入发展,也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很多地方应用型高校承担着服务地方、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双重使命。通过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地方高校普遍存在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单一、受众面窄,国际化水平不高且难以持续性发展的问题。因此,需要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树立国际化办学理念、优化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国际化的师资队伍、拓展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同时引入学生、企业和学校3个方面评教互动的人才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
彭志琼 《黑河学刊》2013,(10):117-118
对于很多地方高校来说,校企合作是校园化教学外的一项以就业为基本目的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可以保证地方高校教育的持续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质量较高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然而,地方高校怎样具体实施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要认真研究校企合作的真正内涵和具体目标以及校企合作的运营模式,探究构建校企合作共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并强调校方在校企合作模式的配置上,一定要结合自身实际,选择适宜的学生教育模式和自身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根据教育部“质量工程”和“卓越计划”对高等教育应注重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要求,越来越多的地方高校开始着力解决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问题,在教学团队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建设中狠抓理工人才、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构建科学合理、卓有成效的地方高校理工科技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地方高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战略时必须根据社会的需要科学定位,为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为此,地方高校发展必须明确目标,确保制度保障与财政支持;要以社会需要为导向,理清发展思路;坚持院校与企业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模式,培养应用型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5.
高校是培养文化产业人才的主要阵地。要适应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文化产业人才,必须创新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以湖南省为例,论述了"以高校为主体、政府为主导、企业为配合、市场为导向"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高校是培养文化产业人才的主要阵地。要适应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文化产业人才,必须创新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以湖南省为例,论述了“以高校为主体、政府为主导、企业为配合、市场为导向”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地方高校应该准确而现实地给自己定位 ,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主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为此 ,应对现行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改革课程体系 ,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 ;改革课堂教学和考试模式 ;建立完善的实验实习基地 ;鼓励、指导学生考取各种实用证书等。通过培养一专多能、实践能力强的优秀毕业生 ,使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适应经济改革的需要 ,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史修松 《理论观察》2013,(11):134-135
随着信息数据处理、存储能力以及分析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大数据的已影响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地方高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场所。要创新大数据环境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本文分析了大数据的内涵与特征,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在大数据环境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广西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和对翻译人才的需求现状,提出广西地方高校要适应广西地区的经济发展需求,探索符合地区经济发展的本土化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并提出广西地区本土化翻译人才的培养可以采取"2+1.5+0.5"的培养模式,培养适销对路的复合型和应用型翻译人才,为广西区域性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服务。  相似文献   

10.
傅怀梁 《黑河学刊》2013,(11):165-167
校企合作是地方高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绝佳模式,对校企双方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地方高校面临着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机制不完善、校企协同培养机制欠缺、企业实践导师的素质不高等诸多校企合作难题。文章分析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面临的困境,提出了适合地方高校的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1.
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给信息人才培养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但高校相对封闭的办学模式、传统课程体系下培养的学生已不能适应社会需求。信息人才培养和企业间要求的供需矛盾,促使我们反思人才培养目标和做法。信息类人才培养的"3.5+0.5"培养模式,在大学本科教育中,利用了半年时间让学生在相关企业中去参加实践,通过实践成为企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与经济建设相适应。  相似文献   

12.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志琴 《魅力中国》2009,(20):62-63
开拓创新和科学发展是当代中国发展的主旋律,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难必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消除目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构建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强调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本文探讨了我困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对如何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现代科学和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高校需承担更重的人才培养的重任。社会上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也需顺应时代发展。要构建科学的培养模式,为社会输送大量的卓越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4.
应用型金融人才是现代金融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金融产业的服务质量和发展水平。文章基于地方高校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职业化水平低、综合素质不高、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应用型金融人才的“三融合、三强化”培养模式,并从政产教融合、课赛证融合、知识能力素养融合等方面,以乐山师范学院经济与金融专业为例,阐述了该模式的实施举措。  相似文献   

15.
郝丽  许慧 《科技和产业》2018,(12):50-53
随着我国供给侧改革的持续深化,社会对于我国的人才素质需求和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应用型创新人才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从转型发展战略、办学定位、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提出了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型路径。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趋势下,对旅游人才需求标准也日益提升,培养应用型人才是社会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提出的新要求。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高校要及时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对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基于此文章是阐释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意义,并提出了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本文对农机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现状进行分析,遵循理论探索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对农机专业学生技能型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高校农机专业应转变理念培养技能型人才,将农业发展的根本定位在农机人才的培养上,使农机技能型人才成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江苏科技信息》2019,(30):74-77
企业招工难与大学生就业难的矛盾日益凸显,这种矛盾不再表现为单一的就业率问题,而是高校供给的就业群体与企业生产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高职院校的使命是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与岗位的匹配度是检验一个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试金石。文章以市场导向为视角,探究高职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深化产教融合、创新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内容、重组教学过程、完善职教体系、扩大自主选择、转变思想观念、锻造工匠精神、对标国家政策、配合地方发展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9.
杨凤  秦丽  孙月 《辽宁经济》2020,(1):90-91
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对服务地方经济导向的高校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深入分析地方经济发展对高校经济学人才需求的特点,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导师制度以及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改革高校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专业人才,是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陈卓 《天津经济》2023,(11):78-80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高校培养高素质经济人才是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实力的有效手段.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在经济人才培养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必须采取相应策略,完善人才培养策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经济人才的培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