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货币的秘密     
张捷  薛晓明 《环球财经》2012,(11):86-88
黄金货币属性的变迁,就是一个从氲接充当货币媒介,到以黄金为准备发行纸币的间接充当货币媒介,最后让位于国家信用货币基本退出流通领域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黄金的货币职能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渐次弱化,以致消弭于无形  相似文献   

2.
货物本位是中国近代货币理论史上的一股重要思潮。探讨这种思想的发展演变过程,分析其理论得失,考察其客观社会效果,不仅有理论研究价值,而且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中国近代货物本位思想的滥觞是孙中山的钱币革命论。1912年12月,孙中山发表《倡议钱币革命对抗沙俄侵略通电》,主张在中国实行纸币制度:“以国家法令所制定纸票为钱币,而悉贬金银为货物”。作为理论依据,他认为货币从实物形态发展到金银贵金属,进而再演变为纸币,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但是金银本身有价值,而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因此后者必须有被代表的货物,才能防止发行中的流弊。1919年,孙中山在其《建国方略之一》  相似文献   

3.
世事沧桑话铸币翟昕一、银的发现与银币的出现自上古以来,金、银就被当作货币使用,直到现在,黄金和白银仍然是国际上的硬通货和财富的组成部分。马克思曾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可以说,全世界都认为金银是财富。世界上许多国家从发现金、银、铂...  相似文献   

4.
元代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且唯一统一将纸币作为法定流通货币的朝代,是价值尺度从铜钱转为白银的转折点,并由此形成了世界历史上最早的银本位货币体系。元代纸币的运行机制表明:其发行初期,由于银本位制度的作用而运行良好,币值稳定;中期后,迫于财政压力,政府不得不诉诸超发纸币以弥补财政赤字,本位制度名存实亡,通货膨胀不可避免。实证检验发现,多省起义产生的财政压力是纸币发行数量持续增加的重要原因,赏赐对纸币超发的作用并不显著,而随着银本位执行力度的减弱,尤其是钞本由金银变为纸币后,财政压力促使货币超发的效应更为突出。因而,严格的银本位有利于维持纸币的发行和流通,但在军事活动造成的财政压力下,稳定的贵金属本位制度难以长期维系。元代纸币经历了从币值稳定到温和通胀,再到恶性通胀的阶段,这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具有一般性。  相似文献   

5.
朱元璋(明太祖)在未即帝位之前,就在应天府铸造“大中通宝”钱;他即位后,立即铸造“洪武通宝”钱;同时在民间征收铜料供铸币之用,可见他对铸钱的重视。但是由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商品流通的扩大,纸币又通行已久,商贾习用,想完全废弃纸币,也势所不能,所以在洪武八年乃发行纸币“大明宝钞”,命天下与铜钱通行使用。与此同时,严禁民间以金银实物交易,违者以犯罪论处;官吏的禄米和卫所军士的月盐都发给宝钞。可见当时推行钱钞并行制的决心。22年之后,由于宝钞严重贬值,物价飞涨,民间交易多用金银,朝廷的对策不是控制纸币的发行数量,而是重申交易用金银之禁。舍本逐末,自难奏效。朱棣(明成祖)上台后,坚守祖宗章法,除了禁止以金银实物交易外,还采取了一些回笼纸币的  相似文献   

6.
距离比特币这一概念的提出已有5年时间,无论从其“去中心化”与“规避通货膨胀”等特点看,它都是一种货币发展历史上的巨大变革,是对传统信用纸币的一种挑战。然而在国内广大的比特币交易者中大多数仍不了解其内在运行机制与潜在风险,有必要在此对比特币的发展与现状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论述,积极地引导大众对这一新型“货币”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李长健  伍文辉 《发展》2006,(4):61-63
"信用"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的解释为:借贷活动,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亚当·斯密在他的著作《道德情操论》中指出经济活动是基于社会习惯和道德之上的.可见,信用与经济一直密不可分.信用经济是从对货币银行学的研究发展起来的.德国的旧历史学派经济学家布鲁诺·希尔布兰德最早提出了信用经济的概念.希尔布兰德根据交易方式的不同,把社会经济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以以物易物交换方式为主的自然经济阶段、以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经济阶段和以信用交易为主导的信用经济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我国已经逐步进入了以信用交易为主导的信用经济阶段.  相似文献   

