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稳健性原则萌生于会计受托责任盛行的19世纪,在那期间,会计人员存在强烈的灾难意识,但其真正的起因则是会计估计和不确定性(uncertainty)。众所周知,会计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这需要会计人员做出估计和判断。并且这种不确定性,很难正确估计,这就客观上要求会计人员稳健的处理,这样稳健原则便应运而生了。 相似文献
2.
会计的不确定性是指在一种或几种情况和处境下的最终结果是得利或损失,只有在发生或没发生一个或几个不确定的未来事项时,才能加以确认的会计信息。“不确定性这一普遍约束因素已经成为稳健主义这个传统会计概念的依据,如一般所述,稳健主义概念不是会计上的一种假设,也不是一种约束因素,但在运用上,它却作为展示那些可能不怎么可靠和相关的数据的一种约束因素。”稳健性原则是人们对会计不确定性的一种必然反应。会计是经济、技术与人结合的产物,会计不确定性的存在,就意味着风险的存在,存在着风险人们就自然会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3.
试论稳健性原则及其现实运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志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5):76-80
稳健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所遵循的一条重要会计原则.稳健性原则的产生和广泛应用有其深刻的经济背景和哲学基础,稳健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准则和制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试图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来分析和探讨稳健性原则在我国的现实运用. 相似文献
4.
稳健性原则又称为谨慎性原则,是会计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需要运用判断作出必要的估计时包含一定程度的谨慎,或者某些经济业务有几种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且每种方法和程序都具有相同的理论上和逻辑上的正确性,会计人员不知采用哪一种方法处理时,稳健性原则要求在不影响真实性的前提下,应当采取保守的做法,尽量避免高估资产和收益与低估负债和损失,要求会计人员倾向于对好消息的确认(如利得)比对坏消息(如损失)需要更多的证据。稳健性原则的目的在于避免企业虚夸资产和收益,抑制由此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风险。在我国,稳健性原则引起人们的重视,还是近十年的事情。 相似文献
5.
论稳健性原则在会计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稳健性原则及其内容稳健性原则 (Conservatism)又称谨慎性原则。是指在处理企业不确定的经济业务时 ,应持谨慎的态度。也就是说 ,凡是可以预见的损失和费用都应予以记录和确认 ,而没有十足把握的收入则不能予以确认和入帐。在会计工作中 ,具体表现为 :应预计一切可能发生的损失 ,而不应预计任何可能获得的收益 ;资产的计价只要有一定的依据 ,就应该“宁低毋高”;某些界于资产和费用之间的支出 ,宁作费用而不作为资产处理 ;某些界于负债和收益之间的收入 ,宁作负债而不作收益处理 ;某些难以具体确定其有效期限的支出 ,即使明知其有可能… 相似文献
6.
沈艳波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6,(20):38-38
所谓稳健原则又称谨慎原则,是指对某些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存在不同处理方法和程序提供选择时,在不影响合理反映的前提下,尽可能先用一种不导致虚增盈利或夸大业主权益的作法。它的实质,是针对会计事项中的不确定性的因素,充分估计其风险和损失,把会计核算建立在比较稳妥可靠的基础上,使企业经营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以尽可能养活的分散风险,增强企业应付风险的能力和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7.
8.
稳健性原则是会计对经营环境中不确定性因素所作出的一种反应,它要求对收入、费用或损失的确认持谨慎态度,凡是可能的费用和损失应予以充分估计,而对可能的收入或利得尽量少记或不记。 相似文献
9.
稳健性原则又称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在企业面临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作出职业判断时,要保持应有的谨慎,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既不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者费用。谨慎性原则的应用不允许企业设置秘密准备。滥用谨慎性原则是会计原则决不允许的。文章就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状况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0.
会计活动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需要会计人员做出估计和判断。并且这种不确定性,很难正确估计,这就客观上要求会计人员稳健的处理。稳健性原则又称为稳健主义:当对于资产和收入具有几种可能价值的话,应按其最低的价值来陈报;而对于负债和费用具有几种可能价值的话,则应按其最高的价值陈报。这样就会出现:推迟确认收益,提早确认费用,低估资产价值,高估负债价值等现像。可见稳健性原则与其他会计原则的冲突是客观存在的,如何解决这种冲突是业界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相似文献
11.
