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界作为一个大众传播机构,为公众讨论提供和传播其所必需的信息。隐私权的立法宗旨在于维护人们内心的安全和尊重的需要,以及对新闻界进行制约。新闻自由与隐私权寻在天然的冲突,解决冲突的最好办法是区分公众人物与普通人物。在此框架下本文对公众人物进行研究,将其分为政治公众人物、社会公众人物和附随型公众人物,新设了附随型公众人物这一概念。公众人物隐私权与新闻自由的冲突变现为:知情权与公众人物隐私权的冲突;新闻界的社会公力价值与自身价值,中突。本文详细论述了不同公众人物隐私权的限制范围,并提出对最基本的个人隐私绝对不可侵犯。  相似文献   

2.
公民的隐私权一般情况下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公众人物一方面作为自然人,其隐私权应受到法律的保护,但另一方面,公众人物的某些个人生活已成为政治生活或者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他们的那些可能影响到政治和公共利益的私人信息理应为公众所知悉.因此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不能无条件地对抗社会公众的知情权,需要通过完善立法等方式合理解决公众人物隐私权和社会公众知情权的冲突.  相似文献   

3.
张霞 《特区经济》2013,(9):179-180
一般而言,权利的自由行使建立在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基础上,但公众人物的个人信息往往涉及公共利益和公民的合理兴趣,对公众人物隐私权的保护限制恰恰是对社会知情权的宽容与延伸。协调公众人物隐私权与大众知情权的冲突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原则、保护公众人物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原则、满足公众合理兴趣原则,并在具体的个案中权衡利弊,从而实现两者在个案中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4.
通过法律形式规定"公众人物"隐私权不受保护,这不仅是社会民主进程的要求,而且对解决社会行政公务人员腐败问题、打造真正的"阳光政府"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就公众人物概念的由来及对公众人物隐私权立法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新闻法制的角度,以2012年"艳照门"为例,探讨了表达自由与公众人物隐私权保护之间的冲突与解决方案。认为二者的冲突关系仍需回到法律上来解决,通过明确、严谨的法律规范表达自由与公众隐私权之间的明晰界限,真正杜绝表达自由与公众隐私权的冲突再发生。  相似文献   

6.
赵杨杨 《魅力中国》2014,(20):316-316
隐私权是宪法赋予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然而随着当今社会信息交流的深层化和频繁化,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也日显尖锐。这种冲突在明星隐私权与公众知情权的表现上尤为突出,从文章到黄海波,网络上先后出现了多起明星隐私泄露事件,再一次将公众人物隐私权问题带进人们的视野。如何正确引导、运用传播的力量。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保护明星的隐私,也成为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隐私权的历史,各国对公众人物隐私权的相关立法和判例,公众人物隐私权的价值冲突和立法困境以及我国隐私权保护现状的分析,对公众人物的隐私权的限制和保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程万荣 《魅力中国》2010,(14):12-12
公众人物一直以来都是媒体追踪报道的重点对象,长期被曝光在聚光灯下,随着网络的迅猛的发展,技术得以革新。“人肉搜索”的使用,大大满足了社会大众的猎奇心理,同时也极易触犯隐私权,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和受众知情权的冲突日益加深。本文主要探索应该如何避免网络媒体的使用怎样才能避免这些侵权问题的出现。  相似文献   

9.
宋露 《魅力中国》2010,(14):9-9
公众人物一直以来都是媒体追踪报道的重点对象,长期被曝光在聚光灯下,随着网络的迅猛的发展,技术得以革新,“人肉搜索”的使用,大大满足了社会大众的猎奇心理,同时也极易触犯隐私权,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和受众知情权的冲突日益加深。本文主要探索应该如何避免网络媒体的使用怎样才能避免这些侵权问题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
于丰敏 《魅力中国》2010,(14):55-55
公众人物一直以来都是媒体追踪报道的重点对象,长期被曝光在聚光灯下,随着网络的迅猛的发展,技术得以革新,“人肉搜索”的使用,大大满足了社会大众的猎奇心理,同时也极易触犯隐私权,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和受众知情权的;中突日益加深。本文主要探索应该如何避免网络媒体的使用怎样才能避免这些侵权问题的出现。  相似文献   

