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了抑制银行存款冲时点的严厉措施,但其实施效果还有待观察,特别是仅关注最后一天的存款波动,有可能推动存款在月末日之前集中冲时点,而且并未关注月末过后存款流失情况。愈演愈烈的“冲时点”引发史上最严措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201 4年6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达到113.61万亿元,比5月末增加3.79万亿元,同比大幅多增2.19万亿元,创下2008年以来单月增长仅次于2013年3月份(4.22万亿元)的第二高纪录.但7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随即下降到111.62万亿元,减少1.98万亿元,创下2008年以来单月存款减少的最高纪录(以往最高的是2014年1月末比上年末减少0.94万亿元).8月上、中旬人民币存款继续下跌,到月末才比上月末增加1080亿元.这再次使银行存款“季末冲时点”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并引起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央行公布数据显示,5月份内地金融运行保持平稳,货币供应量增长趋缓。5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6%,居民户中长期贷款增长503亿元,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中长期贷款增加超过1000亿元。同时,人民币存款增长速度则继续放缓。今年卜5月,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24800亿元,同比少增额超过3300亿元。
投资者仍看好内地股市长期走势,人民币“存款搬家”的现象仍在继续。[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3月17日下午,央行宣布,自次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52%提高到2.79%;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6.12%提高到6.39%;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7.
8.
史进峰 《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10,(11):65-67
央行决定从11月29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存款准备金率成为周小川所言对冲外部资本流入的池子。 相似文献
9.
10.
12.
《经济日报》刊登的一篇分析文章指出,居民储蓄的增速略高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速,表明储蓄增量不仅来自于居民和企业的增收,还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居民的“超储蓄”。如何看待中国居民的“超储蓄”增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任兴洲认为,中国储蓄率居高不下是社会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她分析说,首先是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去年由于公务员增加工资、财政发放的城镇最低生活保障金同比有所增长等因素,使中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明显增长。由于中国股市“行情”不尽如人意,部分投资股市的资金也转为银行储蓄。据央行调查显…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央行自2010年12月20日以来,连续六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的现象出发,试从理性的角度剖析我国当前国民经济运行中的瓶颈,从而简要的对其有针对性的治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据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8月末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大约为20万亿元,但按全国13.2亿人口平均来看,每人仅1.5万元。且不说其中分布不均,即使真是人人有1.5万元存款,这些钱能干什么呢?教育、医疗、养老、住房……哪样不需要考虑?而这些必须花钱的项目是如此之贵,老百姓当然要未雨绸缪。这样一来,百姓手中还有多少钱可用于我们所说的“内需”呢。 相似文献
15.
16.
中国人民银行9月15日释放出市场期盼已久的放松信号: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和中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这是央行近4年来首次下调一年期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更是近9年来首次下调。一石激起千层浪。央行的货币政策组合拳会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相似文献
17.
45天之内,央行三度出手。10月29日晚间,中国央行宣布:自2008年10月30日起下调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至3.60%,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至6.66%;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亦作相应调整。这是自9月16日利率调整转向以来,央行连续3次降息。此次降息完成后,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已下降0.81%,接近2007年5月份的水平,45天之内,央行三度出手,力度之大实属罕见。此时降息,与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向保持一致;政策的主要用意是,在整个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加大、通货膨胀得到有效缓解的现状下,货币政策已经全力进入刺激消费、保增长的阶段。同时,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财务和资金成本。 相似文献
18.
9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16日起下调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同时还决定自25日起下调中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这是央行4年来首次下调贷款基准利率,也是自2003年9月21日起连续2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以来,首次下调部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