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举措。如何搞好小城镇建设,笔者认为,吉林省洮南市万宝镇坚持以加快发展经济,促进小城镇建设的做法,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和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一、“三块基石”的辩证关系 我国是农业大国,70%人口居住在农村。对此,笔者认为要实现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筑牢“农业产业化、镇村企业和小城镇建设”这“三块基石”,并处理好“三块基石”间的关系。也就是说,通过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逐步使农业产业化达到一定程度,部分农民可以离土不离乡,投向镇村企业和小城镇建设,客观上为镇村企业和小城镇建设提供了人力资源。而“镇村企业”和“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势必带动二、三产业的不断活跃,  相似文献   

3.
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加速推进郊区小城镇建设,提高郊区城市化水平,是北京市“十五”计划纲要确定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学习和借鉴经济发达地区小城镇发展的做法和经验,特别是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有效做法与成功经验,去年底,北京市计委《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研究》课题组赴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一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4.
问题的提出农村城镇化是一个国家迈向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小城镇,大战略",是说小城镇建设要成为起点和基础贯穿于城镇化建设的全过程,要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来抓。小城镇是大中城市功能的自然延伸,是联结大中城市和广大农村的纽带和桥梁;小城镇是吸纳接收大中城市功能辐射的载体,也是聚集和带动城乡结合部区域发展的中心。  相似文献   

5.
中国小城镇财政建设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城镇建设是带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战略,尽快建立小城镇公共财政基本框架是小城镇发展的基本要求。因此,必须创新小城镇公共财政管理体制,实行综合财政预算管理;必须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城镇投融资体制;必须建立农村多层次、多形式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全方位、全过程的小城镇财政监督管理新机制。  相似文献   

6.
赵紫阳总理在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要“有步骤地开拓和建立资金市场”。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客观实际出发,开拓和发展资金市场是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农村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主体,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7.
吕方兴 《新金融》1996,(1):26-27
交通银行作为金融改革的试验田,已摸索出了一套自己发展的路子。但是,由于客观条件不一,各分支行的发展出现了不平衡。我认为,不平衡是必然的,关键是各行要从客观实际出发,通过不同的发展途径,稳步地登上交通银行发展的第二个台阶。交通银行泰安支行经过一年多的运转和探索,认为走“规模小行,效益好行”的道路比较适合。 一、“规模小行,效益好行”观点提出的依据 1、地方经济基础薄弱,且后劲不足,规模拓展余地有限。  相似文献   

8.
我国为什么要建立“二板市场”。我国的资本市场已经走了近10年的历程。在这10年中,从客观评价的角度说,即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从事物发展的层面看,我国从发展主板市场到建立二板市场,即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们对市场经济发展和资源配置在认识上的客观反映。也就是说,在我国建立二板市场,是市场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9.
今后 ,改革与发展是农行商业化进程鲜明的主题 ,就目前而言 ,笔者认为 ,坚持定位当先 ,改革当先 ,开发系统资源 ,应成为农行迫切要抓的三件大事。   (一 )市场定位当先1、在地域上 ,应坚持城乡一体化的市场定位。城市业务与农村业务一体化发展是农行的总体市场定位 ,但各行要根据当地经济实际 ,各有侧重 ,坚持实事求是 ,关键是不搞“一刀切”。如在贫困地区 ,农行的发展应重点开拓农村金融市场。2、在所有制上 ,坚持农行客户由多种经济成份组成的市场定位。农行有县域区位优势 ,而我国县域经济中以中小企业为主。国家对中小企业改革取向已…  相似文献   

10.
收支矛盾是国家财政的主要矛盾。财政资金在需要与可能上的矛盾在我国四化建设中将长期存在。从我国财政收支的状况看,尽管我国财政理论界一再强调要坚持“财政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但在实际经济生活中,财政支出总是大于财政收入。建国以来,就有17年发生了财政赤字。特别是1979年以来,财政连续几年发生赤字。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我国财政理论工作者和财政实际工作者的极大关注。我认为,有必要对财政赤字进行再思考。  相似文献   

11.
十多年来,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按照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按照邓小平同志“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的要求,还远远不相适应。客观形势要求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路子要更宽一些,金融市场开放的步子要迈得更大一些。为了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金融体制,充分发挥银行在发展经济、革新技术方面的杠杆作用,必须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实施下列战略性转变。  相似文献   

