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国养老保险是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最基本内容,该制度以高福利的保险水平与多样化的保险方式确保了德国老年人的生活水平。文章介绍了德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构成体系,同时从兼顾公平与效率价值取向的角度分析该制度的特征,并从其特征和人口、经济环境现实出发,探讨德国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问题、挑战。  相似文献   

2.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德国作为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发源地,历来就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和持续的关注,其养老保险也已经过一百多年的运行实践。在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进入攻坚阶段但前景并不明朗的时候,有必要从德国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实践中采撷一二。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发展上,任何一个现代国家,无一例外地将全部社会经济资源投向两大领域:一方面投入市场机制作用下的经济效率领域,以保证经济高速增长;另一方面投向政府机制范围的再分配的社会公平领域,以保证社会经济稳定,维护社会公正。而完善的养老保险制度不仅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而且有利于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推动经济高效率发展。然而我国当前的养老保险制度在促进公平与效率上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构建公平与效率相和谐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当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4.
公平与效率视角下的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养老保险的再分配功能及其对公平和效率的影响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焦点所在。基于对中国养老保险改革的回顾与反思,无论是从中国当前养老保险体系所蕴含的制度性缺陷和偏差来看,还是从社会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来看,中国都需要深化和加快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着眼于当前收入差距较大的社会现实,进一步的改革应以缔造社会公正与安全为导向,体现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共济关系与合作精神为目标,构建一个公平与效率协调的养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5.
纵观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研究,其主体对象关注的焦点集中在两个方面,即农村居民、城市单位职工。对于城市弱势群体这部分的人群保障力度不够。笔者认为,由于传统概念中对农村和城市弱强势群体认识不全面,造成强势群体中的弱势的利益被忽视。基于对于城市弱势群体的全新认识和其养老保险特殊性的分析,本文旨在说明加强城市弱势群体养老保险保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在养老保险中,公平与效率何者更重要的争论一直难以作结,但勿庸置疑,过度偏执一方而偏废另一方均会导致弊大于利的结果:过度追求效率,会使公平机制受损,阻碍效率的提高;过度强调公平,会破坏效率机制,导致效率降低,产生公平的倒退。效率会使公平在更高的经济基础上实现,而公平因素又有促进效率提高的一面。  相似文献   

7.
本篇文章主要围绕养老保险制度这一热点话题,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谈起,简要分析其对现收现付制的威胁,并简述相关解决办法,同时通过延长退休年龄这一办法,引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所面临的另一问题"双轨制",最后提出自己的看法与期望.  相似文献   

8.
9.
改革养老保险制度为推动事业单位稳定建设发展的核心关键。为确保该项工作合理有序进行,需要把握工作条件同改革目标的一致性、改革流程以及成本经费一致性,体现各类制度配套协同性。本文由上述层面探讨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策略,对提升事业单位综合竞争力,符合大众多元化需求,推动养老保险制度的良好改革与全面创新发展,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德国俾斯麦时期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在其工业化取得一定成效,经济具有雄厚基础的情况下实行的,是现代社会保险方式的最初形式。受德国历史学派和德国社会政策协会的"国家干预主义"的影响,德国公共养老金计划主要强调以被保险人自保为主,国家适当予以资助,政府通过有关法律强制性实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较为正规的养老保险体系,它为以后许多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第一个针对农民的社会保险制度,它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已通过部分地方的试点逐步推广建立起来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现行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诸多弊端逐渐暴露出来,本文将重点探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及现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根源、下一步发展思路的探讨,努力推进农村养老保险的制度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院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在设计和具体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统筹层次低带来的区域间的不公平,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城乡养老待遇的不公平,针对不同群体养老体制设计的多重分割导致的群体间不公平以及养老金个人账户“空账”所带来的代际不公平.究其原因既有来自区域间、城乡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经济方面的原因,也有来自养老保险制度设计的多重分割的制度性原因,又有来自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和政府责任缺位等政治性原因.  相似文献   

13.
朱丽丽 《活力》2012,(8):84-84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城镇养老保险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在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双重挑战下,迫切需要对我国城镇养老保险面临的困境及对策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1997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标志着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开始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办法,基金积累模式从原来的现收现付制变为部分积累制。从理论上看,该制度的设计实施具有历史性意义,体现了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5.
现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模式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继红 《西部财会》2007,(11):79-8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社会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受传统城乡二元结构模式的影响,目前我国城乡发展极不平衡,在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的同时,农村社会保障却存在着保障水平低、社会化程度低、政府扶持力度小、覆盖范围窄、法律制度缺失等诸多问题。适时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城乡融合和共同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6.
养老保险制度是依据国家的法律和法规,要求符合条件的公民必须参加,由国家、雇主和个人共同出资,对达到法定年龄或因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的劳动者提供补偿以保障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与国家的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17.
本文构建了一个动态时间一致性模型,并利用中国数据对养老保险体系的动态时间一致性做了经验检验和动态预测。研究发现,按照帕累托效率标准对养老保险体系的参数或结构进行调整只是手段,而提高动态时间一致性才是目的。一项养老改革只有在能够同时增进社会福利和个人投资收益率时,才符合动态时间一致性原则;经验检验表明,1978~2012年间,现收现付制向基金制转轨是不符合动态时间一致性原则的;而1994年之后,将统筹比率控制在06~075之间,则有利于提高养老保险体系的动态时间一致性。预测结果表明,中国政府在2014~2037年和2038~2044年间应将统筹比率分别控制在06~09和025~06之间。  相似文献   

18.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在保障民生和促进社会公平和谐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设计.推动养老保险事业实现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面对的重大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影响养老保险制度效率的微观效率、 中观效率、 宏观效率的基础上,从经济、 社会、 政治、 文化这四大方面来分析影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效率的因素.旨在能够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找到提高养老保险制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金晶 《企业导报》2011,(20):13-15
1994年,原人事部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在云南、江苏、福建、山东、辽宁、山西等省开始局部试点工作。改革试点曾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最终由于各地试点步调不一致,一直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全面改革方案等原因,改革以失败告终。2009年1月28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正式下发,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等五省市将启动有关改革试点。时隔15年,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再次引起公众的广泛的关注和热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