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选择适合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征管模式促进社会公平和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目前个人所得税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扣除费用不合理,所得税税率设计不规范及尚未形成良好的税收征管环境。结合国外税制改革的成功经验,提出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的目标模式是将目前的分项分类征收改革为实行综合与分类的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减少税率级次,以家庭为核算单位,规范税前扣除项目,改革税收征管制度,提高征税效率。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分配形式的多样化和个人收入的提高,个人所得税必将成为我国的主要税种。但目前个人所得税的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其职能尚未得到应有的体现。因此,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加强税收征管,防止税款流失,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一、个人所得税制存在的主要问题1.税制模式的选择未能充分体现公平税负原则。在国际上个人所得税制有三种模式,即分类所得税制、综合所得税制和分类综合所得税制。分类所得税制是对纳税人取得的收入,区分不同的应税项目,实行分项扣除费用,分项确定适用税率,分项计…  相似文献   

3.
李宇生  张媛 《活力》2010,(8):92-92
一、选择合理的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 世界各国实行的个人所得税制一般有三种类型,即分类所得税制、综合所得税制、混合所得税制。这三种税制各有所长.各国在设计税制时均需根据具体情况加驻运用。我国目前实行的分类个人所得税制.由于对不同性质所得采取不同的税率,不具有累进调节作用.所以被认为是公平性较差的税制.而且分类所得课税模式在我国的实践已经表明这种模式与我国的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因而改革势在必行。考虑到我国的国情,为了既增强个人所得税的公平性.又具有操作上的可行性.近期内较佳的选择应是采取综合所得课税为主要分类所得课税为辅的混合所得税模式.  相似文献   

4.
对日本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的借鉴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将自行申报与源泉扣缴有机结合,兼顾了税制公平和征收效率。我国应从实际国情出发,借鉴日本在个人所得税制的设计和征收管理上的丰富经验,不断完善税收征管手段,为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创造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存在税制模式不公平、征管制度不健全、税率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因而,应通过实行分类综合所得税制、完善税收征管制度等方式,以建立公平合理的个人所得税制度。  相似文献   

6.
一、现行个人所得税存在的问题1994年实行内外统一的个人所得税制,体现了内外税法的一致性。但通过这些年的运行,现行个人所得税也暴露出很多弊端,阻碍了个人所得税调节功能的发挥,亦不能体现公平税负量能负担的原则,这主要表现在课征制和费用、生计费的扣除上。1.课征模式的选择不正确个人所得税课征模式可分为分类所得税、综合所得税、分类综合所得税三种类型。分类所得税主要特点是对各类不同性质的所得,分别设规定应税所得的确定规则,并按不同的税率征税。换言之,计税基础是法律所订明的各项所得,并非个人的总所得。分类所得税…  相似文献   

7.
一、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的简略比较 纵观世界各国实行的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大体上可分为三种:分类所得税制、综合所得税制和混合所得税制.分类所得税制是指对同一纳税人不同性质的所得,分项确定其应纳税所得额,适用不同的税率分别计征税额的税制模式,它具有简便、容易征管的优点,但容易造成不同项目、不同纳税人之间的税负不平,诱导纳税人分解收入,多次扣除费用,逃避税收.  相似文献   

8.
我国个人所得税模式的比较与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的比较 (一)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的种类 目前世界上个人所得税模式有三种,即分类所得课税模式、综合所得课税模式和分类综合所得税制。  相似文献   

9.
个人所得税将进行改革记者从有关留问了解到,我国恁言对个人所得税税收制度进行改茧,壬要是在以下几个方面进污—一是税制模式。目一刚个人所得税制的模式自三仰,即综合制、分类制和综合分类制。我国现行为分类税制模式,这种慢式已难以满定普遍买得个人收入由报纳税制...  相似文献   

