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关于品牌的论坛、峰会,一浪接一浪……号称品牌专家、品牌大师的高人、奇人,一茬接一茬地冒出来……标榜为品牌秘籍的宏篇巨著,一部接一部出版……企业更是言必“品牌”,仿佛不如此,不足以为一个现代企业……  相似文献   

2.
宋晓玲 《广告导报》2005,(11):29-30
品牌是一种感受;是一种评价;是消费者心目中对于企业与产品醇香浓厚的情结。品牌是产品的延伸,是企业在营销和传播的过程中形成的“无形资产”。  相似文献   

3.
<正>"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谐的思想也源远流长。"和谐"用于外交,能协和万邦;"和谐"用于人际关系,能宽以得众。对企业而言,应以"和谐"理念来统领企业发展;对读者而言,应以"和谐"理念指导自己投资创业;作为连接企业和读者的桥梁,《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一直以实际行动来为企业的和谐发展、读者的和谐创业,积极努力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4.
提及品牌,人们会自然联想到一系列相关的美好词汇,如时尚、高贵、温馨、品位、身份象征及品质卓越等;其实这正是一个品牌的真正魅力所在,是品牌的“阳光地带”,让人们从中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满足感,然而,世间万物都有其双重性,品牌也一样,当人们在高唱品牌赞歌前进的时候,本的出现似乎显得不合适宜,可您是否也同样见  相似文献   

5.
这是个品牌制胜的时代。强势品牌因其对经济贡献卓著而成为各国的追求。正因如此,广受欢迎的“中国制造”在沸腾国人热血的同时,引发出人们的深层思索与反省。奥美集团总裁兼CEO夏兰泽女士关于中国品牌的论说,曾引起广告业内对中国品牌现状的大讨论,让人们把目光投注到国内方兴未艾的民族品牌建设。目前的普遍观点是:中国存在着品牌,但缺失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品牌。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树立起民族自主品牌重要性的意识:国家也正从政策.资金上鸣锣开道:2005年12月.商务部在北京召开全国自主出口品牌建设工作会议时指出,明年国家将拿出7亿元用平支持名牌出口企业发展——这些成为任重道远的民族晶牌建设之路的庭好开端![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史永翔 《商界名家》2005,(12):90-91
在很多国家,“Made in China”成了低端产品甚至烂产品的代名词。要彻底改变这一现状,还得靠企业自己在树品牌方面下功夫。[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黄维礼 《中国品牌》2013,(3):116-117
现代城市之间的竞争,已经不亚于各种商业竞争。一个以提升城市形象及其竞争力、塑造城市品牌的城市营销时代已经来临。目前泉州正面临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良好发展机遇,拥有众多知名企业品牌是泉卅l城市的鲜明特点,也是城市营销的一大优势。在“二次创业”的背景下,如何利用好这些企业品牌资源,实现城市品牌与企业品牌发展的良性互动,推进泉州城市营销的进程,是提升泉州城市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需要,也是推动城市品牌化、推动城市发展壮大的需要,更是促进城市化发展、建设海峡西岸核心城市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2005年11月1日起,我们企划公司与中国著名的食品企业“福建亲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开始了为期三年的品牌全案策划整体服务合作。  相似文献   

9.
《中国品牌》2011,(Z1):8
记者楚海燕2月17日,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杨刚(左二)在考察《中国品牌》杂志社时强调,目前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推进品牌兴国战略,各省市大力推进品牌兴地战略,各品牌企业大力推进品牌兴企战略,中国已进入品牌时代;作为国家质检总局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已进入品牌国际化的竞争时代.品牌作为一种新的国际语言进入到全世界的千家万户,其作用日益突出.无论在哪一个国家你都可以随处看到国际品牌的影子,“IBM”、“可口可乐”、“麦当劳”、“柯达”、“耐克”、“摩托罗拉”。  相似文献   

11.
《连锁与特许》2008,(5):52-52
美丽而动听的故事传说,总是让一些历史名胜蒙上神秘的色彩,有“好事者”会千方百计找机会去探个究竟。我认为,它们之所以有“名”是因为有故事,之所以“胜”是因为有色彩。这好比产品,如果没有内涵、没有故事就无所谓品牌,就不会吸引人们的眼球,至于高价就更望尘莫及了。  相似文献   

12.
据统计,截至目前,天津市被国家认定的“中国名牌产品”24个,“中国驰名商标”33个;被评为“天津名牌产品”242个。目前,已有13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天津,从而加快了天津品牌企业、名牌产品的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13.
丁邦清 《广告大观》2006,(10S):139-139
“中国品牌万里行”的研讨会让我深受启发,在与相关主管领导与专家学者的交流中,我了解的信息与我日常和企业研讨的品牌内涵与外延存在着很大差异,我发现可以换一个角度与高度去思考品牌。  相似文献   

14.
韩志锋 《品牌》2006,(2):44-46
坦率地讲,在品牌作为一个名词已经流行于企业的今天,我们许多企业对品牌营销却还仅是一知半解,做得好的也无非那些已争取了“驰名商标”或“中国名牌”,或者有较高品牌价值的企业,这些企业表面辉煌,实际上却往往有着“隐”伤隐藏“体内”不被觉察,常令貌似“体格强壮”的品牌不是“阴天腿疼”就是一夜轰然倒下。  相似文献   

15.
倪海清 《品牌》2006,(2):47-49
2005年8月1日,美国《商业周刊》公布了新一期全球百强品牌,排名第100位的是喜力(HEINEKEN)啤酒,品牌价值是23.57亿美元,中国企业无一上榜。当时看到这个结果颇不以为然,国内企业动辄号称品牌价值数百亿元人民币,特别是海尔、联想、华为等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有目共睹,怎么会没有一个入选呢?以为又是一个“奥斯卡”式的偏见。但是2006年1月6日信息产业部公布的一则信息又让我心里一惊:2005年1至11月份,我国电子百强企业营业额达到8126.7亿元,同比增长16%,但利润总额却仅为157.1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42%。  相似文献   

16.
也谈中国品牌的国际化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垣 《江苏商论》2006,(6):107-108
中国品牌国际化是国际市场竞争进入品牌竞争时代之后的必然选择。为此,中国企业必须明确品牌国际化的内涵、选择建立国际化品牌的模式、跨越文化障碍、加强品牌保护、进行产品创新。  相似文献   

17.
18.
经济发展方式由追求"量"转为追求"质",已成为必然趋势,提升品牌溢价能力如同鲤鱼跃龙门,是企业发展必须跨越的一道坎品牌不仅是企业的立身之本,是市场竞争的利器,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实现“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品牌溢价是一个不容回避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企业与外商合作过程中,往往只看到自己引进资金、先进的管理和技术的需要,而忽视了外商这样做的真正目的在于消灭本土品牌,最终占领市场。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总结外商并购本土品牌的目的、现状及运作手法。认为中国企业只有充分认识到品牌资产的价值,才能在竞争与合作中维护、壮大品牌实力。  相似文献   

20.
2007中国广告与品牌大会在一个十分微妙与重大的时刻召开。进入本世纪第一个十年的中页,世界的中心词语是“中国”,中国的中心词语是“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