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研究目标:省际第三产业资本存量的估算、检验及动态轨迹分析。研究方法:运用永续盘存法非传统途径估算总资本存量K、净资本存量Kn、生产性资本存量KP,采用重心法考察第三产业资本存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发现:K、Kn是反映资产价格财富的价值指标,KP是反映资产生产能力和服务效率的物量指标。相较K、Kn,使用KP作为资本投入指标,能反映固定资产的生产能力和资本投入状况。自1978年以来,我国第三产业资本投入持续增长且呈现以东部为核心的态势,资本分布的区域不均衡状况没有根本改变。研究创新:从理论内涵和估算方法上比较分析K、Kn、KP三者并进行检验。研究价值:有助于中国第三产业资本估算与国际接轨、成为国际核算案例的一部分并更好地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2.
实施西部大开发、大发展的关键是要形成大规模资本推进,而它的最佳切入点莫过于借助资本市场的推动。因此,如何快速提升西部资本市场功能、扩大资本半径、为西部大开发筹集更多的资金、吸引更多的人才和技术是重中之重。 一、西部资本市场融资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西部地区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发展滞后;自我积累能力差;另一方面由于投资环境差,投资回报率低而难以吸引外来资金,甚至还有资金大量外逃,资本形成能力严重不足,资本市场发展相当缓慢;与东部地区相比差得很远。一是上市公司数量少,仅占全国上市公司总数的1/10;二…  相似文献   

3.
中国省际资本服务测量:概念、框架和指数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提出资本服务是衡量资本投入最为恰当指标的基础上,梳理了资本流量视角下基于“年龄—效率”函数和资本租赁价格的资本服务测量框架,首次测量中国省际资本服务。研究发现,1994~2010年三大地区平均资本服务从高到低依次为东部(2.86)、中部(2.77)、西部(2.67);东部资本服务均高于全国水平,三大地区资本服务差距逐步减小。此外,资本存量总额指数增长快于资本服务,而这与资本存量总额是否高估中国资本投入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具有特别意义,因此服务业资本存量的估算工作受到了广泛关注。但由于受估算数据的制约,鲜有第三产业资本存量估算的文献。本文运用PLA方法对分地区的第三产业资本存量进行了估算,并采用Moran指数测算了第三产业资本存量空间分布机理。研究发现:自1978年以来我国服务业资本存量增长迅速,但分布不均衡且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特点。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现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依据中国1999年~2010年29个省的面板数据,运用内生增长理论构建计量经济模型,检验了公共资本存量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公共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有正向影响,但各个地区公共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大小不同,东部地区公共资本对经济的拉动最小,西部最大。  相似文献   

6.
智力资本既是一种静态的资本形式,又是一种有效利用知识的活动,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环境下,智力资本显得尤为重要.基于前人关于智力资本促进经济发展水平的研究结论,本文创新性地对智力资本系统与经济系统间的耦合机制进行研究,构建了高新区智力资本与高新区经济发展耦合评价模型和灰色关联度模型,对二者的耦合机制进行分析并寻找优化经济与智力资本协调发展的途径.研究发现:我国大多数高新区都存在智力资本系统滞后的现象,且整体上东部地区智力资本与经济之间耦合度要优于中部和西部;另外,在智力资本系统滞后的高新区中,科技活动人员的数量对智力资本系统的发展影响较大,而在经济系统滞后的高新区中,火炬计划项目数和出口创汇总额与高新区经济发展的关联度较高.最后,本文分别从东部、中部和西部的角度提出优化智力资本滞后高新区耦合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新的国民经济核算规范SNA2008和CSNA2016下,重新估算了中国固定资本存量与研发资本的增长效应。本文严格参照SNA2008的测算框架和国内研究进展对中国研发资本和总固定资本存量进行了估算,并依照国际核算规范对研发资本的再认识扩展了索洛增长模型。研究发现,中国固定资本存量在1990~2019年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达13.27%,到2019年中国固定资本存量增长至81.889万亿元;进一步将研发资本扩展进索洛增长模型,发现中国研发资本年均经济增长效应为5.85%,年均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3.98%,其中直接效应为22.51%,间接效应为31.48%,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分地区来看,东中部地区研发资本存在显著的增长效应,因此促进市场良性竞争环境、提高科技转化率和产研结合效率是扩大研发资本经济增长效应和提升经济增长贡献率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8.
由于历史、社会和自然条件等原因,少数民族地区一般是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地区,资本形成不足。资本置换是城镇资本运营的一种优化资本配置机制,实现社会资源的重组、配置,把一个城镇所拥有的有形与无形存量资本变为可以增值的活化资本,在政府和市场的组合作用下,有利于促进资本形成,提高城镇建设效率。  相似文献   

