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举措。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渔业行政处罚作为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需要准确把握“过”和“罚”的尺度,明确渔业行政处罚中过罚相当原则的适用边界,要从行政处罚的目的、行为的危害性评价及违法者的主观认识方面对“过”加以明确。针对违法行为发生竞合的情形,应结合渔业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和渔业法基本制度原则,遵循择一重罚、首违不罚和以比例原则确定处罚的种类和额度。  相似文献   

2.
“一事不再罚原则”是两方国家立法中的一项重要责任制度.其原意是指:“对违法行为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以同一事实和同一依据给予两个(次)以上的处罚”.目的在于防止法律规范之间的设定冲突,重复规定处罚.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近年行政黑名单制度在我国普遍应用,但其法律属性与运行的规范性问题有待明确。相较于行政处罚说、类型划分说、违法事实公布说,行政过程论从列入、公布到惩戒、移出的阶段划分,可以展现黑名单制度的全貌。基于行政过程论视角,行政黑名单制度应适用我国《行政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对于该制度实践中出现的立法层级低、法律依据缺乏和程序失范等问题,应当通过依法行政原则、程序正当原则予以解决,同时要与日益完善的国家征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相衔接。  相似文献   

4.
《浙江林业》2005,(9):19-19
为了规范林业行政处罚案件文书制作,正确实施林业行政处罚,保障全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林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等有关规定,国家林业局日前制定了《林业行政处罚案件文书制作管理规定》。  相似文献   

5.
张扬 《中国土地》2003,(4):23-25
罚款是一种行政管理办法,更是一种行政制裁手段。何种情况该罚,罚多少?何种情况不该罚,不能罚?有些地方存在一定的随意性,随意罚款既是行政乱作为,也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公民、法人的权利。法律规定是唯一的尺度,决不能随意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外决定罚不罚以及罚多罚少。准确恰当的行政处罚,必须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法有规定的当罚,法无规定的不能罚。  相似文献   

6.
诚信原则作为道德法律化的原则,是保护未注册商标的立法基石。诚信原则在商标法中的适用,平衡了"注册"和"使用"的关系,遏制了恶意的商标抢注行为,有效地保护了未注册商标使用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7.
《渔政》2009,(3):30-30
案例提示 渔业行政执法实践中.时常遇到一个行为同时触犯两个或两个以上渔业法律规范.产生规范竞合的情形。由于现行行政处罚制度尚不完善.此情形的渔业行政处罚适用已成为实施处罚的一个难点。对此.本案例中的渔政监督管理机构采用则其重罚责任而裁量适用的做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行政处罚法》对违法所得没有明确的界定。不同执法部门基于其主管或行业部门关于行政处罚中"违法所得"不同认定标准对违法所得的认定结果必然各异,同时,这种差异在具体的司法裁判中亦表现明显。因此,为维护法律权威、彰显执法公平,应从法律层面对行政处罚中的违法所得及其认定标准做统一界定,注重没收违法所得与其他行政处罚方式的统一与协调,重构行政处罚中"违法所得"认定的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9.
2002年11月2日,国家林业局局长令第4号公布的《林业行政处罚听证规则》(以下简称《听证规则》)共6章38条,于2002年12月15日起施行。这对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林业行政处罚程序,保障林业主管部门推进依法行政,公正、公平地实施林业行政处罚,提高林业行政执法水平,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和保障林业跨越式发展和林业“五大转变”具有重要意义。1.听证程序及意义听证,是一个法律术语,就是行政机关在作出不利的决定时,必须听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这是源于以英美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对于破坏渔业资源的非法捕捞行为,在适用刑事罚金刑、行政处罚金额、违法行为认定以及入罪、量刑标准等问题上有不完善之处,《刑法》三百四十条规定了非法捕捞水产品罪,但对于“情节严重”认定标准的表述较为抽象,司法实践中存在争议。文章在研究近年来破坏渔业资源的非法捕捞行为的案件概况、认定条件及动态趋势等法律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非法捕捞行为的行政处罚和刑事判决在行政执法领域与刑事判决领域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出台配套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以明确入罪标准,真正落实罪责刑相适应的刑法原则;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增加刑事罚金、行政处罚金额;完善行刑衔接;加强监管,提高公众对非法捕捞危害后果的认识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