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加工贸易的转型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实现加工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本研究分析了我国加工贸易中存在的核心专利技术的缺失,监管力度不大,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完善,企业的竞争力不足及忽视产品研发及加工贸易产品转型困难等制约因素,提出了可通过加工贸易主体内资化,加强对外资企业的招商引资,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向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发展,提高企业产业技术水平及研发能力等措施,实现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
加工贸易为我国外贸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曾占据我国外贸出口的半壁江山.随着国家外贸战略政策的调整,黑龙江省的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也迫在眉睫.黑龙江省加工贸易规模和比重处于较低水平,且劳动密集型产品居多,外资企业比例下滑,原产地和出口市场单一.因此,提升企业在全球价值链所处环节、延长产业链、扶持产业集群成为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途径.应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内资企业从事加工贸易;优化加工贸易产业结构,提高加工贸易企业的竞争能力;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建立"加工贸易示范园区";鼓励企业"走出去",开展境外加工贸易;要与服务外包有机结合互补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着国内企业所占比重低、劳动力优势逐步丧失、技术水平落后、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会直接制约加工贸易的发展,并进而影响到国民经济的良好运行.政府应提高内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地位;延长加工贸易企业在国内的产业链,扩大波及效应;提升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鼓励其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促进加工贸易结构的调整,推动其升级转型;提高环境标准,完善环保政策,限制污染类加工贸易.  相似文献   

4.
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工贸易作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参与世界分工的重要方式,是融入全球化生产体系的重要链条,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形态,是提高企业技术水平的有效媒介,是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便捷途径,是建立国际销售渠道的新型方式。但同时也应看到现阶段我国加工贸易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我国加工贸易仍处在国际产业价值链低端,国内加工贸易配套产业的发展堪忧,内资企业所占比例偏低,加工贸易企业融资渠道不畅通,加工贸易监管不严,加工贸易的优惠政策带来了的诸多负面影响等,今后应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西部地区的加工贸易,提高产品的增值含量,完善我国加工贸易监管模式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陈红 《市场论坛》2006,(12):29-31
近年来安徽省加工贸易发展迅速,加工贸易在总贸易额中的比重逐年提高。内资企业从事加工贸易的积极性开始提高,但加工贸易中的主体企业性质是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的发展对引进国外先进生产设备、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对外贸易,提高产品档次,解决劳动力就业都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是安徽省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和技术进步速度较慢,主要是受劳动力供给、技术水平、机制制约因素和政策环境的制约。  相似文献   

6.
我国局部地区,特定行业的加工贸易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但加工贸易企业数目多,规模偏小,产业组织极为分散,规模效益不甚明显,内资企业配套能力不强,产业链条短,加工贸易的辐射能力和聚集效应未得到充分释放。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延长加工贸易产业链,培育加工贸易的规模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7.
国际贸易中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进口发达国家的中间品是提高产品附加值的一条重要路径。本文利用"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CEES)数据,就不同类型的企业进口中间品的自我选择效应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进口中间品的自我选择效应在不同类型的企业中具有差异性;分不同所有制来看,自我选择效应仅在外资企业中存在,内资企业中并不存在;分不同贸易类型来看,加工贸易企业中不存在自我选择效应,而在非加工贸易企业中自我选择效应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8.
促进我国加工贸易产业链延伸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加工贸易经过多年发展但仍处在产业链低端,缺乏可盈利的空间,产业链条短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弱。针对加工贸易产业链升级面临的困境,分析制约我国加工贸易产业链升级的因素,从企业自身要加大技术开发力度,完善引资政策,吸引"微笑曲线"左端移入来提高产业链上有核心部件的研发和产品的设计能力;从提高国产中间投入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完善深加工结转和出口退税制度来推进加工贸易中间投入品本地化;完善保税物流园区功能建设;提升加工贸易企业的营销能力等方面来延伸加工贸易产业链。  相似文献   

9.
<正>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生产国际化的发展,现代加工贸易成为国际交换的重要载体。中国的入世,将从总体上改善国内及国际贸易环境,对于我国加工贸易来说,机遇大于挑战。一方面,加入世贸组织将会大大改变我国的投资环境,吸引大量的外商投资,为企业内贸的迅速发展创造条件;另一方面,中国入世将意味着大幅度降低关税、削减非关税壁垒,有的进口产品或原材料甚至降为零关税,这使得加工贸易企业能广泛利用低价优质的进口原材料,降低加工贸易企业的成本,提高加工贸易出口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增加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从而增加企业效益。  相似文献   

