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生态效率型组织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效率型组织以不断减少单位产品或服务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为前提组织生产或服务,即在赚取货币利润的同时不断削减其生产或服务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影响.生态效率型组织有特殊的内涵,它使经济效率由次优向最优方向转变,其重要形式是生态效率型企业、企业集团,除此之外还包括以农户养地节水为核心的农业生态效率型组织,逆向物流型生态效率组织、基于"食物链"的企业共生生态效率组织--生态工业园、大区域范围的生态效率型行业和产业组织等.  相似文献   

2.
王海文 《经济论坛》2011,(8):132-135
按照"4R"原则,通过现代技术耦合、循环生产工程、产业链接和制度机制保障,改造并完善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方式,科学配置农业资源和农业产业单元,推行清洁生产、节约生产、循环化生产、现代化生产和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建设包括农业种养加、农科教、产供销、农工贸等一体化的生态循环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实现农业经济优质、高产、高效、安全、清洁,实现农村节能减排、环境友好、农民增收和农业和谐永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4.
以煤电产业为研究对象,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将发电煤炭消耗量作为投入指标、将煤炭发电总量作为产出指标,构建煤电产业生态效率测度模型,并考虑宏观因素在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两方面对煤电产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利用DEA三阶段模型对中国30个省份的区域生态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对煤电产业生态效率的影响是负向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正向的。(2)第三产业规模虽然促进了经济发展,但是整体来说抑制了煤电产业生态效率的提升。(3)教育经费的投入对煤电产业生态效率的影响是正向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负向的。(4)我国西部地区煤电产业生态效率处于前沿面,从纯技术效率来说,中部地区的生态效率较低;从规模效率来说,西部生态效率优于东部;整体上,东部地区综合生态效率低的原因是由于东部地区的规模效率较低引起的。  相似文献   

5.
农业科技创新是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提升农业生态效率的重要手段。文章基于2005—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Tobit和面板门槛模型,结合地理区位视角实证研究了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省份农业生态效率值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仍有部分省份处于低效状态;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生态效率总体呈现促进作用,但分区域来看,东西部地区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生态效率均呈现促进作用,而在中部地区则存在抑制作用,其影响并不显著;北方地区相较于南方地区、西北地区相较于东南地区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生态效率的促进作用更强;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生态效率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呈现“U型”相关关系。在不同阶段与不同区域,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生态效率影响有所不同,最后根据所得结论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两型社会试验区生态效率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效率DEA模型测算了2007-2013年中国两型社会试验区各城市生态效率值,测度结果表明长株潭城市群生态效率值略优于武汉城市圈。随后,运用Malmquist指数法对试验区生态效率进行了动态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影响两试验区生态效率动态变化的因素不同,但生态效率的增长动力均主要来自于技术进步。在此基础上建立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分析了试验区城镇化水平与生态效率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两个试验区城镇化水平与生态效率呈U型曲线关系,且均已进入U型曲线的上升阶段。同时,产业结构、科技投入、开放程度是影响生态效率的重要因素,但各因素对两个试验区生态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8.
产业集聚与城市生态效率动态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04-2016年285个城市面板数据,运用静态面板、动态面板及面板门槛模型,从整体趋势、时间效应及非线性结构3个方面分析不同产业集聚模式差异与城市生态效率间的动态关系。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高端生产性服务的专业化及多样化集聚会在短期抑制生态效率提升,但长期促进作用显著;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生态效率的改进效果相比单一产业集聚更为显著;不同产业集聚模式对生态效率的作用存在门槛效应,两者之间呈现显著倒U型关系,且存在集聚最优值;城市规模对产业集聚与城市生态效率的关系呈负向调节作用。因此,在城市生态经济规划建设中,应加大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建设投入力度,关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根据城市基础条件制定相应的产业转移战略,且不可集聚过度,注重发挥产业集聚对城市生态建设的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江阴市把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突破口来抓,更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机制,加快推进步伐,农业规模化经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市“三资”投入农业达20亿元,规模化经营比例达到53.43%,农民收入有了显著增长,2005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539元。成为江苏省首批小康达标市之一。  相似文献   

10.
农业节水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提出水资源是发展生产力十分重要的非生物资源,农业水资源短缺是21世纪中国农业生产面临的重大挑战,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开展农业节水,提高水的利用率,发展高效用水农业,是解决未来农业水资源短缺的根本出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基于循环农业视角下的生态产业链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构建生态产业链是循环农业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价值增值的内在需求.文章提出了构建生态产业链的基本原则及具体方法,并提出了在发展循环农业、构建生态产业链过程中应加快技术创新、加强宣传和提供资金保障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循环农业模式体系构成研究为切入点,首先系统地阐述了循环农业产业链的内涵及空间结构,总结循环农业产业链的三种网络形式及特征;其次,探寻纵向闭合产业链条内的产业关联及链条结构,提出了循环农业产业链由外循环及内循环两条物质循环路径流程构成;再次,结合国内相关研究成果,以及循环农业体系产业创新与价值增值的特点,提出推动循环农业产业链的动力机制包括:以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为核心的内源动力机制,以及以政策制度、技术创新、市场建设、人才培养为重点的外源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11项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建设工程进行了资源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使用归类分析,指出贵糖集团依据“3R”原则,成功地建立了资源节约型企业,有效地解决了制糖业存在的结构性和区域性污染问题,实现了农业产业化和工业生态化的联动,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工一体化循环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14.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测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参考其他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根据新疆兵团的特殊情况,构建新疆兵团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对2007年新疆兵团各师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行测评和分析,同时对新疆兵团现代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水资源短缺,开展农业节水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本文首先介绍了实施农业节水的必要性,然後说明了新农村建设为追一步开展农业节水提供了契机,最後提出了开展农业节水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拓展农业多功能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要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结合三明市实际,从生产、服务等五个方面探讨了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城乡统筹背景下重庆山区现代农业的发展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深入分析重庆现代农业的现实基础,揭示出重庆山区发展现代农业的障碍因素,提出了重庆现代农业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8.
我国财政支农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夏园  章辉 《技术经济》2006,25(5):104-108
本文利用1978年-2003年的数据,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指出我国目前所采取的财政支农措施不能达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目的,而只是一种被动性的临时政策举措,并没有建立起确保农民持续增收、粮食稳定增产和粮食安全的财政支农长效机制。作者进一步分析了我国财政支农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无效的原因所在,并相应提出了如何实现财政支农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淮北平原是安徽省粮食主产区,干旱是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因素,制约着该地区的农业稳产增产。由于降水、地表水时空分布不均,难以有效应对重特大气象干旱;而埋藏浅、就地可采、资源丰富的浅层地下水则是最好的应急水源。文章通过分析淮北平原浅层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和资源特征,提出了浅层地下水库的理念,并着重强调了浅层地下水库的调节功能。根据农用地下水的开采现状,以及应对气象干旱的农业供水要求,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浅层地下水开发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根据河南省的资源禀赋条件、社会经济特征和发展进程判断,制约中原崛起的资源约束、制度约束和技术约束在农业。发展河南现代农业,是协调自然、经济和社会三大系统关系,夯实中原崛起的经济基础、社会基础和生态基础的基本途径。只有发展现代农业,才能切实解决农业大省的发展问题,加快河南的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