稳健性原则叉称为谨慎性原则,是会计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需要运用判断作出必要的估计时包含一定程度的谨慎,或者某些经济业务有几种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且每种方法和程序都具有相同的理论上和逻辑上的正确性,会计人员不知采用哪一种方法处理时,稳健性原则要求在不影响真实性的前提下,应当采取保守的做法,尽量避免高估资产和收益与低估负债和损失,要求会计人员倾向于对好消息的确认(如利得)比对坏消息(如损失)需要更多的证据。稳健性原则的目的在于避免企业虚夸资产和收益,抑制由此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风险。在我国,稳健性原则引起人们的重视,还是近十年的事情。 相似文献
12.
李威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2,(17):61-61
稳健性原则,又称谨慎性原则,是指对经济活动中不确定的情况,应保持一定的审慎,充分、合理预计企业可能发生的费用或损失,避免确认不确定能取得的收入。文章就稳健性原则在会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经济活动中不确定性的存在决定了稳健性原则存在的客观必然性。然而由于稳健性原则自身的局限性和矛盾性又使其与其他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或计量属性之间的冲突不能从根本上避免,论述稳健性原则在应用中存在怎样的矛盾,并给出建议,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对缓解冲突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4.
稳健性原则又称谨慎性原则,是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要求人们在会计核算处理上持谨慎小心的态度,要充分估计到风险和损失,尽量少计或不计可能发生的收益,使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者保持警惕,以应付纷繁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把风险损失缩小或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风险的加大,为了克服市场经济固有的不稳定性而给企业带来的经营风险,企业必须拥有谨慎的态度,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稳健性原则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新会计准则出台以后,对稳健性原则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分析了稳健性原则产生的原因,及其稳健性原则运用的局限性,并提出了运用稳健性原则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遵循稳健性原则是财务会计界处理不确定性经济业务长期以来形成的惯例,至今仍影响着会计中资产的计价和收益的确定,是对会计指导思想或观念的强化。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活动的不稳定性是稳健性原则产生的基本前提。稳健性原则又称谨慎性原则,是指某些经济业务有几种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应当选用对所有者权益产生影响最小的那种方法和程序进行会计处理,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 相似文献
17.
原则是会计对经营环境中不确定性因素所作出的一种反应,它要求对收入、费用或损失的确认持谨慎态度,凡是可能的费用和损失应予以充分估计,而对可能的收入或利得尽量少记或不记。但是由于稳健性原则本身所具有的倾向性、不平衡性以及实务操作中存在的一些随意性,使得稳健原则与其他会计原则经常发生冲突。本文试对此问题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18.
王艳艳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8,(17):43-43
会计核算中的一般原则是进行会计核算的指导思想和衡量会计工作成败的标准。其中之一的稳健性原则又称谨慎性原则,是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要求人们在会计核算处理上持谨慎小心的态度,要充分估计到风险和损失,尽量少计或不计可能发生的收益,使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者保持警惕,以应付纷繁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把风险损失缩小或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作为企业财务报表使用者在分析企业会计信息时也应该持稳健态度。现就如何将稳健性原则在财务分析中的运用作如下浅析。 相似文献
19.
会计核算中的一般原则是进行会计核算的指导思想和衡量会计工作成败的标准。其中之一的稳健性原则又称谨慎性原则,是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要求人们在会计核算处理上持谨慎小心的态度,要充分估计到风险和损失,尽量少计或不计可能发生的收益,使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者保持警惕,以应付纷繁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把风险损失缩小或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作为企业财务报表使用者在分析企业会计信息时也应该持稳健态度。现就如何将稳健性原则在财务分析中的运用作如下浅析。 相似文献
20.
黄德发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8,(3):22-22
会计核算中的一般原则是进行会计核算的指导思想和衡量会计工作成败的标准。其中之一的稳健性原则又称谨慎性原则,是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要求人们在会计核算处理上持谨慎小心的态度,要充分估计到风险和损失,尽量少计或不计可能发生的收益,使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者保持警惕,以应付纷繁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把风险损失缩小或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作为企业财务报表使用者在分析企业会计信息时也应该持稳健态度。现就如何将稳健性原则在财务分析中的运用作如下浅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