8.
<正>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当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这与党的五中全会的“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虽然只是两字之差,却着重了在不同阶段两者之间的关系,即只要理论和实践可行,就可以探索,而不必突出“慎”字。根据这句话,可将最近的理论归类和实践分析做进一步的深化。货币国际化理论及衡量标准随着时空发展而相应变化,原来教科书上货币国际化的“惯例”路径是由结算到投资再到储备。传统上货币根据其功能分为三大类:价值储藏、交易媒介、  相似文献   

9.
雷明:从美国排污权交易的历史看,期间经历了从基准—信用模式到总量—交易模式的转换。两种交易模式相比,总量—交易模式的交易更为活跃,这是一种基于对未来污染物排放量的预测,是一种事先权力的分配,因此,所有拥有排污权的企业都可以进行交易。而基准—信用模式则是一种事后的交易,只有真正达到标准并且永久性的减排才可以进行交易,另外审核的复杂性无疑使交易变得更加困难。  相似文献   

10.
国际货币是指在国际经济交易中被普遍接受、广泛使用的货币。国际货币的趋势同一国货币的演变相类似,一直在变化。金本位、银本位和其他商品本位存在了许多世纪,而后逐步被淘汰,由更方便使用的各国纸币所取代。国际货币经历了由低级形态到高级形态、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过程。最初的商品货币形态在19世纪以前,互不信任和相互分割的世界以实物商品作为它的货币——交换媒介。凡是结实耐用、便于运输、易于估价、供应量稳定的商品都可作为货币使用,这一货币形态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最早采用价值低的商品作为一般等价物,由于其…  相似文献   

11.
从明代中叶起,白银逐渐成为中国经济运行与货币制度中最主要的货币形态。文章从货币供给和信用扩展的机制出发,探讨了近代中国白银货币制度的发展过程及其主要特点,以及由政府主导的币制改革的路径及特点。研究表明:由于政府信用渗透和管理货币的激励不足,白银的货币供给与信用创造主要由民间机构主导,其信用扩张机制包括发行私人银钱票、使用记账与信用货币,以及发展信用票据等途径,进而导致中国逐步形成了由多种不同货币形态和信用层级构筑而成的分散化、区域化的货币体系。在这一背景下,近代中国的币制变革,本质上是将货币主导权从民间商人手中收归政府,确立国家的垄断发行权和公共信用。金银货币本位选择的争论,反映了中央政府、外国列强和地方政府在主导或分享货币发行权方面的博弈;而两元之争和废两改元则是政府与传统民间金融势力之间对货币主导权的争夺。法币改革标志着中国的货币制度由金属货币转变为信用货币,国家在货币发行和管理中的职能进一步强化,随之而来的战争及通货膨胀则对政府的公共信用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中,人类的经济往来活动经历了以货易货、货币交易和信用交易的发展阶段,信用交易对促进市场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一个国家的信用经济能够正常运转,需要有一套系统、完善的国家信用体系,这套体系存在的目的在于使失信行为付出的成本大于失信所带来的利益,从而形成了企业和个人诚信经营行为的内在驱动力,促进诚信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从2002年1月1日起,欧元区12个国家(奥地利、比利时、芬兰、法国、德国、希腊、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货币(包括纸币和铸币)都全部兑换成欧元。最迟不超过6月底,欧元完全取代成员国原有货币的法定货币地位,所有交易均不再以原有货币作为记帐单位。欧元早在三年前,即1999年就已经面世。只不过使用的范围仅限于政府公债,银行间交易,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的记帐。从今年开始,除上述交易外,欧元纸币和铸币将全面进入流通,欧元区12个国家的货币则完全退出流通。从市场  相似文献   

