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孝文化是和谐文化的最核心的文化,也是一个企业建立文化的一个根基文化。"百善孝为先"1,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治天下。一个团队最重要的是打造魂魄,引申到企业方面就是打造基业长青的企业理念文化内涵。企业文化是激活企业发展的内驱力,它极大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和进步,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软实力。中国文化叫忠孝一本,一个对父母不孝的人,不可能带出一个好团队;一个不相信血浓于水的人,不可能服务好顾客;因此,孝文化乃企业文化之核心。本文介绍了何为孝文化,指出孝文化对企业的意义,并提出如何构建企业孝文化。  相似文献   

3.
孝,如果仅指晚辈对先人的那份感情与牵挂,那是美妙的尤物,但是中国古代奴才文人借孝说事而炮制出的那个孝道,却是贻误中国文明进程的孽障。在步入现代社会之前,必须予它以足够的批判,不使它妨碍今人、贻害后代。  相似文献   

4.
孝是做人的根本,孝道教育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以传统孝文化教育为切入点,着眼于责任意识和生命意识的培养。孝道不仅是家庭稳定的基础,也是个体修养的的前提。孝道文化对于促进社会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等起到重要作用,我们要提炼传统孝文化的积极因素,把它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完善大学生的人格修养,提升大学生的道德境界。  相似文献   

5.
孔子是中国第一个将孝文化系统化的人。在孔子之后,经过后人的不断发展完善,孝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传统,成为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家庭的角度来讲,孝要求家庭成员百善孝为先;从国家的层面来说,孝要求民众忠君爱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今天,重新解读儒家孝文化,对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是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原地区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重要的发源地,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发源于中原地区的孝道伦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在中原地区部分农村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孝道伦理缺失问题,影响了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现代的农村居民缺乏传统的代际互惠观念,年青一代的农民价值观已经发生了改变。从探讨以中国传统孝道为基石的道德伦理出发,吸收我国传统道德建设和当代新农村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为中原地区农村孝道文明建设提供借鉴,推动和促进中原地区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邱敏 《金卡工程》2010,14(10):317-317
当代社会,孝意识似乎已经被人们遗忘,甚至被误认为是一种无用的东西,所以有必要分析这种观念产生的原因,以便树立正确的孝意识。本文就生产方式的变革,分析孝意识淡薄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民族旅游文化的发展,不仅能给当地的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经济上的效益,也可以通过吸引外来游客参观时,向更多人展示本民族的文化特色,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了解。人们在感受到民族旅游开发所带来的积极影响的同时,也逐渐发现民族旅游文化商品化也给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因此,本文在对民族旅游文化商品化对民族传统文化所产生的影响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9.
孟季娟 《中国外资》2013,(24):276-276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伦理文化,而'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最基本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因此,说中国文化是孝的文化,实不为过,这不仅是因为传统中国人的孝道世界闻名,也是以为内本是调解亲子关系的一个伦理范畴竟能统帅出一种文化,而且这种文化几千年来独领风骚,这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今日的中国正在向老龄化国家的行列迈进,同时又承受着西方文化的冲击,在这种形势下,人们应该如何正确处理亲子关系,孝顺老人,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本文从弘扬传统文化角度出发对传统的孝观念的历史含义加以探究。  相似文献   

10.
清代末年的北京,已是风雨飘摇。1899年的秋天,家住北京东安锡拉胡同的金石学家王懿荣,身患疟疾。一位老中医开出了含有"龙骨"的一剂药方。王懿荣惊奇地发现,所谓的"龙骨"上隐约地刻着一些符号。也正是这些符号,使得王懿荣成为中国古代最早的文字甲骨文的发现者。在这些甲骨文中,就记录了"孝"这个汉字。考古学者在众多甲骨文中发现了"老"和"子"组成的一个汉字,这个字即为现在的"孝"字。从字  相似文献   

11.
李家宗 《深交所》2007,(4):73-78
公元1323年(元英宗至治三年)阴历八月初四夜,年仅二十一岁的元英宗正在上都以南三十里的南坡行帐中挑灯看书。忽然,帐外一阵混乱,隐约听得丞相拜住的怒斥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传统文化是中国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源泉,民族精神是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精神支柱。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民族精神的培育而增益。经营好传统文化有利于国家长期战略的实施和民族精神的培育,在经营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民族精神进行自觉内化,也能增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说教孩子是一种爱,那么教老人就是一种孝了。因为上了年纪的老人,往往不能适应现代生活,做小辈的要尽量多体贴,有时还要耐心地“帮教”他们。  相似文献   

14.
一栋用于储藏的仓房,有官吏和差役,还有肩负鸠杖的老人。这是1956年在四川省彭县(现为彭州市)太平乡出土的东汉时期(公元25年-220年)墓葬品——画像砖上描绘的场景,场景中的人物在干什么呢?  相似文献   

15.
因为多年从事税收宣传工作,我与二月河老师交往较多。他对我的“舞文弄墨”鼓励有加,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文学是讲缘的。我在感触之余,联想到他与税收宣传工作也是有缘的。国内作家高手如林,研究历史的作家多不胜数,但涉足古代税制研究的作家凤毛鞍角,二月河老师便是其中之一。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二月河一直对国家税收和税制改革非常关注,曾多次提出取消农业税的建议,与税收有着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6.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闪烁着和谐精神的光辉。文章通过古今结合的方式分析了其中的“道法自然”、“以和为贵”和“和而不同”等思想。  相似文献   

17.
陶红 《上海保险》2006,(11):57-60
一、中国保险文化的发展轨迹及其特征文化的形成需要时间积累和历史沉淀。保险文化是保险企业在长期发展中逐步形成的稳定的文化观念、历史传统和特有的经营精神和风格,也是民族历史文化在保险业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浓缩和凝结。中国保险业发展的时间并不长,因此文化底蕴不厚,特  相似文献   

18.
19.
传统文化和国防精神具有深刻的内涵。它们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传统文化对国防精神产生着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文化在思维方式、抒情方式和生活方式上都有鲜明的特征."天人合一"体现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整体性,"小世界,大心境"体现了中国传统抒情方式的内在性,"保持一颗平常心"体现了中国传统生活方式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