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正>场景一老太太离开家门,去楼下的市场买水果老太太来到一个小贩的水果摊前,问道:“这李子怎么样?”我的李子又大又甜,特别好吃。“小贩答道老太太摇了摇头,向另外一个小贩走去场景二又向第二个小贩问道:“你的李子怎么样?”“我这里有两种李子,您要什么样的李子?”“我要买酸一点儿的。”“我这篮李了又酸又大,咬一口就流口水……您要多少?”“来一斤吧。”老太太买完水果又继续在市场中逛  相似文献   

2.
上周六在某公园我看到这样一幕:一位年轻的太太.推着一个大约不到一岁的孩子,正往前走着,从旁边走来一位老太太.和这位年轻的妈妈聊了起来,边聊边笑嘻嘻抱起孩子。“这孩子真胖.长得像你,多大了?”那位年轻的妈妈边笑边回答。接着老太太把孩子放到小车上.从她随身带的包中拿出两个小背心。“唉,我那儿媳妇下岗了,  相似文献   

3.
笑一笑     
《光彩》2002,(3)
快嘴女人一个卖剪子的老头跟一位老太太讲价钱。卖剪子的说:“大嫂,我这剪子卖给你就是照本钱卖。若是挣你一点钱,我就算是你的儿子。”老太太有个儿媳妇,长得挺漂亮,听见卖剪子的说这话,噗哧一声笑了:“净想好事儿。”头一次看见一个妇人跑到法官那里,愤怒地说:“法官先生,有人骂我,说我像一头犀牛,我能不能控告她?”“当然能。她是什么时候骂的呀?”“一年以前的事儿了。”“那你早该控告她了。”“可是我昨天才第一次看见犀牛呀。”加深印象父亲教儿子,当教到“天”字时,为了加深孩子的印象,他就问:“你头顶上是什么?…  相似文献   

4.
上周六在某公园我看到这样一幕:一位年轻的太太,推着一个大约不到一岁的孩子,正往前走着,从旁边走来一位老太太,和这位年轻的妈妈聊了起来,边聊边笑嘻嘻抱起孩子。“这孩子真胖,长得像你,多大了?”老太太问,那位年轻的妈妈边笑边回答。接着老太太把孩子放到小车上,从她随身带的包中拿出两个小背心,说:“唉,我那儿媳妇下岗了,卖点小东西,这两件是断码的,全棉,你看这孩子穿上准好看。”老太太看到那位年轻妈妈不愿意买,又指着她的产品说:“这两件你要是都要了,每件便宜五毛钱,每件四元,你回去打听一下,要是买贵了,我以老太太这把年纪担保,  相似文献   

5.
《华商》2014,(18):75-76
有一对夫妻,老公正看着电视,啃着瓜子,忽然间老婆从厨房喊着:“老公,可不可以帮我修电灯?”老公不耐烦的说:“我又不是水电工!”没多久老婆又喊“老公,可不可以帮我修冰箱?”老公不耐烦的说:“我又不是电器维修工!”又过了一会老婆又喊:“老公可不可以帮我修酒柜的门?”老公觉得很烦,生气的说:“我又不是木工!”然后就跑到外面喝酒解闷。过了一小时,老公觉得心有愧疚,决定回家把那些东西修—修,但是回家后,发现东西全修好了,便问老婆:“东西为什么都修好了?”。  相似文献   

6.
富家穷妻     
《商界》2006,(7):86-88
别叫“潘太太”.我叫刘伟红 2002年的一天,山东烟台东郊的一幢豪华别墅里,富家太太刘伟红对丈夫潘洪成说:“我想开家麻花店,炸麻花儿。”潘洪成惊讶得从大沙发上跳起来:“什么?炸麻花儿?!”  相似文献   

7.
EC幽默     
应用软件 一个中年男子刚装了一套“自动清除脏话”软件。这天他收到了一封来自朋友的E-MAIL,有一句话是这样的:孩子病无大碍,医生说是到了更年期。他觉得十分奇怪,就打电话询问。原来原信写的是:孩子他妈的病无大碍,医生说是到了更年期。 电脑迷变招 他:“你又收情书了?” 我:“是啊,真是很烦呢。” 他:“没有男朋友是你最大的系统漏洞。” 我:“怎么办呢?” 他:“赶快把你的一个好朋友8.0版升级为男朋友1.0版。” 我:“我没有好朋友8.0版。” 他:“那就直接下载男朋友吧。” 超级游戏 小米是个游戏发烧友…  相似文献   

