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研究住房建设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是住房建设规划与城市规划各类型之间的衔接机制,即与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建设目标上的衔接、与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建设指标方面的衔接、与近期建设规划进行建设时序方面的衔接。  相似文献   

2.
石悦 《城市发展研究》2021,28(1):117-124
为贯彻落实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转变城市发展模式、改革创新城市规划的要求,提供衔接生态城市宏观政策与具体规划实践的指导性文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多家单位编制了《生态城市规划技术导则》,提出了一整套目前国内最先系统梳理生态城市规划技术方法的工具包.回顾了我国生态城市的实践历程及理论基础,从内涵认识、适用范围、技术框架及...  相似文献   

3.
霍艳琢 《活力》2012,(1):58-58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确定的规划层次之一,与修建性详细规划同属详细规划,是以总体规划为依据,以土地使用控制为重点,详细规定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强化规划设计与管理、开发的衔接,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以下分几方面对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及实施情况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城市经济》2006,(5):11-13
要从规划源头控制高耗能居住建筑的建设。各地应根据当地住房的实际状况以及土地、能源、水资源和环境等综合承载能力,分析住房需求,制定住房建设规划,合理确定当地新建商品住房总面积的套型结构比例。城市规划主管部门要会同建设、房地产主管部门将住房建设规划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按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镇的总体要求,合理安排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为主的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布局。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启动城市周围地区永久基本农田由城市的国土资源和城市规划等有关部门共同划定的机制,应当成为促进两规衔接的重要工作。城市规划不是城市建设专业规划,而是在空间发展方面协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资源保护关系的综合性规划。承认、尊重并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的这种综合职能,应当是处理多规(包括两规)关系的基本准则。永久基本农田应该科学划定。保护基本农田和永久基本农田,规划建设管理好城市,是我们大家共同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新加坡城市规划管理的几点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加坡城市规划管理的几点启示□古知行新加坡住屋发展局和市区重建局是负责城市规划建设的主要政府部门。住屋发展局主要负责住房和新镇建设(住宅区)。市区重建局是主管城市规划的政府部门,负责全国的发展规划和空间规划。这两个部门不但对解决旧市中心过度拥挤、住房...  相似文献   

7.
周开平 《价值工程》2010,29(6):86-86
城市规划管理是实现城市规划目标的过程,是对城市建设活动的组织和控制。要想把城市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规划蓝图能否实现,关键是规划管理。本文结合多年城市规划工作实践,着重从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城市规划管理机制和创新城市规划管理体系方面进行了详细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8.
霍艳琢 《活力》2012,(2):58-58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确定的规划层次之一,与修建性详细规划同属详细规划,是以总体规划为依据,以土地使用控制为重点。详细规定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强化规划设计与管理、开发的衔接,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相似文献   

9.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已经严重到优先发展、资源保护的决策,想要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几乎是一项难以完成的挑战,毕竟土地规划是长期的入地布局和配置,城市规划是一定时间内城市建设的综合部署和配置,二者在土地利用方面是面和点的关系。国家想要逐步化解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之间的矛盾,就需要加强城市规划部门和土地利用规划部门之间的联系,确保二者均可以互相对彼此有深入的了解,通过协商选择最适宜的策划方案,既要体现出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化利用,又要体现出城市规划建设的综合性、地区性,在降低土地利用压力的前提下,完成推动城市经济繁荣发展的终极目标。本文将简要阐述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衔接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化解对策,希望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可以更加和睦协调。  相似文献   