10.
面对社会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的现实,个人所得税能否充分发挥其实际作用,缩小收入差距,将会推动个人所得税改革的进程的开展.而如何选择合乎我国当下国情的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将是当前个税改革的趋势之一.本文通过对现行的分类所得税税制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综合国外经验,提出符合我国实际的个人所得税制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个人所得税在筹集财政收入,公平社会财富分配、保持经济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我国现实分析,通过发展和完善个人所得税,逐步提高个人所得税的收入比重,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完全可行的。从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筹集财政收入、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角度出发,我国应改革和完善个人所得税制,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逐步将个人所得税的收入比重由目前的不到7%提高到10%-20%,达到发展中国家的一般水平。一、改分类所得税制为综合所得税制分类所得税是按税法列举的各项收入课征。其优点在于可以广泛…  相似文献   

12.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我国准备对个人所得税税收制度进行改革,主要是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税制模式。目前个人所得税制的模式有三种,即综合制、分类制和综合分类制。我国现行为分类税制模式,这种模式已难以满足普遍实行个人收入申报纳税制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我国恢复征收个人所得税以来,一直实行的是分类税制。随着经济的发展,分配制度的调整,个人收入构成越来越多样化。分类所得税制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导致取得多种收入的人,多次扣除费用。使得所得税制对高收入者的调节作用减弱。为此有必要对现行所得税制进行改革,使之对个人收入进行调节,实现公平税负。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行税制是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建立的,具有一定的过渡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这套税制的弊端和不足也日益显露出来。个人所得税正逐步成为我国税制结构中的主体税种,而依赖于个人所得税发挥的收入调节职能也逐步成为财政职能的主要选择。我国个人所得税目前仍然存在许多不足,比如征税范围、税率、征管水平各方面,但其中最关键的还是税制模式的选择。我国目前正从分类课征制向混合课征制过渡。文章从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的选择入手,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和国外的先进经验,探讨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需注意的问题,推动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存在一定的误区:税制改革的重点在于流转税、当前个税属于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收模式、劳动所得作为个税的改革核心等。反思改革误区,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应实现三点突破:一是个税改革重点应由劳动所得转向资本所得,以股息和红利所得作为资本所得课税的改革核心,取消根据持有时间长短而差别计税的优惠政策;二是不断扩大个人所得综合征税的范围,逐步实现对资本所得的综合课税、以半二元模式作为我国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税改革模式;三是缓步实现对个人所得税的"增税"调整,促进我国税制结构向"双主体"模式合理过渡。  相似文献   

16.
付俊花 《会计之友》2007,(9S):51-52
公司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并存,必然引起对股息的经济性双重征税。如何消除这种经济性双重征税,减少其带来的负效应,是各国税收理论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不断探索的问题。目前,绝大多数OECD国家都将公司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做不同程度的结合,采取各种方法和减免税措施,尽量消除或减缓经济性双重征税。本文主要探讨我国所得税制改革中,如何借鉴市场经济国家的做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在现行所得税制框架下,利用税收杠杆来免除或减缓股息经济性重复征税的思路、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对比美国联邦个人所得税采用的综合所得税制,我国实行的分类所得税制具有计算简便、征管要求不高、源泉扣缴以保证财政收入的优点,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体现在税源流失、不能真正体现量能负担的公平原则、不利于培养国民的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因此应结合我国国情,借鉴美国的经验,进行个人所得税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18.
涂虎 《中外企业家》2016,(8):103-103
分类综合所得税制是我国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改革的必然方向,分类综合所得税制的设计不是对现有的分类所得税制的全盘否定,而是在其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改进,现行规定合理的部分予以保留,不合理的地方应加以改进。关于分类综合所得税制的设计,可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和征收管理制度等三个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19.
从分类所得税制逐步向综合所得税制征管模式转变,实行自主申报与综合申报相结合,逐步实现全民自行申报,是个人所得税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我国个人所得税法改革的方向。同时,合法合理筹划纳税也是公民应有的权利  相似文献   

20.
个人所得税是调节社会分配的主要税种之一,其征税的目的除了考虑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外,更重要的是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缩小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促进社会收入公平和社会和谐。在我国,个人所得税虽几经合并与改革,但从经济和社会发展及国际税收现状等角度来看,我国的个人所得税仍然存在边际税率过高、计征方法和费用扣除标准不合理、分类所得税制造成税负不公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分析与举证,提出完善个人所得税制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