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公共服务需求表达渠道缺乏、供需脱节、政府职能划分不清、非政府供给渠道不畅、供给不能够保障持续性以及监督性的失效标志着我国农村建设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从公共选择理论的角度分析,这是政府作为理性经济人在非竞争情况下提供农村公共服务的必然结果。因此,必须从农村公共服务的决策、供给与监督三个方面改革现行的运行机制,重新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决策机制和引入竞争的多元化主体供给机制,保障农村供给的持续性发展,提高供给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许开录 《当代经济》2007,(10):80-81
实现城乡统筹,构建和谐社会,现下最关键的是解决"三农"问题.文章立足新农村建设的时代主题,深入剖析了城乡公共品供给失衡的原因,提出了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建立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优化财政支农结构、科学界定各级政府财权事权范围、改革"自上而下"公共品决策机制,实现农村公共品供给由"政府选择向农民选择"、"官员偏好向农民偏好"转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文慧  高山 《技术经济》2007,26(9):75-77,83
由于我国农村社会多层级的委托代理关系,作为委托人的农民很难通过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来约束政府的行为,形成了"供给主导"型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决策体制。这种体制客观上造成了政府服务供给和农民需求错位,质量不高。本文从委托代理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并藉此提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安排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利用多人集体行动博弈分析了农户技术选择行为。结果表明,分散农户的微观行为很难形成一致性的集体行动,也很难实现农村社会宏观行为的最优化。实际调查结果显示:不同群体的农户的技术选择行为不相同;种养规模越大的农户越倾向于选择正规途径获得农业新技术,种养规模越小的农户越倾向于从民间途径获得农业新技术;以政府为主导的技术供给模式并没有获得农民的完全认可。最后提出:提高农户的组织化水平、提高技术供给主体的供给实力,是突破农户自身无序选择、实现农村社会宏观行为最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实现城乡统筹,构建和谐社会,现下最关键的是解决“三农”问题。文章立足新农村建设的时代主题,深入剖析了城乡公共品供给失衡的原因,提出了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建立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优化财政支农结构、科学界定各级政府财权事权范围、改革“自上而下”公共品决策机制,实现农村公共品供给由“政府选择向农民选择”、“官员偏好向农民偏好”转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发展期,农村社会的社会结构、文化传统、经济体制等都在转型大潮中发生着变迁.而传统的农民行为逻辑被迫转向,趋于利益化.理性选择已演化为农民行为决策的首属原则.本文对我国转型期农民行为变迁转向进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讨论现实语境下农民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7.
农户信息服务需求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贺文慧  邹奎 《技术经济》2006,25(12):38-41
基于对江苏、江西、内蒙、云南四省(区)638户的农户信息服务调查问卷,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信息服务的供给方式及农户对农村信息服务的需求。调查表明,农户信息服务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但是农户信息服务的选择权主要体现在基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存在强制性供给,农民的需求缺乏有效的表达机制。  相似文献   

8.
梁文凤 《经济纵横》2022,(10):82-88
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和城镇化快速发展,农村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农村养老问题日渐凸显,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关注的重点。目前,我国农村养老面临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不完善、市场及其他社会力量在农村养老中参与度较低等困境。为有效纾解农村养老难题,积极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应协同多方力量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供给:宏观层面,切实加强构建与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尤其要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农村老年福利制度,加强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中观层面,充分调动市场和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养老体系建设,推动养老服务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发挥商业保险对社会养老保险的补充作用;微观层面,夯实居家养老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我国独立审计监管模式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影响独立审计监管模式选择的因素有很多,但决定性的是独立审计供求的经济因素。社会对独立审计强烈的自愿需求会促使独立审计职业努力提高执业水平和独立性,不断提高有效供给水平,这是选择民间监管模式的必要条件。我国现阶段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对独立审计没有强烈的自愿需求,没有政府监管就难以保证高水平供给,准政府监管模式是一个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0.
当今教育、医疗和养老犹如压在农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的保障载体、保障能力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村养老和合作医疗制度满足不了农村现有的需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改善民生状况。因此,在下一步的改革中要确立改革为多数人服务的思想,明确政府的责任并重视非正式保障制度和商业保险制度在农村保障中的作用,在具体制度细节设计上要激发参保人的自愿性。  相似文献   

