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发展现是针对中国社会的发展阶段和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提出来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不可否认,也存在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发展不够全面,也不够协调,持续发展能力较弱,如城乡差距拉大、就业压力增加、区域差距扩大、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社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等等。  相似文献   

2.
三大差距与社会和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其成就世人瞩目,同时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矛盾与问题。当前,制约我国社会和谐的主要经济因素是: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这一系列不和谐的因素是长期以来诸多矛盾累积的结果,重要原因在于制度安排的失衡。构建和谐社会,缩小三大差距,需要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宏观调控,采取一系列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但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其中收入差距扩大是制约我国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建设和谐社会,必须采取一系列相应的对策措施,调节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4.
金桂华 《当代经济》2003,(11):58-58
一、存在的问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明显拉大,金融支持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一些矛盾与问题日显突出,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得到空前改善。但由于个人收入分配的约束机制、调节机制和监督机制不够健全,个人收入增长明显快于国民经济增长,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合理拉大等问题越来越突出。从1997年到2005年,我国基尼系数从0.335上升到0.458。特别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矛盾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得到空前改善.但由于个人收入分配的约束机制、调节机制和监督机制不够健全,个人收入增长明显快于国民经济增长,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合理拉大等问题越来越突出.从1997年到2005年,我国基尼系数从0.335上升到0.458.特别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矛盾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一方面经济在高速发展,另一方面社会问题非常突出,社会、经济等各方面都存在很多矛盾,这些都与政府经济职能的发挥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首先介绍政府经济职能的含义,然后总结目前我国政府经济职能发挥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现状提出新形势下转变政府经济职能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行的收入分配体制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区域间、城乡间、行业间收入差距非常明显,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提高居民收入总量,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是实现社会和谐、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现实选择。本文从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着手,并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3,(14):F0002-F0002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和蔓延说明,结构性问题突出是制约一国经济发展的长期因素,经济发展中的短板长期得不到改善,势必积累成为不可调和的矛盾。我国因产业结构、地区结构、投资消费结构、收入结构、企业结构等不够合理,导致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房价陕速上涨、收入差距拉大等问题目益突出。解决这些棘手问题,要充分发挥市场提高效率和政府弥补市场失灵的作用,切实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10.
项丽 《经济师》2012,(1):43-44
近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但城乡差距却不断拉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表明我国的二元经济结特征十分突出。从历史演进过程来看,二元经济既要经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也要经历从结构强化到结构优化的过程。我国解决现阶段二元经济存在的矛盾和冲突,必须采用一系列有效措施优化二元经济结构,实现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利益分配不均是当前我国社会一个相当突出的问题,并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协调发展的瓶颈,解决与否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长远进步。利益分配不均在目前主要表现为非法获利现象尚未得到有效的抑制,利益关系严重失衡,新的社会利益分配机制尚未发生作用,由此引起社会矛盾突出和不安定因素增多。经济体制改革引起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方式的变化为收入差距的扩大提供了条件,同时现行制度不健全、改革不配套和渐近式改革中寻租现象的存在也是利益分配不均产生的重要原因。缺乏公平和正义,社会秩序不能维持,而只有确立了合理的利益分配秩序,才能为其它的经济运行秩序提供牢固的基础,保证社会的长期稳定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经济师》2017,(12)
农村经济问题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城乡收入差距仍然进一步拉大、农村经济收入相对减少、农村社会矛盾严重,这些因素都影响了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而农村大多存在着融资难、融资慢的问题,这些都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农村融资虽然种类较多,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却出现了各种结构不合理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没有将理论与实际发展很好结合的缘故。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着很多问题:经济增长方式依然是粗放型的,城乡和居民之间的消费差距、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在拉大,公平公正明显不足,社会分化正在加速。在这些复杂问题的背后隐藏着一个能解决问题的公共钥匙:消费。从我国现实经济存在的问题出发,建立了公共财政与消费的理论论述和计量模型,提出了从增加公共消费引致居民消费的思想来解决消费不足的问题,进而化解当前经济、社会的种种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4.
收入差距扩大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正处于知识经济兴起的时代背景下,研究知识经济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知识经济下收入差距的独特性,建议采取知识发展战略、缩小信息差距、优先发展教育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从而把发展生产力与共同富裕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5.
诚实守信,一直为中华民族所崇拜昀优良品格,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建设的深入,社会经济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也不断显现出来,其中信用缺失尤为突出,社会失信行为不斯涌现,给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城乡差距与统筹城乡发展途径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城乡发展失衡、差距日趋扩大,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突出矛盾之一.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对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分析了城乡差距日趋扩大的现象及原因,分析了统筹城乡发展提出的背景,阐述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和意义,并提出加强体制和制度创新、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前言     
近年来,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趋于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和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一个拥有9亿农民的农业大国,让农民富裕起来至关重要。只有扎扎实实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发展、保持农村稳定,才能保证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着诸多矛盾和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这不仅仅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性矛盾的现实反映,也是国民经济发展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集中体现。增加农民收入已经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8.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实使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走过了一个黄金时期,从1985年开始,农村经济进入徘徊不前的状态,农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慢,农产品结构矛盾、需求矛盾十分突出,城乡之间差距拉大,农民收入增长停滞,积极性不高。这一外在现象背后隐藏着深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十五”时期是我市教育快速发展、提质增效、管理上水平的大好时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中小学校管理一年一个新台阶,形成了我们自己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在参加全省示范高中建设、一类学校建设、省市级骨干教师培养、培训及其认定,中小学德育工作、课程改革、教师队伍建设都紧紧围绕素质教育这个核心展开了积极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中考、高考不断刷新纪录,教育事业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贡献力逐年上升。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基础教育战线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优质教育资源不足,教育质量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学校教育的环境不够理想,适应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城乡教育的发展环境差距仍然较大,这些突出矛盾都需要靠改革和发展去解决。  相似文献   

20.
武岚 《经济师》2008,(12):11-14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筑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当中,把居民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是构筑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如何在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科学有效地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经济增长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由收入差距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也日益突出,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文章提出了提高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思路和配套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