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经过严格考核,福建省唯一的茶叶可追溯体系建设的国家项目——安溪茶叶龙头企业八马茶业有限公司通过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可追溯项目专家组验收,标志着安溪  相似文献   

2.
基于湖北省382份茶叶种植户调研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一步估计”法分析贫困山区农户茶叶生产技术效率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户茶叶种植存在较大改进空间;样本户资本和劳动力投入剩余;茶园的海拔、树龄、茶农是否加入合作社、种植面积、户主是否受过种茶培训等因素对农户茶叶生产技术效率有重要影响。因此,提出紧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推动贫困山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建立茶产业“三项补贴”,改善茶园基础设施条件;优化茶叶种植布局,提高合作社服务水平;成立茶产业发展基金,加快培育职业茶农,以提高贫困山区农户茶叶生产技术效率。  相似文献   

3.
中国茶业发展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生产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一 )生产现状我国是重要的茶叶生产和消费大国。国内茶叶消费潜力巨大 ,增长加速 ,内销总量为 4 6 5 7万吨 ,花、绿茶占 80 % ,消费结构因地域不同而各具特色。从总体来看 ,低档茶叶将逐渐被淘汰出市民消费市场。茶饮料将加快分割饮料市场 ,特色茶、礼品茶市场正在扩大。我国茶叶生产区域分布明显 ,红茶区主要在广东、云南 ,乌龙茶区主要在福建 ,花茶区主要在福建、广西、湖南等。近年来 ,我国的茶叶生产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特色茶产区已经成为我国茶叶发展的新亮点。如新昌的龙井产区 ,平江的银针产区 ,安溪的…  相似文献   

4.
安溪是乌龙茶主产区,名茶“铁观音”、“黄金桂”的故乡,产茶历史悠久。这里有适宜的自然条件,优良的茶树品种,精巧的加工工艺,其产品独具一格,畅销东南亚、日本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市场享有盛誉。 然而,解放三十多年来,我县茶叶生产虽然有很大发展,但是,茶叶总产的增加,相当一部分是依靠面积的不断扩大,形成“广种薄收”,经济效益低。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茶叶深加工潮在福建安溪风起云涌,日前,睿智的茶乡百姓更是将"一叶四金四银"中的"一叶"铁观音与"银牌"产品湖头米粉有机结合,在全国首创"茶叶米粉",市场反响热烈。"‘茶叶米粉’已到货,下单预订的亲们可以来取了。"安溪茶企"名茶小镇"负责人高兴刚刚在朋友圈"广而告之",提货商蜂拥而至。一箱箱"茶叶米粉"刚刚从卡车上被卸下,便又  相似文献   

6.
以福建省安溪县茶农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估计样本茶农投资的技术效率,并分析技术效率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茶农从事茶叶生产加工的时间、茶农从事茶叶生产加工的时间的平方项、茶农户主的受教育年限这3个解释变量对于技术效率的影响不显著;而茶农户主年龄、茶农主栽品种、是否接受过培训、茶农茶叶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茶农家庭拥有的茶园面积、村庄所在地类型虚变量与技术效率呈现正相关的关系;茶农家庭拥有的茶园面积的平方项、地区差异则对技术效率产生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7.
随着春茶旺季的到来,中国茶都-安溪全国茶叶批发市场茶叶交易额大幅度增加。据统计,四月份,茶都茶叶交易量为2000吨,交易额达1亿元。五月份,茶叶交易量将达2500吨,交易额将突破1.15亿元,达  相似文献   

8.
(三)铁观音的传说安溪是福建省东南部靠近厦门的一个县,是闽南乌龙茶的主产区,种茶历史悠久,唐代已有茶叶出产。安溪境内雨量充沛,气候温和,适宜于茶树的生长,而且经历代茶人的辛勤劳动,选育繁殖了一系列茶树良种,目前境内保存的良种有60多个,铁观音、黄旦、本山、毛蟹、大叶乌龙、梅占等都属于全国知名良种。因此安溪有“茶树良种宝库”之称。在众多的茶树良种中,品质最优秀、知名度最高的要数“铁观音”了。铁观音原产安溪县西坪镇,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关于铁观音品种的由来,在安溪还留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相传,清乾隆年间,安溪西坪上尧茶农…  相似文献   

