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鱼的告别     
伊莱 《渔政》2004,(2):26-26
《中韩渔业协定》于2001年6月30日生效后,我国符合条件的渔船陆续进入韩管水域作业,今年已是第四个年头了。在实施《中韩渔业协定》的过程中,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加强管理,对协定内容和入渔程序规则及有关要求,不断地宣传讲解,提高了广大渔民入渔认识,调动了积极性。自今年以来,我国渔船不断被韩方抓扣罚,韩方检查更严更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确保顺利安全入渔。  相似文献   

2.
论文系统阐述了《中越北部湾渔业合作协定》签署背景、协定内容,从建立管理机制、组织渔民培训、入渔渔船安排、协定水域监管等方面介绍了我国开展的工作,并对协定执行情况进行了总体评价。  相似文献   

3.
2001年6月30日中韩渔业协定生效实施,几年来,在农业部渔业局的正确领导下,海区局积极组织协调,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认真组织实施入渔,做了大量开拓性的工作,广大渔民由开始的认识模糊到积极入渔,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认识深化、宣传发动和正规管理过程,为我渔船进入韩管水域(EEZ)作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我渔船入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为渔业增效、渔民增收、渔区稳定的和谐发展局面做出了贡献,为我国涉外渔业协定的实施和与周边国家在渔业生产管理方面的合作取得了实际经验。  相似文献   

4.
丁学民 《渔政》2006,(1):29-29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以来,随着海洋制度的变革,各沿海国普遍加强了对各自专属经济区内渔业资源的养护和管理,国际社会对公海水域渔业活动的管理也日益规范。对于这种全球性渔业生产和管理格局的重大变化,有关部门及广大渔民尚未能完全适应。近年来,中日、中韩双边渔业协定签署和生效后,渔业涉外事件时有发生,如果处理不好,不仅会给渔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而且会引发严重的外交事件,影响我外交大局。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正确认识加强涉外渔业船员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涉外渔业船员的培训工作,确保渔业企业和渔民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双边渔业协定及有关国际公约的要求,从事渔业生产。  相似文献   

5.
二00三年全国渔业生产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水产品产量增长势头、产品出口量、农渔民收入都有喜人的增长,渔业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较二00二年均有提高。发展中,三个渔业协定实施后的涉外渔业问题、受渔业生产灾害影响的渔民生命财产安全问题和发达国家提高进  相似文献   

6.
论文系统阐述了中日渔业协定的签署背景,协定内容,从积极因素和不利影响分析了协定签署对我国渔业发展的影响,并从开展渔民培训、入渔渔船管理、暂定措施水域管理、协定水域执法检查等方面介绍了我国开展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涉外渔事纠纷,分析了发生纠纷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增设涉外渔业管理机构,延伸涉外渔业管理;强化培训,提高涉外人员素质;严格要求各远洋渔业单位强化涉外渔业管理和职工队伍建设;各远洋渔业单位要慎重选择合作伙伴,建立稳定的国际渔业合作关系,制定涉外渔事应急预案,建立适应复杂多变经营环境的应急处理机制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韩渔业协定》自6月30日正式实施以来,全国重点渔业县———荣城市从严格管理入手,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措施,确保入渔韩方专属经济区水域渔船生产正常进行,避免涉外事件的发生。一是认真做好宣传教育。充分利用组织渔民学习等各种渠道和形式,深入广泛地宣传国家有关法律、国际法规和外海作业常识,使广大渔民特别是船长全面掌握和自觉遵守入韩管辖水域的有关规定。二是积极做好入渔准备工作。利用6—9月份四个月的时间,加快渔网渔具的更新改造,严格检查入渔拖网,保证囊网网目内径在54mm以上和不使用双重以上囊网。三是严…  相似文献   

9.
战余平  申东日 《渔政》2008,(1):23-24
加强涉外渔业管理,维护《中韩渔业协定》的平稳实施,是渔政管理的重点工作。涉外渔业违规事件的发生关系到渔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渔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对外形象和外交大局。  相似文献   