14.
从明代中叶起,白银逐渐成为中国经济运行与货币制度中最主要的货币形态。文章从货币供给和信用扩展的机制出发,探讨了近代中国白银货币制度的发展过程及其主要特点,以及由政府主导的币制改革的路径及特点。研究表明:由于政府信用渗透和管理货币的激励不足,白银的货币供给与信用创造主要由民间机构主导,其信用扩张机制包括发行私人银钱票、使用记账与信用货币,以及发展信用票据等途径,进而导致中国逐步形成了由多种不同货币形态和信用层级构筑而成的分散化、区域化的货币体系。在这一背景下,近代中国的币制变革,本质上是将货币主导权从民间商人手中收归政府,确立国家的垄断发行权和公共信用。金银货币本位选择的争论,反映了中央政府、外国列强和地方政府在主导或分享货币发行权方面的博弈;而两元之争和废两改元则是政府与传统民间金融势力之间对货币主导权的争夺。法币改革标志着中国的货币制度由金属货币转变为信用货币,国家在货币发行和管理中的职能进一步强化,随之而来的战争及通货膨胀则对政府的公共信用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正>货币和信用的历史,就是不断增加财富流动性和财富供需的同步化的历史。从金属币到纸币,从纸币到信用卡,货币形式的变迁,是一个稳步走向使商业交换成为信息运动的过程。金融业越来越成为一种特殊的信息产业。用杰弗里.摩尔的话说,金融业就是以计算机网络为生产设备,不断存贮、处理、识别和转输关于财富的承诺和许可的所有信息,实现财富与个人生活和商务活动的同步化。  相似文献   

16.
明朝洪武八年发行纸币,颁行钞法,通过国家法令设定宝钞与金银、铜钱的相互关系,尝试构建由宝钞、铜钱、金银共同构成的复合货币体系。洪武八年钞法是元末明初恢复行钱、沿用纸币、流通金银的背景下,借鉴宋元"交会之法",试图以宝钞统摄金属货币的结果。但钞法背离了货币流通规律,实施中很快陷入危机。明廷被迫调整货币政策,放弃纸币与金银铜钱的固定比价,并于洪武二十八年禁用铜钱,宣告了洪武八年钞法的终结。明朝货币流通格局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过渡期,预示了宝钞持续贬值、明廷扩大赋税折银、恢复铸行铜钱,逐步进入银钱并用时代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陈叙霖 《理论观察》2023,(11):126-131
洪武八年,朱元璋建立起以宝钞为核心的货币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宝钞获得了法定货币的地位,明朝由此进入了钱钞兼用的时期。但由于其完全为国家财政所服务,宝钞从设立之初便存在违背价值规律以及法偿矛盾的致命缺陷,逐渐从具有现代信用色彩的纸币沦为了失去国家信用的“国家纸币”。其发行量完全取决于国家财政需要,而不是市场需求。在明初扩张性财政支出的情况下,宝钞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恶性通货膨胀,尽管洪武永乐二朝试图通过紧缩性政策预防与缓解其通胀问题,但单向性的政策不仅注定失败,也增加了民众的赋税负担。极端贬值的现实促使市场放弃了宝钞,最终倒逼明政府对这一财政主导型货币制度作出调整,明朝也逐渐从钱钞时代过渡到银钱时代。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信用炒作 何为信用炒作?我们国内领先的个人交易网上平台——淘宝网发布的《炒作信用度处罚规则》将其定义为交易双方以一方或双方增加“会员积累信用”为目的,虚伪交易事实或实施足以影响他人“会员积累信用”的行为。  相似文献   

19.
电子货币的形成与职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艺 《南方经济》1998,(5):53-54
随着电子计算机及现代通讯技术被日益广泛地加以运用,经济运行及管理中出现了一股“无纸化”潮流,无纸化现象正向各个经济领域延伸。特别令人注目的是,千家万户须臾不可或缺的交换媒介———货币,也被卷入无纸化大潮之中,正在向更大范围内取代传统的纸质货币。如果说,纸币取代有价金属货币是人类货币史上的一大飞跃的话,如今电子货币取代纸币,将是另一次新的飞跃  相似文献   

20.
《环球财经》2013,(1):20-20
中国与亚洲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额已经超越了美国。换句话说,美国的“亚洲轴心”战略已经在垂死挣扎。货币紧跟贸易的脚步,目前几乎所有亚洲货币与人民币的交易都比与美元交易多。任何前往东亚的人都会发现,“元”实际上已经成为参考货币,这是目益推进的地区贸易一体化进程带来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