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随着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相关法规政策、标准制度的颁布,以及政府监管力度的加强,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但仍有食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因此,本文在综述了我国当前食品质量安全现状的基础上,从制度、监管体系、生产技术和风险预警能力4个方面分析了当前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旨在为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完善提供客观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分析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现状以及我国食用调和油产品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食用调和油的质量标准,论述了企业食用调和油生产质量控制的内容,并针对流通环节食用调和油的质量安全管理提出了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访谈资料和问卷调查数据,重点分析北京市蔬菜种植农户参与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路径、行为特征、生产效益和行为选择.研究发现,政府的积极推动和产业化组织的带动在北京市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但也存在企业动力不足和农户参与难的问题;农户参与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后生产行为规范有显著改善,交易费用降低,...  相似文献   

4.
杨晓 《现代食品》2022,(15):136-138
食品质量安全至关重要,是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及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关键。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背景下,要充分意识到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从质量管理角度出发概述了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意义,分析了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的原因,并针对性提出了新时期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白红霞 《现代食品》2022,(19):125-127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对食品行业至关重要,全面质量管理可以为此提供新的努力方向。本文在阐述食品质量安全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规、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建立追溯机制和强化监管方式等方面的实施路径,旨在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6.
薛爱华 《现代食品》2022,(10):140-142
在新时期背景下,食品安全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为了减少食品管理中安全问题的发生概率,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加强对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关键技术的深入性研究,采取新型的工作方案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同时还需要根据时代发展方向融入新型的技术方案,从而促进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效果能够得到全面的提升,促进我国食品安全管理行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7.
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一直是关系到我国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建设是实现食品质量安全的有力保障。本文首先从农民、加工企业、超市、消费者四个主体出发,对现有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然后从追溯网址、追溯内容、追溯方式等方面,调查了政府和企业主要质量追溯网络平台的应用现状;最后以大米为例,通过消费者和经销商线上线下的调查,挖掘出消费者更有意愿了解的关键信息,从而为追溯系统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对北京市八个农产品批发市场内的经销商、购买者及市场管理者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这三类微观经济主体对农产品批发市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认知情况,梳理了当前北京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对食品进行安全监管的流程及监管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已经成为农产品批发市场内广大经销商和购买者的迫切愿望;北京市农产品批发市场主要在经销商和产品进入市场、场内交易和退出市场三个环节开展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目前北京市农产品批发市场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农产品批发市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整体水平仍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9.
森林生态安全不仅是实现人们健康生活的保证,更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解读分析森林生态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内涵;从森林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安全相关理论等方面总结了森林生态安全的理论研究基础;从森林生态安全预警、评价以及森林生态安全和林业产业的关系三方面梳理了目前的研究内容,并对数学模型等研究方法进行阐述。基于上述分析认为目前中国的森林生态安全的研究尚属于初级研究阶段,即缺乏一些基础理论的探讨和动态性研究;提出了今后应着眼基础特性,加强理论研究,构建整体的森林生态安全研究框架体系并建立各区域的森林生态安全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10.
张志成  虢新磊  李洁 《现代食品》2022,(13):128-130
分析食品质量安全风险能够找出食品中存在的问题,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的食品环境,对我国食品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1.
食品检验检测是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判断食品卫生、质量合格与否的主要手段,在食品质量安全评价、市场监管和产品贸易等方面负担着重要的技术支撑责任,对保证食品质量安全、提高食品生产水平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建立以食品安全为主导的统一的国家食品检验检测体系,不仅在行政执法、市场监管和产品贸易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发展我国经济和国际贸易、维持社会稳定、创建和谐社会的必要。  相似文献   

12.
在深入分析森林生态标志产品的概念和内涵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在国内外的定位和标准体系构建等问题。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分析了森林生态标志产品对林业供给侧改革的3个方面影响: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加快林业现代化建设以及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最后,在理论和实践依据上,建议将森林生态标志产品种类确定为五大类:森林食品、森林药品、森林用品、木材类产品、森林游乐类。  相似文献   

13.
张彪 《现代食品》2023,(14):167-169
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关注度日益提高,食品产业在保障消费者健康、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方面面临严峻挑战。本文对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体系进行了论述,进一步探讨了食品生产过程中的风险与挑战,并论述了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体系在食品生产中的具体应用,提出了具有一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有助于促进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体系的不断完善,为食品的安全生产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4.
薛琦 《现代食品》2021,(6):131-133
做好食品抽样检验工作是确保食品质量和安全的关键,本研究对目前国内食品抽样检验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强化制度建设、强化技术团队建设、制定统一检测标准等方法,并提出进一步深化改革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旨在保障公众食品安全,提高食品抽样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5.
<正>1.可追溯工作开展背景及现状食品可追溯体系是一种以增进产品质量为目的,以信息处理为技术基础的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目前已成为很多国家管理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而食品的可追溯性是指食品在种植(养殖)、加工、分销、零售等所有步骤中可提供产品的实质,原产地和质量,并可提供快速和完全的产品回召,使得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了解更多信息而决定是否购买。  相似文献   

16.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水平得到有效的改善。近年来,人们开始关注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为了保证我国食品质量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标准,我国对于食品检验技术有着更高的要求,因为食品检验技术直接关系着食品质量安全。因此,本文将针对我国食品检验技术进行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合适的建议,提高食品检验技术,保证食品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7.
畜产品的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在其中的主要职责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畜产品安全风险。本文通过对我国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加大制度创新的力度,完善食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完善畜产品安全信息能力的建设和食品安全信用体系,深入实施市场准入制度等以保障我国的畜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8.
卷首语     
当今,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触目惊心,引起人们越来越严重的关注。于是,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成为人们一致的呼声。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和农业标准化常常被混淆起来,甚至将二者划等号。这种状况极易使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和农业标准化工作迷失正确的方向。按照于冷的定义,农业标准化是指运用“统一、简化、协调、优选”的原则,对农业生产全过程,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促进先进科技成果和经验的推广和普及,提升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产品流通,规范农产品市场秩序,指导生产,引导消费,提高效益,增强农业竞争力。《农业标准化与农产品质量分等…  相似文献   

19.
中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概述了中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研究的发展历程和总体状况,并对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包括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涵义、理论依据、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必要性以及关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一些主要问题。对中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研究进行了述评,指出中国在创建有中国特色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体系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但还存在许多不足。  相似文献   

20.
白洁 《现代食品》2020,(6):22-23
近年来,国内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生活水平也得到很大提升,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安全,而食品是人们生活中的基本物质保障,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所以食品的质量与安全问题是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当前消费者的需求会受食品质量与安全的影响,频发的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让人们愈发重视食品质量与安全,消费者的需求渐渐发生变化。基于此,本文展开了关于食品质量与安全对消费者需求的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