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升地方经济实力已成为各地区发展的共识。基于对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的调研、产业总量趋势分析、行业竞争力探讨,提出了武汉市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在对武汉市城市垃圾处理现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文章从规划管理、制度创新、技术投入、信息公开与宣传教育等四个层面对当前武汉市城市垃圾处理所面临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并给出相应建议与对策。文章认为,对于武汉市这样规模的特大型城市,城市垃圾处理能力的提升需要重点考虑四个关键环节:从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全局出发,整体规划,构建城市垃圾综合处理体系;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引入市场机制,实现城市垃圾处理的创新驱动;依托并增加新技术投入,均衡提升垃圾处理技术整体水平;进一步加强垃圾治理宣传教育与信息公开力度,构建公众监督与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
一、武汉城市圈的现代化水平及其存在的问题1.城市经济系统的现代化。城市经济系统是整个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也就意味着城市发展阶段是由经济发展阶段决定的,城市发展阶段不能超越经济发展阶段。从这个角度来看,武汉市处于现代经济的第二阶段,即处于由电气技术革命向新技术革命过渡的阶段。这一方面体现在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值的上升,另一方面可以从规模以上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在武汉市制造业中占据的重要地位中看出。根据武汉市统计局提供的资料表明,2003年武汉市规模以上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有企业78家,其中产品销售收入过10…  相似文献   

4.
武汉径河化工有限公司是原化工部定点生产精细化工产品的专业性公司,实力突出,发展显著,公司连续数年被授予武汉市科技型企业、银行AAA级信用企业、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公司地处昊家山海峡两岸新技术产业园,距机场、车站、港口十多公里。地处107、318国道,京珠高速,沪蓉高速交汇处,交通十分便利,投资环境优越。特别是在2001年公司经过资产  相似文献   

5.
朱冬元  王博 《生产力研究》2023,(1):1-6+33+161
选取武汉市2000—2020年经济增长、环境污染、产业结构数据构建指标,建立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得出武汉市目前产业结构的升级方向是以第二产业为主导向以第三产业为主导发展的,武汉市的经济正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武汉市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已经过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武汉市的环境问题。最后根据分析结论对武汉市未来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一、水产品物流发展条件分析 1、武汉市水产品产业基础。武汉市被誉为“千湖之市”,发展水产产业的自然优势明显。武汉市养殖水域面积达10万公顷。湖水的营养成分较多,适合水产品的养殖。武汉市水产品养殖种类增多,除开四大家鱼以外,小龙虾、黄鳝等许多高价值的水产品也得到发展。武汉市物流业务以武汉为基点呈放射状向周边辐射,从而有利于形成最经济的集散规模效应。  相似文献   