11.
王俊霞  王静 《经济导刊》2011,(10):14-15
随着农业税的取消,新农村建设工作一步步推进,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问题已成为目前财政理论界研究的焦点,更是财政实务中的难点。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在于制度的完备,需构建政府调控+农民需求”相结合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综合政府调控、农民需求两个因素来提供农村公共产品。  相似文献   

12.
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体系面临家庭供给能力弱化,政府供给不足,市场供给失灵等诸多困境,亟需进行供给侧改革.这既是有效应对"银发浪潮",提升农村养老服务供给水平的客观要求和关键举措,也是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宗旨使然和应有之义.这就要求,变革供给理念,构建协同供给体系,优化供给结构,不断提升农村养老服务供给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3.
开拓农村市场,在对策措施上要高度重视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优化农村工业品结构,把增加农民的持久性收入作为核心,把减轻农民负担作为重点,把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作为条件,把优化农村工业品的供给结构作为基础.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薄弱和供给不足,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制约农民增收。为此,要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出发,按照有利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要求,加快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从而更好地支持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前,农村公共品供给存在着不符合农民需求的状况,并且农民在农村公共品供给评价机制中的地位缺失,他们在农村公共品供给中的参与意识也不强。从村庄制度设计看,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在于,政府以单纯行政化的方式供给农村公共品,农村自治组织机构之间缺乏制衡机制,农民在农村公共品供给中制度化的利益表达渠道不畅。因此,必须健全有效的村庄公共品供给决策制度、规范的村庄公共品供给执行制度、有力的村庄公共品供给监督制度、良性的村庄公共品供给协商制度,以保障农民村务治理权利。  相似文献   

16.
张峰 《时代经贸》2009,(10):154-155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央行等政府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持,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已经有了长足发展,但仍无法充分满足农民的潜在需求。本文通过分析农民的金融服务需求与现有农村金融的不足,从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农村金融信贷品种和信贷管理模式、农村金融服务方式等方面提出农村金融创新路径和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理论的视角尝试性地分析了经济增长、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地方政府行为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在地方政府行为"经济人"理性的假设前提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方政府有扩大公共产品供给的行为倾向,从纯"经济"层面分析,这种公共投资的行为符合经济理性,而贫困地区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对经济增长具有更强的敏感性和更高的回报率,即具备所谓的"后发优势",最后进行了简要的评论,并探讨了发展水平差异的不同地区相应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8.
王珏 《经济研究导刊》2013,(17):144-145
农村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一个相对薄弱的领域。当前,加快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财政作为政府履行职能的政策工具、保障手段和制度基础,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如何履行职责,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是建设新农村文化的重要环节。但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供给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现状出发,探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财税政策,进一步阐述文化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的可行性、供给对象均等化的必要性,以加快提高我国农村文化服务供给的水平。要根据政府事权划分,整合现有财政资源,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奖惩机制和信息反馈机制。要通过细化事权,科学界定各级政府的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责任,优化服务供给框架,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借鉴"文化例外"的原则,建立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根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思路,建立规范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19.
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传统社会资本的逐渐消解与现代社会资本的不完全成长构成了当前中国农村社会资本的结构断裂性情境。由于受到社会资本的情境性限制,村民在村庄重构过程中的个体选择行为表现为一种经济理性与从众心理相结合的非理性选择,导致作为主体的农民在村庄重构中集体失语。培育农村现代社会资本成为解决当前村庄重构中农民利益保护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资本对自身情境性限制的工具性超越。  相似文献   

20.
目前,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规模狭小,其实,从供求角度讲,主要是因为土地使用权供给不足。本文试图通过构建农民最大化效用的理性选择模型来分析土地供给不足的原因,最后得出结论:农民社会保障的缺失和城市封农民工的歧视是导致土地使用权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