9.
基于十大分类的中国资本存量重估:1978~2016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标: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测算我国的资本存量。研究方法:根据我国1978~2016年的相关数据,利用永续盘存法进行测算。研究发现:本文的测算的资本存量要略小于现有文献的结果;我国的资本产出比正处于快速上升阶段。研究创新:使用最新统计数据将资本构成进一步细化为十个大类,分别考虑了每类资本的初始资本存量、折旧率、资本形成额和价格指数,计算得到1978~2016年各类资本存量;在应用几何折旧法时,将折旧率拆解为固定折旧率与可变折旧率两部分,其中可变折旧率与经济增长率正相关,更加贴近实际情况。研究价值:在对已有研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更为精细的方法和更贴近现实的假设,应用最新的数据,重新估算中国资本存量,得出的研究结果相比过去的研究更加可靠。研究结果对今后的基础研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吸收资本存量(K)研究的已有成果,改进了K估算中经济折旧率为常数的假定,采用时变经济折旧率重新估算了1952~2010 年全国的资本存量。我们发现,以本文测算的时变经济折旧代替以往常用的固定折旧率,同时采用永续盘存法的原始公式代替常用的简化公式,有助于提高K估值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本文估算了宏观资本回报率,与多数文献所认为的宏观资本回报率具有长期下降趋势不同,我们发现1978~2007年中国宏观资本回报率呈长期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劳动力投入视角探讨了物流业发展的非均衡性。研究发现,中国物流业发展已经基本跨越依靠劳动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阶段,但仍存在区域非均衡矛盾,主要原因在于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发展方式存在差异,并且东部在劳动效率提升和劳动力地区配置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中国物流业发展存在明显的产业转移现象,但仅从东部转移到中部地区,且劳动效率重心的空间变化是物流业发展重心演变的主要原因。缩小区域劳动效率差距是转变物流业非均衡发展的有效路径,只有进一步加强对中部地区行业(企业)内劳动力再培训教育,实现知识结构与技术水平的有效匹配,才能发挥对劳动效率提高的推动作用;并且进一步提高西部地区教育水平,强化人力资本,推动劳动工资处于合理区间才能有效提升劳动效率。对外开放水平对劳动效率提升产生了从东部向西部逐渐增强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在低碳经济兴起和城市发展模式转型的背景下,“城市文化资本”运作成为寻求城市可持续发展动力机制的创新。在借鉴现有研究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城市文化资本”估算体系并以江苏省为例测算了2010年各地级市的文化资本存量,研究发现江苏省城际“城市文化资本”存在显著差异。其特点表现为:一是沿江地区、沿海地区、内陆地区依次递减,二是苏南地区、苏中地区、苏北地区依次递减。在此基础上,运用修正的C—D函数模型对“城市文化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作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虽然“城市文化资本”未能充分转换为经济资本,但也具有明显的促进经济增长作用。最后,就“城市文化资本”运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蓝色经济区战略对山东半岛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青岛市作为蓝色经济区战略的领头城市,尽早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的主要任务。与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等相关的分析中,资本存量数据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但是很多相关数据的缺失是青岛市资本存量估算的一个难点。本文就运用永续盘存法,选择合适的指标,对相关变量的缺失数据进行补充,估算出青岛市的资本存量,并对估算数据的合理性作出经验性检验。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别从生产函数与资本折旧率选择的角度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际测算,以全国和三大区域为研究对象,讨论经济发展质量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之间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第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弱线性反向、强非线性的变动关系,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虽能有效缓解区域有效发展不平衡,但这种关系存在一定的阈值效应。第二,二者的影响效应呈现出地域差异性和动态演变性:2012年之前,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具有逐年递减的态势,中、西部地区存在波动增加的趋势;2012年之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趋于平缓,而中、西部地区呈现逐年递减的态势。总体而言,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低于中、西部地区,而区域间经济发展质量的差异是引起该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算:1952~2006年   总被引:146,自引:0,他引:146  
本文通过比较现有资本存量的研究文献吸取了有益的内容,同时扬弃了部分不合理的估算假定和前后不一致的推算方法,重新构建了资本存量估算中的四个核心指标,尤其是对基期资本存量和折旧率的确定进行了细致的推算。本文还根据国家统计局最近基于经济普查和年度修正的最新数据资料,利用永续盘存法估算了1952~2006年全国和省际的资本存量,从而为后续的许多相关研究提供了更为准确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6.
洪荭  蔡萍  陈锐 《财会通讯》2011,(12):74-76,85
本文以深沪2006-2010年京、沪、苏、浙、粤、鲁、鄂、川八省市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我国各区域资本配置效率和经济差距。结果发现:各区域资本配置效率仍存在显著差异。东部地区资本配置效率明显高于中西部,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这种差距有望缩小。  相似文献   

17.
党中央在试图缩小地区经济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情况下,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希望可以借鉴东部地区的发展经验,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但是,我国的一些相关学者却发现在西部大开发背景下,出现了资本回流的现象。针对此问题,本文总结了国外和国内的相关资料研究,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索罗模型及扩展的索罗模型基础上利用全国28个省区1996-2007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人力资本、经济增长和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在各省人力资本存量和物质资本存量估算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发现:从全国层面看,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是显著的,但人力资本弹性与物质资本和劳动力弹性相比,相对较小,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限;从省区层面,人力资本对很多省份的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显著,人力资本并不是各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19.
通过借鉴中国资本存量已有研究文献的成果,以细分行业差别化的折旧率估算为基础,通过分析投资结构和折旧率的关系,估算出第二、第三产业和总量的时变折旧率,系统地估算出1990~2014年总量、三次产业和细分行业的资本存量。估算结果及分析表明:由于投资结构的变化,总量、第三产业折旧率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折旧率呈先上升再下降趋势;目前在我国,“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并存,且“过度投资”的是资本效率比较低的行业,“投资不足”的是资本效率比较高的行业。解决“投资不足”问题的关键是打破行业垄断,尤其是行政垄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可转移劳动力存量的下降,以提高劳动生产力水平为目的的人力资本积累或是未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动力之一。将资本利用率与代表人力资本积累的劳动生产力作为内生因素引入RBC模型,检验了各主要经济指标对这两个因素的脉冲响应。研究结果发现:在我国经济起飞阶段,人力资本对总产出的贡献要大于资本利用率增长的贡献;相对于资本利用率,以提高劳动生产力水平、降低单位劳动成本的人力资本积累,或是解决我国短期产业加速转移及产业升级滞后所带来的经济增速放缓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