8.
常有青年记者提些令人哭笑不得的问题:新闻在哪里?准是当事人?告诉他之后,他又有一连串诸如“如何找到他?”“我坐什么车去”等问题。好不容易全给他讲清了,不料他很快就打道回府了.还气乎乎却理直气壮地又抛出了一个理由:“人家不配合.不愿接受采访!”这种人根本不配当记者!  相似文献   

9.
“调包”计     
“调包”计李政民为什么“调包”在个体食杂店中多次发生呢?笔者走访了受害的业户,他们总结出的教训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一位姓韩的老太太说,她就是因为没有防人之心,才被骗子“调包”“调”韩老太太“包”的是一个穿西服、戴墨镜、提个塑料袋、模样...  相似文献   

10.
马瑞芳 《市场周刊》2009,(2):108-108
《红楼梦》前八十回看下来,众人对贾母称呼什么?“老太太”。只有两人不叫贾母“老太太”,别出心裁另称呼。打秋丰的刘姥姥见贾母时创造个特殊称呼:“老寿星”。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被贾母知道了:说,她正想个“积古的老人家说话儿”,要凤姐请了来她见见。平儿带刘姥姥到贾母的房间时,刘姥姥忙上来陪着笑,福了几福,口里说:“请老寿星安.”  相似文献   

11.
“傻”丈夫     
大家都说我是贤妻良母,所长的好内勤,局里也年年评我为“贤内助”,“五好家庭”。可谁知我为之付出了多少少?“家”好像是我一个人的家,他只不过是宾馆的“常住客”。就是这样一个丢家不顾的人,还多次被市工商局、市政府、地区工商局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市管员”。每当他拿回荣誉书,我是又好气又好笑。气的是领导评先进为什么不将“顾家”这一项放进去?笑的是我的付出有所回报。结婚12年,我随他在农村“东进西出”,“南征北战”。吃苦不要紧,我就是受不了他干的那些“傻事”,如果您换成我,您看看是不是让人生气?农贸市…  相似文献   

12.
刘枫 《销售与管理》2005,(10):32-32
“闯祸了!”在好友家。我一个趔趄把桌沿的菜碗都撞摔在了地上。顿时油污四溅。我尴尬极了,朋友却神秘一笑:“小事儿一桩!”就见她从橱柜里拿出一块鲜亮的黄色小巾。“用这么新的毛巾擦油?真可惜!”我开始还很惋惜,可以见这小东两擦过之处,痕迹全无,我哑口无言。“管用是管用,可它经脏吗?”听了我的疑问.朋友笑了笑.把毛巾住清水中一漂,再提上来一拧。毛巾马上鲜亮如新。  相似文献   

13.
<正>马会明开了一家土产杂品商店。这天,他送客刚出门,见一位农民问对面店的店主:“你这店有驴车碾具吗?”那店主摇摇头说没有。老农又问:“知道哪儿卖吗?”店主继续摇了摇头说:“不知道。”那位顾客径直朝马会明的店走来,问马会明有没有他要买的货。马会明见老农走过来问话,十分谦和地笑着先把老农请进屋里坐下,倒了一杯茶水递过去,说:“大叔,你刚从乡下来吧?大热天,先喝口水解解渴。你不就是买驴车上的用品吗?别说买套碾具,就是买驴车又有什么难的呢?你先坐这儿喝着水歇会儿,我马上派人去仓库  相似文献   

14.
经常有朋友问我:“销售成长有没有捷径?”我说:“没有。”又问:“成功的销售有没有秘诀呢?”我说:“不知道。”朋友还不死心:“怎么才能脱胎换骨,从‘菜鸟’变‘大虾’呢?”在朋友的不断追问下我笑了——想起了自己刚刚进入销售行业时的困惑及成长的艰难。  相似文献   