12.
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目标问题改革的目标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改革的成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目标,必须充分考虑如下客观实际:一是考虑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大环境。经济决定金融,实力决定取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国家对银行要有足够强的掌控能力。二是考虑改革的“路径依赖”问题,即考虑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历史沿革,考虑我国的民族文化、历史、传统和国民意识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之间的差异,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可能遇到的阻力,提高改革的成功率。三是考虑国有商业银行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客观要求,确…  相似文献   

13.
小城镇作为城市化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城市形成的基础,加快建设小城镇.是实现农村城市化的必然选择。《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近年来.农村小城镇在全国各地快速发展。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非农化进程和产业升级,加快了经济结构调整,有力地推进了农业现代化步伐。  相似文献   

14.
小城镇通常包括县城镇、建制镇和乡集镇三类。不管哪一类小城镇都是一定农村区域范围内的经济、化、政治中心。小城镇地处城市和乡村之间,相对于“市”而言,其与市更为接近,因而通常当作城市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小城镇是联系城市和乡村的桥梁和纽带,具备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和自然条件和地理特征,这是小城镇发展的基本条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有利于乡镇企业相对集中,转移农业富裕劳动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推动国民经济更快增长。由此可见,农村经济发展与小城镇建设密不可分。进入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农村经济的逐步繁荣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稳定的经济支撑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使小城镇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农业再次面临新的变革时期,小城镇建设则成为带动当地农业产业化经营、并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市场经济在农村的发展,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二的相关性日益突现,彼此紧密结合,实现良性互动和促进。  相似文献   

15.
县域经济是城9融合的区域性经济,要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必然要求把统筹城乡发展与壮大县域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城镇化并不仅仅是建筑和基础设施的城镇化,更为重要的是人口的城镇化。因而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必须促进县域经济同步发展,拓展吸纳农村人口和农民向非农领域转移就业的空间。我国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就要走城镇化道路,而从国情出发,应走出一条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之路。本期封面文章以“县域经济与城镇化”为主题,在阐述统筹城乡发展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如何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道路”、“如何保障农民工权益、使其真正转变为市民”等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以期为我国推进县域经济和城镇化协调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作出有价值的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提出进一步加强小城镇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已撑起全国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尽管如此,如何协调一、二、三产业及金融支持小城镇化建设发展比例关系,尤其是未来发展如何突出工业在小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已经成为制约和影响县域经济发展规模的关键。小城镇化建设要避免产业“低、小、散”问题,朝着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发展;坚决避免产业发展中“拼资源”、“拼排放”,增大资源环境压力。  相似文献   

17.
周国友 《深交所》2005,(7):33-35
根据我所发展战略与上海中心工作职能与定位,我认为要适应未来市场发展的要求与应对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要将上海中心建设成为一个“五心”级的服务中心,这五心分别是“放心、信心、用心、舒心、称心”。  相似文献   

18.
斯天军 《浙江金融》2007,(4):57-57,63
市场定位是一个老话题,在农村合作金融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的今天,重新审视市场定位有着更深远的意义。这是因为市场定位是否准确合理,直接影响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经营决策和长远发展。要在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任何金融机构都应该从所处的客观环境和自身的软硬条件出发,选准市场定位,明确经营策略,发挥自身优势,取得经营业绩。笔者认为:对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而言,信贷投向必须坚持服务“三农”、服务小企业的市场定位,唯此,才能抓住发展机遇,更好地服务社区发展、壮大自身实力。  相似文献   

19.
朱劲朴 《中国金融家》2009,(12):143-146
我国邮政储蓄银行由于历史原因,决定了其在改革过程中,有着不同的发展阶段和目标定位。笔者认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向现代商业银行转型的道路上,要经过从成立之初“叫银行”到发展成为“好银行”四个阶段,即:从成立之初到2008年只能“叫银行”,2009年-2010年逐渐“像银行”,2011年—2015年发展成“真银行”,2016年—2020年建设成“好银行”。  相似文献   

20.
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小城镇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就小城镇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有益的探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中国有9亿农民,要实现全面小康、促进整个国家的和谐发展和政局稳定,必然要解决“三农”向题.小城镇建设,直接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同农业现代化战略、人口战略和城市化战略相关联.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是建设现代农业、提高人口素质、调整并建立我国合理的人口、城乡结构的重要进程,也是建立我国新型城乡关系,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的有效之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