11.
晋向东 《魅力中国》2010,(14):19-19
公众人物一直以来都是媒体追踪报道的重点对象,长期被曝光在聚光灯下,随着网络的迅猛的发展,技术得以革新,“人肉搜索”的使用,大大满足了社会大众的猎奇心理,同时也极易触犯隐私权,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和受众知情权的;中突日益加深。本文主要探索应该如何避免网络媒体的使用怎样才能避免这些侵权问题的出现、  相似文献   

12.
如今,公众人物的私生活已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谈资,由此也引来诸多有关公众人物隐私权保护的话题,本文从以下方面对此作出介绍并提出一些法律保护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舆论监督与公众人物隐私权的矛盾日益尖锐,带来许多社会问题。为此,许多学者对此类的问题进行了诸多的研究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解决这类矛盾提供了一定的法律途径和问题解决的方法。本文也从不同角度时此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究,以便进一步解决两者的摩擦与冲突。  相似文献   

14.
<正>一、网络舆论的内涵及其特点1.网络舆论的内涵网络舆论是一种新兴的舆论表达形式,在当代社会,已日益成为主要的社会舆论形式之一。对于网络舆论的内涵,不同的学者,具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网络舆论是公众以信息网络为平台,对社会中各种现象和问题表达的具有倾向性和影响力的意见,且对相关事态的进程产生重要影响。也有学者认为,网络舆论是公众以网络为平台,通过网络语  相似文献   

15.
戴惠 《理论观察》2012,(1):100-101
公众舆论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备受关注,因此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有其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公众舆论能不能发挥作用,公众舆论通过哪些途径发挥作用,公众舆论又能对外交决策发挥何种程度的作用?这一问题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文章梳理了3组关系,希望能加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因为“还债也是政绩”的执政理念.使他成了舆论的焦点和社会关注的热点人物;因为受贿触犯党纪国法,使他又遭到了公众的唾弃。然而.就在他。出事”两个月之后,一篇记录他在任时突出政绩的新闻报道却“意外”获奖……  相似文献   

17.
春节后没几天,微信“朋友圈”就被柴静的《苍穹之下》刷屏了.当今中国,媒体公众人物很容易就环保、食品安全以及城市发展等公共话题发表自己看法.社会的多元化、非官方和民间对公共问题的积极关注,本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之一.然而,在专业机构权威性不断被质疑、肢解的今天,媒体公众人物的看法往往会被—般公众看作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这绝非一个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8.
民主政治发展的同时带来了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在我国,即使是隐私权这样的舶来品也逐渐被普通公民所接纳和重视.在对隐私权构成侵害的各种形式中,新闻媒体侵权最为典型也最能引起人们关注.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媒体产业的繁荣更加使新闻自由和公民隐私权的冲突日渐明显.面对这样的冲突,焦点就在于如何界定权利的界限,如何使隐私权和新闻自由在我国均能够得到充分的宪法保护.  相似文献   

19.
赵明漫 《魅力中国》2011,(1):167-168
民主政治发展的同时带来了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在我国,即使是隐私权这样的舶来品也逐渐被普通公民所接纳和重视。在对隐私权构成侵害的各种形式中,新闻媒体侵权最为典型也最能引起人们关注。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媒体产业的繁荣更加使新闻自由和公民隐私权的冲突日渐明显。面对这样的冲突,焦点就在于如何界定权利的界限,如何使隐私权和新闻自由在我国均能够得到充分的宪法保护。  相似文献   

20.
麦达松 《中国经贸》2009,(22):251-251
高校管理者在行使管理职权的过程中侵犯大学生隐私权的行为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如何保护大学生隐私权,成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课题。文章从大学生隐私权的含义出发,结合当前大学生隐私权被侵犯的事实,就如何解决侵犯大学生隐私权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