15.
笑一笑     
《光彩》2000,(2)
原来如此商人对他的妻子说 :“今天你千万别在旁边那个店里买东西啊。”妻子问 :“那是为什么呢?”商人答道 :“刚才那个店主把咱们家的秤借去啦。”头与脖子“在公司里我是头。”一位公司经理对他的朋友说。“对 ,这我相信 ,可在家里呢?”“当然 ,在家里我仍是头啦!”“那么你太太呢?”“我太太是脖子。”“为什么这样说呢?”经理解释说 :“当头需要转动的时候 ,必须服从于脖子啊!”(以上二则由张树方推荐)教育得法哈利夫妇在河边钓鱼 ,哈利太太在一旁唠叨不休。不久 ,有一条鱼上钩了。哈利太太 :“这鱼真够可怜的!”哈利先生 :“…  相似文献   

16.
<正>网店老板不知道还要纳税一位在某网上开店的店主介绍了在网上开店的生意经:“申请卖家账户、进货、拍照、上传商品信息、缴纳商品登录费、回复买家留言、邮件确认交易、收款、发货、缴纳交易服务费,这是一单交易的完整过程。”而在整个过程中,并没有缴纳税款的环节。这位店主表示:“我在网上开店已经3年多了,从来没交过税。”他随后又问:“我  相似文献   

17.
韩青 《商》2013,(9):1-1
“竹林七贤”之一王戎小时候,曾劝别人不要摘路边的李子。长在路边的李树结了又多又好的果子,却没有被别人采摘。那果子肯定是苦的。他的推断是正确的。这是我小时候听过的故事,如今旧事重提,不是言其寓意,而是想起了那棵李树下的路,肯定有很多人走过,也肯定都失望过——因为那李子是苦的。因此要想摘到甜李子,就必须另寻它路。  相似文献   

18.
<正>有一种现象:人们能看到很远很宽的地方,但对眼皮底下的东西却视而不见。这种不易看见的区域,生理学上称之为“盲区”。其实生意场上也常常会出现这种“盲区”。我的不少朋友时常在我面前做出一副肠子都悔青了的样子说:“我恨不得抽自己两耳光,好生意明明摆在我面前,该我赚的,咋就被别人抢走了?”的确,连我自己都犯过一次傻,要不然我的财富会多增加400多万。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事了。白老太太是我丈母娘的一个好朋友。在成都闹市春熙路服装一条街上,她有一座200多平方米的老房。老伴一去世,白老太太打算到孩子家去住。白老太太的意思是,到哪个孩子家住,房子就归谁。这下可好,几个孩子争得不亦乐乎。由于家庭内部矛盾激化,白老太太经常来我家向丈母娘倒苦水。有一天,她突然对我们说:“不闹了,都老实了。最后大家商量决定,把房子卖了,各家平分,他们挨个养活我。”说罢又特意对我说:“小邱,对外人我们卖15万,咱们不是外人。你要是买,我12万就卖。”我当时并没在意,那房子我倒有点印象,是成都古老的四间临街木结构小四合院,老房里面有个小天井。  相似文献   

19.
一位朋友新开了一家“小小可快餐店”,生意很清淡。他振振有词地对我说:“我的店卫生整洁,品种繁多,货真价实,经济实惠,服务周到,可为啥却门庭冷落呢?”为探究竟,我来到了他的饭店。在街道两旁的几家饭店中,我几经查看、询问才找到了这位朋友的“小小可快餐店”。见此情景,我告诉他:“你的失误在于店面无特色,经营没个性。你的饭店旁边有好几家饭食铺面,顾客为啥偏要到你这里来呢?”一位经济学家曾讲过一段话:如果一个犹太人在美国某地开了一家修车店,第二个来此地的犹太人一定会想方设法在那里开一家饮食店。中国人却截然…  相似文献   

20.
笑一笑     
《光彩》2002,(4)
理由蜜蜂母亲为女儿找了个蜘蛛做男友,女儿抱怨说:“蜘蛛太丑了。”母亲说:“蜘蛛虽说有点丑,好歹人家有个网站呢。”黑齿与白齿慕荣有两个女儿。女儿和其父一样,都很爱虚荣。大女儿牙齿白,总想显露牙齿;小女儿牙齿黑,总想掩盖牙齿。慕荣的亲家翁来了,和这两个女儿闲谈。亲家翁先问小女儿:“你叫什么呀?”小女儿把腮一鼓,盖住牙齿回答说:“我叫素素。”“多大年纪了?”“十五。”“你会干啥?”“敲敲。”亲家翁又问大女儿:“你叫啥?”大女儿把牙一龇,回答说:“我叫琪琪。”“多大了?”“十七。”“会干啥?”“杀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