10.
以场景分析法剖析城市规划与住房可支付性之间的关系,认为城市规划对住房可支付性具有双重影响:其限制作用可能导致住房价格上涨,其再分配作用则可对可支付住房进行补贴。提出通过城市规划提升住房可支付性的两条途径:直接途径为通过增加住房供给来达到提升可支付性的目的;间接途径为通过抽取规划得益来补贴住房,以提升住房的可支付性。在房价与需求双高的条件下,住房市场持续存在经济租金,因此抽取规划得益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有可能成为解决中国住房可支付性问题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城市规划发展与城市住房布局的关系出发,简述了住房制度改革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保障性住房制度对未来城市规划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基于空间均衡格局下的长沙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托空间均衡的概念,以长沙市城市发展的核心问题出发,以追求空间均衡为目标,针对城市总体规划中宏观范畴与微观范畴两个层面对城市空间均衡进行探讨,宏观层面上重点对城市发展的目标与定位进行空间理解,微观上重点从居住—就业平衡、公共资源配置、城市开发与生态保护、权力配置四个角度进行分析,提出空间均衡应予以关注的重点,希冀对长沙市总体规划编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保障房用地规划现存问题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社会调查、理论分析和比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当前城市保障性住房用地规划中的问题及其制度约束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我国城市保障房制度的政策体系尚不完善,导致用地选址困难、配套设施滞后和区域布局失衡等问题,其制度根源在于地方财政偏好、保障房区位干扰、建设空间限制、房价收入比大、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不足等方面。通过比较国际经验,提出了加强组织协调、编制专项规划、建立多样化的建设模式、加快配套制度改革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黄雯  陈延 《价值工程》2010,29(22):230-230
重庆市作为国家廉租房重点试验区,自2003年在主城区率先启动廉租房建设计划以来,通过运用实物配租,租金补贴,租金核减及旧城拆迁改造等综合措施,积极推进廉租房保障工作。重庆市九龙坡区廉租房建设起步较早,自2008年9月1日起进一步扩大城市廉租房保障范围,现已初见成效。我们从社区管理水平出发,对重庆市九龙坡区廉租房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实地调查与分析。  相似文献   

15.
住房、交通与城市空间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归纳了城市空间结构理论框架下居住模式和交通体系空间互动关系的基本理论,之后对国际学术界相关的定量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着重讨论了住房与交通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社会效应,包括对居民住房支付能力、中低收入者福利和环境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住房和交通相协调的城市空间规划的三个目标,并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英国住房规划调控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晨  岳岚  陈小华 《城市问题》2007,(11):91-96
英国自20世纪中期开始形成了一套以规划手段为基础的住房保障措施,成为西方住房规划调控的最成熟的典范之一,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以英国住房保障措施的规划调控思想发展过程为线索,重点就几种主要规划调控措施--所有权控制、使用变更控制、贡献和义务机制和规划特例机制的理念方法、经验教训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我国当前城市住房问题提出改进我国现行住房规划调控的建议,以期为我国住房研究、规划调控和政策引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关于城市住宅集约化发展的初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结合我国城市住宅建设和经营现状,就其如何在有限的城市建设用地中加强集约化发展,从城市住宅开发的档次结构、政府的一部分职责、集约化规划、存量盘活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从规划角度审视城市雕塑作品时,它是一个有层级、序列结构的庞大系统,所以城市雕塑系统规划是总体规划层面上的一个专项规划.通过对我国城市雕塑发展及其规划的经验总结,明确了如粉墙黛瓦般清雅的城市雕塑发展理念;在解析城市公共空间资源的基础上选定规划的控制要素;提炼了符合苏州地域特色、人文底蕴的主题与题材.苏州城市雕塑系统布局结...  相似文献   

19.
论城市科学学科体系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国家城市化进展加速,城市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中国城市化正面临着比发达国家和多数发展中国家更加复杂的背景和社会转型压力,论述了加快建设城市科学的重要意义.文章重点介绍了城市科学的学科构成、城市科学发展的现状、水平和存在问题,据此提出了我国城市科学建设的11个领域;中国城市化理论框架;转型期中国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城市经济、城市土地与城市住房;区域经济、区域规划与区域政策;城市社会与城市社区;城市文化与城市史;城市快速、立体交通设计与物流综合;城市生态与环境;景观规划与设计;城市规划管理以及城市规划信息系统等.文章最后还对城市科学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展望了中国城市科学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