9.
2012年以来,福建省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试点企业共有12家,分别是福建九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漳州皇家龙茶叶有限公司、安溪举源茶叶专业合作社、华祥苑茶叶有限公司、武夷山儒释道茶叶专业合作社、武夷山金红袍茶时有限公司、福建新坦洋茶叶集团、福建敖峰闽榕茶业有限公司、福建雀安溪县冠和茶业有限公司、福建省华辉九龙生态茶业有限公司、漳平市北寮水仙茶专业合作社、宁德市白马山茶叶有限公司,这些企业员量安全意识强,对参加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管理具有很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改革》2005,(7):68-68
安溪是位于福建省东南部的一个中心沿海山区大县,与厦门、漳州、泉州的闽南金三角为邻,其优势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三跑”众多。现有海外侨胞300多万,仅台湾地区安溪籍同胞就达200多万人,约占台湾人口的1/10;二是资源丰富,安溪是“中国乌龙茶之乡”,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约占全国乌龙茶总量产的1/4,拥有全国最大的乌龙茶精制厂之一——“安溪茶厂”和全国最大的茶叶批发市场之一——“中国茶都”;  相似文献   

11.
我国茶叶加工企业的适度规模与优化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7个茶叶主产省的55家代表性茶叶加工企业经营规模的调研,利用DEA模型考察了我国茶叶加工企业的规模经济。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茶叶加工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且经营效率低下;规模较大企业相对于规模较小企业有明显的效率优势。因此,适度扩大茶叶加工企业规模有利于其生产经营效率的提高和整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FAO统计数据和中国海关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借鉴CMS模型和RCA指数对中国茶叶产业比较优势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中国茶叶产业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其比较优势正在逐步下降,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统一高效的农产品流通管理体制,大力发展行业协会,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加大对红茶及其它高价值茶叶的生产等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浙江茶叶竞争力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闫伟伟  徐秀英 《林业经济问题》2007,27(6):511-515,520
利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贸易竞争指数法、显示性比较优势法,并结合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从国际竞争力和国内竞争力2个层面对浙江茶叶与中国其他茶叶主产省份进行对比分析。结论是:浙江茶叶国内和国际比较优势较为明显,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竞争力不稳定。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制约浙江省茶叶竞争力提升的各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①加大标准化建设力度,提升茶叶质量竞争力;②提高茶叶产业化经营水平;③打破品牌的地域限制,实施区域性名牌战略;④积极开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入,降低茶叶生产的人工成本。  相似文献   

14.
吴文斌  闫磊 《现代食品》2022,28(1):71-73
武夷岩茶的制作工艺比较复杂,为了传承武夷岩茶文化,本文分析了武夷岩茶的加工工艺,并在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为提高武夷岩茶的茶叶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产业链理论中产品关联的视角,首先从茶青生产、茶叶加工、茶叶销售、茶叶品牌建设等方面建构了茶叶企业产业链产品关联模型;然后提出并分析了茶叶企业核心能力构成的5个要素——技术能力要素、生产能力要素、销售能力要素、财务能力要素和整合能力要素;最后,从能力要素出发提出提升茶叶企业核心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将碳排放纳入生产效率框架来评价设施蔬菜生产效率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对于蔬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从碳足迹视角对设施蔬菜生产的环境效率进行评价分析。基于2011—2016年21个设施蔬菜生产省(区)的面板数据,采用SBM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主产区蔬菜生产环境效率进行测算和分解。在此基础上,构建环境效率—生产率矩阵对地区低碳化发展潜力进行了评价。[结果]不同蔬菜主产区环境效率存在差异,整体呈现为先升后降的倒U型变动趋势;设施蔬菜生产环境效率损失主要来源于种子、机械排灌等投入冗余以及碳排放过量;蔬菜生产中,技术"退步"是导致环境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技术效率的提高促进了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但未能抵消因技术进步"恶化"所带来的负效应。[结论]第一、二主产区设施蔬菜低碳化转型速度减缓,其他产区低碳化发展处于低迷状态,因此注重低碳生产技术的创新,加强技术推广,发挥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提升的协同效应,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农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杨载田  王鹏 《中国农史》2003,22(3):21-25
历史时期的湘茶生产可以追溯到汉代甚至更为久远的时代,但发展于唐宋,兴盛于鸦片战争后的清末民国初期。这不仅有赖于湖南具有发展优质名茶生产的自然生态环境,而且与湖南茶农能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形势,适时调整茶类结构和区域布局,大力发展和制作优质名品名茶有关。为重振湘茶雄风,在我国已加入WTO的当代,应继承湘茶生产的好传统,精心规划,科学布局,以实现茶叶的区域化种植,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以最合理的茶类结构、最优的质量和最合宜的价格抢占世界市场。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大学生奶茶知识、态度和行为(KAP)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探索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指导大学生奶茶合理消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在校大学生奶茶KAP现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学生奶茶KAP得分普遍偏低。知识得分中,女大学生高于男大学生、上海地区高于非上海地区大学生、医学类高于非医学类大学生(P<0.05);态度得分中,未找到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行为得分中,男大学生高于女大学生、非上海地区高于上海地区大学生、非医学类高于医学类大学生(P<0.05)。结论:奶茶饮用在大学生中是一个普遍现象,且大学生对奶茶营养知识不够了解、态度不够积极、饮用行为也不够健康。大学生奶茶饮用行为的改善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