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章基于浙江52县1996年-2005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外资企业、本土企业集聚及经济增长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外资企业、本土企业空间集聚具有显著的经济增长效应,但是相比于资本来说两者作用效果并不强;外资企业在浙江县域的区位分布并不注重本土企业空间集聚状况,而是更加注重外资企业空间集聚度;本土企业空间集聚是本土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外资企业集聚对本土企业投资反而呈现较小的"挤出效应"。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浙江县域内生经济增长,应加强浙江县域外资企业与本土企业融合,从而提高区域持续的增长潜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考察外资企业内销活动对本土企业生产率、R&D投入与企业利润这三个方面的影响,主要发现是:外资企业内销活动总体上对本土企业生产率造成的是正面效应,这种正面效应在一般产业中更为显著,但在高新产业中表现出负面效应;外资企业内销活动对本土企业R&D投入产生抑制效应,且这种抑制效应无论在一般产业还是高新产业中均显著存在,但在高新产业中更为突出;外资企业内销活动对本土企业利润具有抑制效应,但这种抑制效应只是在一般产业中显著存在.本文的经验证据均表明,在华外资企业内销战略对本土企业发展造成挑战,中国外资政策已经到了关键调整期.  相似文献   

3.
长三角区域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最大地区,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是全国最大的外贸出口基地,已成为中国经济腾飞的重要引擎。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苏州经贸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给本土企业带来边缘化、产业空心化危险的不利影响。应坚持经济结构调整和金融危机相结合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在服务业方面,考虑周边城市的产业发展规划,形成错位竞争格局;提高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本土企业竞争力等措施加快苏州经贸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关于安徽省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的长三角经济圈经济飞速发展,随着其经济实力的加强,再加上受近期金融危机的影响,要求长三角经济要从以外向经济为主导转变为以拓展内需为主导。长三角地区大批制造业企业向周边地区转移,带动了腹地地区的经济发展。安徽省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邻省,是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首选地之一,也成为了长三角产业转移的热门地区。安徽省在区位地理、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政策倾斜等方面,对于产业承接具有相对优势,而长三角地区由于自身水土资源缺乏、生态环境脆弱、污染较为严重,也为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可能。安徽省应加强产业选择自主权,完善产业配套体系,提高引资质量,培植优势产业,最大限度吸纳本地劳动力。  相似文献   

5.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迅速,国内外资企业数量与日剧增。外资企业数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与我国各项基本政策具有紧密的联系。外资企业在我国的发展速度非常迅速。当前,外资企业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外资企业同样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资企业的财务进行有效的管理对外资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外资企业财务管理进行简单的分析,并对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以期能够提高外资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迅速,国内外资企业数量与日剧增。外资企业数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与我国各项基本政策具有紧密的联系。外资企业在我国的发展速度非常迅速。当前,外资企业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外资企业同样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资企业的财务进行有效的管理对外资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外资企业财务管理进行简单的分析,并对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以期能够提高外资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上海自贸区建设是我国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长三角区域在体制、机制上对接上海自贸区的制度创新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从政府视角来看,上海自贸区建设会对长三角其他地区地方政府的管理模式带来制度改革示范效应;从行业视角来看,上海自贸区建设会对长三角地区协调发展带来产业联动效应;从企业视角来看,上海自贸区会给长三角地区的企业经营带来辐射外溢效应。本文在分析上海自贸区带动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存在的制度瓶颈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得“长三角”逐渐成为接轨世界经济的前沿,同时,长三角地区商贸业也随着这个地区经济的发展而水涨船高,但是,商贸物流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更快速、更强劲的发展势头。本文将通过对长三角地区商贸业发展特点以及商贸物流发展现状的分析,总结出长三角地区商贸物流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外资企业在我国境内上市的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我国有关外资企业境内上市融资的相关法律及政策明显滞后,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外资企业在境内上市的步伐,也影响了中国引进外资、利用外资发展经济的目标。本文将重点从信息披露、公司治理结构、会计准则适用三方面阐述外资企业在我国境内上市的法律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揭示长三角两省一市经济增长方式的基础上,剖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长三角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本文研究表明:近二十年来,长三角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提高,但在投资高速增长的背景下,该区域粗放型经济增长的特征并没有根本改变。外商直接投资尽管也会通过技术外溢等途径促进技术进步,但由于其对国内投资的挤入效应推动了资本的扩张,因而尚未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形成显著的效果。实现长三角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应进一步提升本土创新能力和开放水平。  相似文献   