10.
王守民 《渔政》2004,(4):5-7
《中韩渔业协定》是于2001年6月30日正式生效实施的。受农业部渔业局的委托,海区局具体负责该协定的实施工作。三年来,在部渔业局和渔政指挥中心的领导下,海区局与各省市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做了大量的具体工作,付出了很大努力,加之广人渔民的积极参与,使入渔生产基本正常.管理工作基本到位,协定实施基本顺利,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1.
《中韩渔业协定》(以下简称《协定》)是中韩两国在未实现海域划界的情况下,就两国渔业问题做出的临时性和过渡性安排,为中韩两国间的渔业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整理20年来1《协定》的执行情况,发现《协定》执行中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如韩国持续缩减中国入渔规模,不断增加入渔限制条件,频繁抓扣中国渔船等。文章通过分析20年来《协定》框架下中韩两国的相互入渔情况,查找存在问题,提出《协定》执行的建议,为中韩渔业合作和涉韩渔船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罗玉辉  韩明轩 《渔政》2004,(2):28-29
1994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生效,标志着世界海洋秩序发生了重大变革。在我国,随着中日、中韩渔业协定的生效和实施,涉外渔业管理成为各级渔业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加强涉外渔业管理,减少涉外违规事件,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成为渔业管理部门的重要课题。从广义上讲,涉外渔业管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我国渔船到外国管辖水域作业的管理。二是对外国渔船到我国管辖水域作业的管理。本文只对黄海涉韩渔业中我国作业渔船的管理问题进行讨论.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韩渔业协定》于2001年6月30日正式生效后,我国进入韩国管辖水域实际作业的渔船2001—2002年为909艘,2003年为1507艘,2004年上半年为600艘。在入渔船数、配额指标逐年减少的情况下,前三年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入渔规模,但是今年上半年我国渔船入渔连续受挫,给渔民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精神上也带来较大的压力,我国的入渔声誉也受到了不良影响。面对新的情况,我们要在分析研究其原因的基础上,做好调查研究,提出积极建议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楚国生 《渔政》2007,(1):25-25,24
加强和规范涉外渔业管理工作对于发展我省渔业经济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多年来,我省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为了适应国际渔业管理制度的变革和渔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依法管理和规范涉外渔业经济活动,避免了很多渔业涉外事件的发生,减少了渔民群众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保持了渔民群众生活和渔区社会稳定,保障了外派渔业船员的人身安全,促进了我省渔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论文系统介绍了北部湾渔业资源特点、《中越北部湾渔业合作协定》共同渔区管理机制以及协定生效以来的相互入渔情况,以2004-2012年度中越双方相互入渔安排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近年来中越北部湾捕捞力量变化情况,并提出相应结论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为不断提高水产养殖效益,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2006-2008年我们渔业协会在全县15个乡镇16个村场实施了兴农富民工程,精选了十四个项目,大力发展高效渔业,通过渔业科技入户和新型农民培训两大载体,不断提高渔农民的科学养  相似文献   

17.
《渔政》2007,(1):19-19
近几年,因贯彻执行《中韩渔业协定》,牵扯了海区渔政管理的大部分精力,导致对渤海生物资源的管理力度有所减弱。如今,涉外渔业管理工作已经步人正轨,渤海生物资源管理工作将重新提到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8.
一渔政管理与服务的发展演变 建国后,渔业船舶先后由交通部门、水产局进行边缘化管理,自1978年国家水产局下设的渔政渔港监督局成立以来,渔业管理工作才步入专业化轨道。渔政管理的职能由单一的对“渔民、渔船”的管理,拓展到“渔民、渔船、渔场、渔具、渔期、渔法、渔货物”的多样化管理。然而,渔政管理的实质是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与渔业行政相对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渔业补贴问题是全球海洋保护的关键议题,为遏制全球渔业资源持续枯竭,防止渔业补贴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阻力,WTO首次专门针对海洋可持续发展成功地签订了《渔业补贴协定》,但条款在深度和广度上不及CPTPP。本文分析了WTO渔业补贴谈判的诱因、历程与焦点问题,梳理了WTO和CPTPP在渔业补贴规则方面的内容,综合比较了两者在影响力、渔业补贴纪律、透明度规则、争端解决机制、与其他国际组织的合作、协定文本深度方面的差异。在分析中国渔业补贴状况、取得的成效、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做好WTO《渔业补贴协定》生效准备,促进渔业补贴政策转型,完善渔业管理与治理体系,对标CPTPP渔业补贴规则先行先试,积极加强渔业多双边合作。  相似文献   

20.
渔民合作组织在小型渔业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小型渔业逐渐受到重视以及传统渔业管理方法弊端的显现,渔业管理者和学者开始研究适合小型渔业的管理方法,并把焦点集中在渔民参与型管理方法上,渔民合作组织就是参与型管理的一种具体形式。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和走访调研,总结了小型渔业的定义和管理概况、研究了渔民合作组织的发展状况以及日本、土耳其和中国应用渔民合作组织管理小型渔业的案例,并结合中国渔民合作组织的现状,对中国改善小型渔业管理状况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