7.
武汉市城市化进程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武汉市1990年、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和各乡镇、街道1949~2002年户籍人口统计资料,对武汉市城市化历史进程、现状、市内城市化差异进行综合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从1949~2002年,武汉市城市化进程曲折缓慢,武汉市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化水平明显落后于工业化和非农就业水平,城区与郊区之间城市化进程差异明显.变"在控制中发展"为"发展中控制"是武汉市城市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武汉市服务业比重已达51%,为武汉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提供了强大支撑。依据辐射力理论,构建了服务业辐射力评价体系,以全国1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为对比对象,表明武汉市服务业发展基础薄弱、发展潜力较大、产业规模中等、产业结构较弱。依据断裂点理论判定武汉市服务业辐射范围,对比分析了辐射区域面积、人口与经济特征,最终得出武汉市服务业综合辐射力较弱、辐射区域广阔的结论,凸显了武汉市大力发展服务业在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飞鹏 《生产力研究》2015,(2):76-79,104
产业结构调整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文章选取了2006—2013年期间湖北省和武汉市的相关数据,运用偏离-份额Est eban模型分析武汉市三次产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呈现出的特点。研究发现:武汉市第一产业缺乏比较优势和结构优势。武汉市第二产业已成为武汉市的主导产业,但是专业化的程度还不够高。武汉市第三产业的结构还不够合理,但是该产业已经出现了成为武汉市未来主导产业的趋势了。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发展,武汉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异常迅速,运输业也得到很大的发展,公路、铁路以及航空货物运输的发展也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因此,本文对武汉市物流需求预测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武汉市当前的物流需求现状,内容涉及公路、铁路及航空货运量等方面;然后介绍了灰色预测中的GM(1,1)模型;最后结合武汉市当地经济发展情况、统计年鉴中获得的货运量数据以及其它数据以及GM(1,1)模型的优点,运用GM(1,1)模型对武汉市的货运量进行预测,并提出如何发展武汉市物流业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我国区域经济现状及武汉市区位优势的分析,探讨武汉市经济发展定位、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正> 受武汉市洗衣机厂委托,我们利用经济计量模型对武汉市洗衣机需求量及荷花牌洗衣机销售量、生产费用进行了分析和预测。数学模型共分两类,一类是利用武汉市家计调查资料做的武汉市洗衣机需求函数和Gompertz曲线,这些模型属于微观经济模型,可用来分析武汉市洗衣机需求和普及率;第二类是利用武汉洗衣机厂的数据做的企业管理模型,主要是荷花牌洗衣机需求函数和生产费用函数。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武汉市东西湖区与苏州市太仓市在"十一五"期间的民生发展状况进行了比较,总结出武汉市社会保障、教育、公共卫生和环境保护等民生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武汉市"十二五"期间民生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武汉市中心城区创意产业企业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蕾  田玲玲  罗静 《经济地理》2015,35(2):114-119
通过对武汉市中心城区创意产业进行分类,调研整理武汉市中心城区现有创意企业的基本情况,利用Arc GIS10建立武汉市中心城区创意产业7大类创意企业的空间数据库,运用栅格法分别计算绘制武汉市中心城区各类创意产业企业空间分布机构密度图,并进行空间分布特征分析,揭示武汉市中心城区创意产业企业空间分布规律和各类型创意企业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发现:1武汉市中心城区创意产业企业在中心城区商圈附近高密度面状集聚;2沿河与沿交通干线次密度带状扩散;3高校与高科技园区周边地区低密度点状蔓延;4各类型创意企业中心城区的空间格局呈现出一定的差异,表现为三种形态、三种密度和三种不同的发展阶段。最后,总结武汉市创意产业企业的空间分布特征,提出武汉市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5.
消费类电子产业发展程度是城市工业基础的主要体现,武汉市与沿海地区的工业差距就主要体现在武汉市消费类电子产业不大不强。通过对武汉市消费类光电子产业链的调查,对影响武汉市消费类电子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一配套能力不强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武汉市消费类电子产业配套能力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武汉市体育彩票消费者消费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武汉市体育彩票的彩民进行深入的调查与分析,旨在掌握体育彩票市场的现状、特点,探索武汉市体育彩票工作的发展趋势,为武汉市体育彩票市场的经营策略提供依据,为省体育彩票的发行和推广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胡汉友  胡艳 《技术经济》2000,19(8):42-44
一、武汉市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分析1.发展总量的分析( 1)武汉市中小企业对武汉市国民经济的贡献日趋增强。据武汉市统计年鉴 ,1991年至 1996年 ,全市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 10 .0 % ,其中中小企业年均增长 14.7% ;六年中武汉市中小企业净增产值 111.2 9亿元 ( 1990年不变价 ) ,是前十年的 5.66倍 ,其贡献率为 4 9.4 % ,比前十年产值贡献率提高 35.4 6个百分点。( 2 )武汉市中小企业在就业率的贡献上尤为明显。从全国第三次工业普查的数据看 ,武汉市千人以下的企业数占 99.5% ,从业人员占 59.6% ,产值占 4 9.2 % ;在千人以内企业中 ,5…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课题组对武汉市制造业吸引外商投资的现状调查、对国内外吸引外商投资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以及对国际资本流动特点和趋势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武汉市制造业吸引外商投资的若干政策建议,其内容包括:提高武汉市整体经济发展水平;领悟WTO规则,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武汉市制造业产业集聚能力;为招商引资创造各种条件;注重对吸引外资的管理等等.  相似文献   

19.
武汉市节能环保产业经过不断发展,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成为具备一定规模的新兴产业.本文分析了节能环保产业的基本内涵、武汉市节能环保产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武汉市实际情况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王璐  欧世建 《时代经贸》2007,5(9):122-123
文章通过问卷、访谈方式对武汉市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其发育的现状,揭示其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结合国内外农批市场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武汉市的实际,提出培育和发展武汉市现代农批市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