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节能住宅在我国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建筑节能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中明确规定,“九五”期间全国节能住宅要达到50%。去年出台的节能住宅标准要求窗户的热传导系数必须小于3W/平方米K。据介绍,普通铝合金窗具有美  相似文献   

2.
《楼市》2005,(24)
据有关部门统计,建筑建材已成为地球能源消耗的“大户”,21世纪是节能住宅的时代。当能源日益紧缺的时候,节能被提上议事日程,您是否也应该考虑选择一个具有节能意义的节能住宅了呢?那么什么样的住宅才是节能住宅?节能环保细节一,断桥隔热双层中空玻璃门窗保持一个恒温的室内世界赞成·林风的门窗采用了绿色环保的铝合金保温门窗。在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上有如下特点:一是断桥隔热铝型材的应用。铝型材采用内外双层设计,内外铝合金之间用PA隔热条连接(铝合金导热系数为207W/MK,PA隔热条为0.3W/MK),将铝壁断开形成断桥,有效降低了热量的…  相似文献   

3.
李忠东 《房地产评估》2010,(3):30-31,41
节能住宅是按照节能设计标准要求建造的住宅,冬季可以防止室内热量的散失,夏季能够起到隔热的效果。这种住宅的外围护结构,主要指外墙和屋面,一般采用保温隔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外墙和屋面的保温能力分别约为一般非节能住宅的2—3倍和1.5~2.6倍。窗框使用的是塑钢和高档铝合金之类的绝缘性能良好的材料,玻璃则采用中空玻璃,其保温能力为一般非节能住宅的1.3—1.6倍。经过这些高效保温材料“包装”的住宅,保证了室内冬暖夏凉,既节能,又舒适。研究表明,采取适当的遮阳措施及墙体自保温技术,节能住宅可以节约50%的能源,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4.
节能住宅是按照节能设计标准要求建造的住宅,冬季可以防止室内热量的散失,夏季能够起到隔热的效果。这种住宅的外围护结构,主要指外墙和屋面,一般采用保温隔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外墙和屋面的保温能力分别约为一股非节能住宅的2~3倍和1.5~2.6倍。窗框使用的是塑钢和高档铝合金之类的绝缘性能良好的材料,玻璃则采用中空玻璃,其保温能力为一般非节能住宅的1.3~1.6倍。经过这些高效保温材料“包装”的住宅,保证了室内冬暖夏凉,既节能,又舒适。研究表明,采取适当的遮阳措施及墙体自保温技术,  相似文献   

5.
信息动态     
“九五”期间住宅设计五大特点中国建设部有关人士近日披露,中国“九五”期间的住宅设计将呈五大特点。这五大特点是:一、建筑风格民族化和地方化。二、改善住宅建筑环境,提高住宅结构水平,提高居住舒适度。大力开发高效、新型保温、隔热墙体和屋面材料,提高门窗  相似文献   

6.
《楼市》2007,(13)
“聪明”的房子会省钱,花更少的代价过更舒适的生活,这就是未来住宅消费的主流——节能住宅。节能住宅,顾名思义,即节约能源,这种住宅冬暖夏凉,比起一般住宅而言,住户享受不少,能源节省不少。那么,什么样的房子节能?怎样挑选节能住宅呢?住宅的舒适健康,首先来自房屋的冬暖夏凉和良好的通风采光,具有科学的保暖和隔音效果的住房,是节能住宅的前提。节能住宅中除了一些主动节能因素诸如节水、省电、多靠自然能源比如自然采光等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外,一些“被动”的因素,像是小区的整体规划、外墙的保温隔热系统、门窗、太阳能、透光通风等方面更应该关注。本期购房功课将为您介绍一些挑选节能住宅的妙招。  相似文献   

7.
人类发现,建筑已成为地球能源消耗的“大户”,21世纪是节能住宅的时代,你是不是也想选择一个节能住宅安家?在选择节能住宅时须注意那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指导我们各项事业发展的战略思想。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其要义是在住宅建设和住宅消费中,要树立和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此统领整个住宅产业链条,并统一政府、开发商、消费者以及规划、设计、施工、材料供应、物业管理等相关部门的思想,树立正确观念,避免走入误区。1、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不是片面的节约,而是全面地提升住宅的基本品质。不要误以为“节能省地”是降低住宅标准和居住水平,应避免简单化地将“节能省地”理解为“低标准”和…  相似文献   

