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众所周知,天人合一、自然和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这种观念,可以说代表了我们传统文化的宇宙观,它对中国历史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法文化在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也形成了浓厚的以追求“和谐”为目标的法律传统,内乡县衙中的法律文化正是传统的“和谐”法律文化在这个方面的体现。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挖掘历史现象背后存在的深层次规律为当今的和谐社会建设服务,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编辑对于建设和谐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认知是编辑文化应对时事的应有之意。建设和谐文化中,弘扬民族精神是编辑对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认知所求;体现时代精神是编辑认知能力的核心要求;深刻认识建设和谐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是编辑认知能力的哲学思维;认识和明辨先进文化是编辑文化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天人合一、自然和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这种观念,可以说代表了我们传统文化的宇宙观,它对中国历史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法文化在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也形成了浓厚的以追求"和谐"为目标的法律传统,内乡县衙中的法律文化正是传统的"和谐"法律文化在这个方面的体现.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挖掘历史现象背后存在的深层次规律为当今的和谐社会建设服务,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思想基础,是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重要保证。企业在进行产品竞争的同时也要致力于研究文化对企业发展的作用。用和谐的文化引领企业健康发展,树立兴衰有我、追求卓越、均衡发展的和谐意识,注重发挥员工的文化主体作用,使个人意志与团队精神和谐共进,营造和谐的文化环境促进企业与社会和谐发展,是和谐社会企业和谐发展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传统和谐观的特点为生发性、秩序性、平衡性、包容性;逻辑发展规律为由自然的和谐进而到社会的和谐再到个体的和谐.从其特点和规律出发,建设和谐社会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关系;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本土文化(中)与外来文化(西)的关系;文化积累与文化创新的关系.对这些和谐思想的挖掘、研究和运用必然有益于今天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思想基础,是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重要保证.企业在进行产品竞争的同时也要致力于研究文化对企业发展的作用.用和谐的文化引领企业健康发展,树立兴衰有我、追求卓越、均衡发展的和谐意识,注重发挥员工的文化主体作用,使个人意志与团队精神和谐共进,营造和谐的文化环境促进企业与社会和谐发展,是和谐社会企业和谐发展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和”文化,其和谐思想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提倡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二是提倡建立以“大同社会”为核心的和谐社会理想。在当前,应该批判的继承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谐社会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但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因此,只有重视人与自然和谐,以生态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才能最终达成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环境文化是和谐社会构建的文化动力;和谐社会是环境文化的价值诉求;培育生态文明意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实现社会和谐,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法制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这一系统工程的有力保障,在此过程中,物权法居于基础地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法制基础。它能促进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科学发展观的落实,能推动民主与法治进程,最终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目标的实现固然需要整个法律体系各个法律部门多部法律的合作方能完成,但物权法在法律保障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却无法撼动,无以替代。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并且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在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作为和谐社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和谐校园文化,如何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创设和谐育人环境。为和谐社会培养优秀人才,有待我们认真地研究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理想社会模式,如何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关键在于深入了解和谐社会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度挖掘其制度、经济、社会、个人心理等方面原因,并就如何落实和谐社会管理抓住关键点,扎实推进,才能形成社会管理的和谐局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2.
在界定社会和谐GDP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社会和谐GDP提出的背景;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三方面阐述了开展社会和谐GDP研究的意义:最后对社会和谐GDP与传统GDP、绿色GDP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认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种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4.
刍议和谐社会下的和谐大学校园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学校园建设贵在和谐.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大学校园建设,更应树立以人为本、崇尚学术、服务社会、持续发展的理念,积极努力实现和谐社会下的大学校园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创建和谐校园的指导思想、途径及措施保障的论述,深刻阐明了创建和谐校园是高校师生员工的追求目标,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和谐教育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和谐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内容。构建和谐社会需要通过发展和谐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建设者和合格公民来实现。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和谐人研究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其基本范畴、理论框架、意义以及构建都处在探索之中。以人是社会的本体基础和人的存在方式为理论线索,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现实切入点,致力构建集和谐人的内涵、外延、意义于一体的理论体系,最终落脚到和谐人的构建与和谐人与和谐社会的关系上。重点探讨了“和谐人是什么”、“怎样构建和谐人”、“和谐人与和谐社会的关系”三大理论主题。  相似文献   

18.
从社会经济角度看,和谐社会追求的具体目标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国民与政府的和谐(人一政和谐)。本文分析说明,人们不可能完全依赖市场作用来实现上述目标,只能通过市场作用和公共财政作用(政府作用)的有机结合才能达到目的。鉴于公共财政活动兼具经济协调与政治干预的特点,现代社会最终选择了在公共财政框架下,通过“经济拯救”和“道德拯救”方式管理社会,管理人性,并以此控制社会生活的发展方向和主要进程。  相似文献   

19.
和谐思维方式属于哲学思维方式,它运用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来引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思维具有重要的实践引领价值,对当代社会发展进步具有普遍意义,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维方法。和谐思维方式在引领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主要从理论、政治和实践三个方面起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