11.
实践证明,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企业以代工方式"低端嵌入"全球价值链,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长三角地区的代工企业应在承接国际高端产业转移的基础上,有效利用国内各区域的比较优势,将部分劳动密集型生产制造环节转移到中西部地区,延长在国内的产业链环节,进而构建以本土企业为主的国内价值链(NVC),成为国内价值链的治理者,从而实现以一个更加均衡的国内生产体系网络嵌入全球价值链(GVC),通过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上的资源整合,实现以本土企业成长带动代工制造业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2.
以行政区分割为特征的体制矛盾,是实现长三角地区可持续发展,率先实现现代化的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障碍,正因如此,长三角城市问大量低层次产业同构现象严重、恶性竞争不断的杂音仍不绝于耳。在当前地方政府以GDP、税收、就业等为基本考核目标的约束下,作为区域产业政策行为主体的政府选择也是市场化的,其行政博弈的出发点是本地利益的极大化。本应是成本导向下的企业投资经营行为与追求地方利益的政府行为合在了一起,使得同类产品及上下游生产能力难以相对集中,产业链的分工协作关系出现断裂,不经济地扩大了空间距离。企业的项目投资与经营业务较难跨地域展开,外资企业不论其产业属性和专业特长,一概成为各城市的争夺对象,成为长三角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中非常明显的弱点。  相似文献   

13.
栾杰 《现代商业》2008,(1):28-31
纵观当今国内零售市场,真可谓热闹非凡,外资企业运用自己在资金、经营观念等方面的优势全力抢滩中国市场,内资企业也从未示弱,通过自己立足本土、信息畅通的优势在中国零售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近年来,随着各方面实力的不断发展、演化,现在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都已经成为国内零售市场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FDI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文章着重分析了FDI流入中国的产业经济学基础,同时对FDI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做了分析。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位置和全球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决定了即便在几十年后仍然会有大量FDI流入中国。流入中国的FDI可分为港澳台外资企业和其他外资企业,因为这两种FDI的战略定位不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增量改革”使得中国区域间和产业间发展极不平衡,各产业和各地区之间的情况差异也很大,两种FDI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需要分情况研究。文章把中国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区域进行了分区域分析,又把工业行业分成四组分别进行了分行业分析,得到了较为具体的分区域分行业分析结果,同时针对中国的具体情况给出了政策建议,并认为在引进FDI时应针对不同的FDI采取不同的策略,同时积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企业才是保证中国经济长久稳定增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经济国际化已经成为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一个重要发展战略选择,在《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就经济国际化作为五大发展战略之一。这一发展战略选择对此区域的工业化、城市化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由于开放的盲目性与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使长三角地区的问题也日益显现,阻碍着地区发展。在经济结构调整这一重要时期,其经济国际化问题的解决也迫在眉睫。而"一带一路"建设的提出,毫无疑问是为了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这也对经济国际化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国际化问题同时可以借助这些政策的建议指导来解决。文章通过对长三角经济国际化的研究归纳出相关的针对解决问题的政策措施。在此基础上,分析"一带一路"建设给长三角地区经济国际化发展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基于世界主要国家(地区)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实证分析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出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目的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增强显著降低了中国产品出口价值量;在投资环境、社会环境、政府稳定性、行政效率和法律秩序相对不好的地区,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增加导致中国产品出口价值量大幅减少,而中国外资企业和东部地区的企业受到目的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中国要积极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战略合作,加强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政策协调,同时出口企业也要加强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切实提高自身生产率水平,从而有效应对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增加对企业出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我国零售行业的发展也逐渐得到国家各方面的支持。零售行业实现了从初步规模化经营到参与国际化竞争,再到如今的赢利模式转型与经营管理创新。持续、高速增长的经济环境和日益扩大的消费市场需求为正在发展的零售市场提供了机遇。然而,面对本土及外资企业越来越激烈的竞争,零售行业必须寻找新的发展策略,其在摸索中深刻认识到品牌策略的必要性。本文通过对我国零售企业品牌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指出我国零售企业在实施品牌战略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并为我国零售行业在品牌的建设与提升方面提供了一系列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广东省外商直接投资零售业发展现状着手,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广东省零售业投资选择的区位因素,研究发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水平、消费市场规模、地理位置与文化联系,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集聚效应等因素都影响FDI零售业区位选择。经过实证分析检验,结果表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商投资零售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最大;市场消费规模和市场开放程度两个变量,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相对较小。政府部门在引进外资,发展外资经济,促进本土零售业发展的政策制定时可加强以上影响因素的积极宣导,有建设性的制定外资企业政策优待,以更好地促进本土零售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日本出于经济复苏、经济安全等方面考虑,为保持本土企业竞争力,占领中国市场等方面的需要,于近十几年间在对华投资规模、投资领域以及具体战略选择上都不断进行着调整。这些调整一方面促进了中日贸易和中国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对我国本土企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为了发挥日资的正面效应,我国应完善法规、优化投资环境;加强中日两国政府之间的沟通;加强对日本投资的引导作用;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康志勇 《财贸研究》2010,21(1):100-108
在系统分析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本土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借助于1999—2003年间中国本土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微观数据,运用Tobit模型对经济全球化对本土装备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研究的结论揭示,总体来说,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本土装备制造业企业的自主创新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无论是外资企业的进入、出口规模的扩大及其引发本土市场竞争的加剧都对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按企业规模分类的检验显示,"市场竞争"以及外资的进入对于所有企业自主创新的作用是统一的,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出口的作用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规模越大的企业出口的促进作用越明显,规模越小的企业出口反而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