9.
《湖南房地产》2005,(7):4-5
刘志峰副部长在6月17日于上海举办的“节能省地生态住宅产业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上提出,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是我国住宅建设方式的重大转折。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住宅建设的基本方针,体现了我国城乡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要求。是促进我国住宅与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这次论坛以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为主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湖南房地产》2005,(7):6-6,8
中央提出要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全面推广和普及节能技术,制定并强制推行更严格的节能节材节水标准。大力抓好能源、资源节约,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要求充分认识节约能源、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我们在起草《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工作意见》的同时,对比研究了世界上主要国家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
为宣传贯彻中央领导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住宅建设中实现节能省地的原则等一系列指示精神,建设节能省地型、科技环保型住宅,探讨构筑“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科学途径,大力推进住宅产业化,深圳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深圳市住宅产业协会于2005年深圳春交会开幕当日共同举办了“住宅产业化:节能省地,科学发展”论坛。此次论坛邀请了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就有关住宅产业化的基本政策、实现节能省地目标的战略和途径、住宅建设的科技和绿色之路等重要课题进行精彩演讲。  相似文献   

12.
“节能省地住宅不是片面强调节约从而降低其基本品质,更不是为了达到节能而付出高成本的代价。”近日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宋春华指出了存在于节能住宅工作中的错误观念。他表示,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一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避免走入观念误区,同时也要加快技术创新,尽快健全政策激励机制。节能不以牺牲舒适度为代价在强调了避免简单化地将节能省地住宅理解为低标准的简易房,节能住宅不是以牺牲舒适度和降低综合性能为代价之后,宋春华指出,节能省地型住宅也不是要单纯提高建造成本,而是在总体上降低居住成本。宋春华指出,目前在…  相似文献   

13.
一、长宁区具有新一轮住宅发展的良好投资环境长宁区历史上就是上海的重要居住区之一。经过九十年代尤其是“九五”期间的快速发展,长宁区以住宅为主的房地产业已经成为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住宅及其配套设施的建设已经成为城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中高档为主的住宅发展格局已初  相似文献   

14.
倡导生态健康的节能住宅,追求健康生活、清洁社区、和谐家园,打造环保节能新建筑,本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的设计理念而开发的“水木清华”得到建设部2A级住宅性能认定以及武汉首家大规模按国家标准建设的节能示范小区等诸多荣誉。记近日对话武汉水木清华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平石先生。  相似文献   

15.
沈珏 《楼市》2004,(20)
与北京、上海等地的房子相比,杭州住宅的“智商”尚显差距,比如节能住宅才刚开始迈出了一小步。这倒并不是因为江浙人不够聪明,不肯钻研,而是因为目前有种种原因制约了我们在住宅节能或智能化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自2000年“建筑节能”在全国部分城市启动以来,建筑能耗能否得到控制并逐年下降,已经关乎我国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建设“节能省地型住宅”已成为全国上下共识的今天“,节能型建筑材料、高效用能设备、可再生能源利用”等住宅建筑节能系统和技术不断在创新。而对建筑物所处环境及建筑物本身进行绿化,其实也是一种有效、主动的隔热节能方式,具有良好的节能和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17.
6月6日,建设部公文发布通知,要求各地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做好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四节”工作。根据本市有关规划,从今年起,本市新建住宅及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将全部按照50%的节能就绪设计建造,到2010年,全市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设计、建造的节能率将达到65%,20%-30%的既有建筑将完成节能改造。  相似文献   

18.
《东南置业》2001,(1):44-44
全省城镇住宅建设完成投资840亿元.竣工住宅9000万平方米;新建配套较齐全、管理较完善住宅小区近100个.有82万户居民乔迁新房。解决58万多户人均居住面积6平方米以下住房困难户的居住问题。城镇人均居住面积由“八五”期末的。10.3平方米提高到“九五”期末的13平方米,城镇住宅成套率达到68%:在积极发展住宅数量的同时.更注重住宅质量的提高.通过实施城市住宅小区建设试点,  相似文献   

19.
《山东房地产》2006,(2):55-56
各市建委(建设局)、房管局、有关部门和单位:为全面总结和展示“八五”、“九五”期间我省住宅与房地产业取得的成就,省建设厅决定,隆重表彰为全省房地产行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企业。  相似文献   

20.
“除非遇到寒流等特殊情况,生态住宅的卧室、起居室、书房、卫生间的室内空气温度不得低于18℃,厨房、采暖楼梯间和采暖走廊不得低于16℃。”由国家环保总局发布,并于2007年11月1日正式实施的生态住宅环保行业标准《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生态住宅(住区)》,对一系列住宅节能、环保指标进行了具体的规定。今后,只有达到这些指标,一套商品住宅才能以“生态住宅”的名义来销售。在业内专家的眼里,这一标准的实施无疑是国家在住宅领域实现节能减排总体目标的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