10.
移民网络有利于提高中国企业文化产品的出口概率与出口强度,而且扩展边际效应要大于集约边际效应。企业规模对中国企业文化产品的出口概率起着积极作用,但企业效率仅作用于加工贸易型企业;移民网络对加工贸易型企业文化产品的出口促进效应要大于非加工贸易型企业;移民网络对提升港澳台商控股及东部地区企业的文化产品出口概率最为明显;信息与通讯技术有助于提升移民网络对中国企业文化产品的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2018版OECD-ICIO数据,采用贸易增加值测算法测度了2005-2015年中国出口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水平,我们发现:在考虑出口二元结构的条件下,2005-2015年中国制造业整体投入服务化水平平均值为26.89%,呈上升趋势;国内投入服务化水平高于国外且呈现出不断"以国内服务替代国外服务"的变动趋势;相比于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出口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水平更高但增速较缓,加工贸易国内服务投入比重较低但服务化增速较快;相比于资本和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高端生产性服务尤其是国内高端服务投入比重较低。  相似文献   

12.
加工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前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加工贸易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涉及到我国绝大部分产业,在拉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推动国内配套产业发展、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利用内外资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加工贸易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造成我国外贸依存度过高,冲击国内相关原料工业的发展,加剧国际间贸易摩擦,走私问题比较普遍等。文章提出,我国加工贸易升级要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处理好与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协调发展和引资量质并举的关系,突破传统监管观念,重视社会责任,提高加工增值含量,并发挥政府管理部门的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相匹配,采用双受限Tobit模型检验了贸易便利化如何通过中间品进口提升企业出口增加值。研究发现,贸易便利化对企业出口增加值存在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其机制主要是通过中间品进口种类增加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中间品进口成本下降产生的成本节约效应、上游中间品进口产生的竞争效应等实现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贸易便利化对企业出口增加值的影响存在异质性,表现为非国有企业、一般贸易企业和资本密集型企业受到的影响更大。本文认为,应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积极推进贸易便利化,扩大进口中间品种类,降低进口中间品价格,抑制上游中间品企业垄断,从而提高企业出口增加值,实现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蒲华林  张捷 《财贸研究》2012,23(1):70-76
中国巨大的贸易顺差引致贸易伙伴的诘难,国内外学者的实证分析却表明中国从产品内国际分工与贸易中获取的国内价值增值非常有限。产品内国际分工与贸易主要表现为零部件等中间产品的进出口,这一特征在机械运输设备和自动数据处理产业表现得尤其明显。通过计算1994—2007年零部件进出口的单位价值比率,发现中国出口零部件的单位价值远远低于相同编码进口零部件的单位价值。这意味着中国在进口大量高价值零部件从事终端产品低附加值出口加工的同时,也在制造并大量出口低价值零部件。中国激增的贸易顺差是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副产品,掩盖了产品价值真实的国际分配。中国要成为真正的制造业强国并获得更大的国际分工利益,必须从提高国产零部件的价值开始。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加工贸易发展现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加工贸易是推动辽宁省对外经济贸易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十一五建设期间,如何利用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来促进辽宁省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对辽宁省加工贸易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分析,并提出依托国内企业,沿着价值链上下游延伸,开展技术创新,发展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我品牌,是辽宁省加工贸易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利用贸易附加值模型测算了我国制造部门及细分行业在1994~2008年间出口贸易利益水平,并进行总量与行业的趋势分析,发现我国制造业近十几年来的总出口附加值比率长期锁定在[30.31%,36.41%]区间内,均值为32.98%。在细分行业中,加工贸易特征明显,尤其是所谓的"高科技"产业的贸易附加值比重相对更低。  相似文献   

17.
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产品内分工体系使得中国的加工贸易模式面临着诸多问题。通过以扩大内需为主的国内价值链的构建可以突破其困境。在这一进程中,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加工贸易产业能够完成产业升级和梯度转移,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区域和谐发展。中国纺织服装业的经验分析也验证了以上结论。  相似文献   

18.
农产品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农产品贸易的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贸易的总体规模不断扩大,不仅在总量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出口额和进口额方面也是名列世界前茅,但还存在出口深加工和技术创新不足、附加值低、非关税壁垒严重、出口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问题。我国应加快建立农产品加工管理体系,加大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力度,完善农产品出口管理体制,从而更好的适应现代农产品贸易的国际环境,促进其在国际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考虑到中欧贸易的特点,分别利用中国反映加工贸易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和欧盟一般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分析了2002年和2007年中欧贸易对中国和欧盟增加值和就业的影响;利用结构分解技术(SDA)分析了其随时间的变化的原因。分析发现中欧贸易对中国增加值和就业的总体拉动作用要远大于对欧盟增加值和就业的拉动,其对增加值的拉动效率却小于欧盟,另外双边贸易对中国增加值的拉动效率随时间而提高,但对中国就业和欧盟增加值和就业的拉动效率则在不断降低。文章同时对中欧贸易顺差进行了重新审视,发现利用出口增加值方法,中欧贸易顺差减少了9%-10%。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内外资零售企业竞争态势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以限额以上零售企业为样本,采用静态比较分析的方法,从基本情况、财务结构、盈利能力和工资福利等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以探求当前我国内、外资零售企业的真实竞争状况和动向,并对我国内资零售企业如何把握和参与竞争提出相关建议。最后指出零售业自由化和全球化的最终赢家是PK台下的观众:中国的消费者和老百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