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武汉城市圈产业集聚发展的若干问题及其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武汉城市圈产业集聚发展现状的分析研究,并结合产业集聚理论模型,提出了武汉城市圈产业集聚发展的若干问题,并且针对圈内产业集聚规模较小、专业化及其分工不强、科技创新能力薄弱的情况,提出了关于巩固传统支柱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核外竞争力等一系列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3.
近年来,武汉城市圈的中小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其整体素质和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在不断提高.中小企业不仅以其数量庞大、就业容量广阔成为最活跃的经济主体,而且以其蕴含的创新精神和蓬勃活力成为社会财富创造的重要源泉.武汉城市圈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相当突出,对圈内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从政府、金融市场和企业三个方面对现阶段城市圈内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武汉城市圈中小企业的融资发展和创新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4.
5.
武汉城市圈物流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SWOT分析法充分了解武汉城市圈物流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威胁,在此基础上确定武汉城市圈物流业发展的战略构思,进而选择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实现武汉城市圈物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7.
利用产业集中度CRn对武汉城市圈高技术产业2000-2009年的集聚水平进行测定.计算结果表明:武汉城市圈高技术产业的总体集聚程度正在不断提高,武汉、黄石、黄冈、孝感和咸宁市高技术产业集聚表现突出.竞争优势、技术手段、创新活动和知识溢出等因素使高技术产业集聚,为发展高技术产业集群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城乡统筹的背景下,积极推进农业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以城带乡、加快农业科技发展是新时期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根本出路。以武汉城市圈为例,分析了其农业科技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加快农业科技发展的关键要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武汉城市圈正处于两型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发展乡村旅游业有利于丰富旅游产业结构,有益于两型社会建设,武汉城市圈农村经济发展基础较好,本文积极探索武汉城市圈乡村旅游发展过程、形成特点及发展模式,努力挖掘影响武汉城市圈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障碍性因素,提出加快武汉城市圈乡村旅游建设的对策和措施,以期促进武汉城市圈乡村旅游健康快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型工业化中产业集群绿色创新的对策选择——以武汉城市圈产业发展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绿色创新的视角考察,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发展中主要存在粗放增长模式引发资源高消耗、区域内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生态关联滞后等问题。基于新型工业化战略要求,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绿色创新应强化产业集群生态布局、加强产业集群绿色技术创新、促进产业集群绿色制度创新、构建绿色创新的虚拟集群模式等。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表明,产业集群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是构建区域创新系统的载体,为区域创新系统提供不竭的动力.文章从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系统的基本内涵出发,分析了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系统的关联关系,在此基础上系统地探讨了产业集群对区域创新系统的作用路径,为更好的以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创新系统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的重要载体,通过集群创新构建区域创新系统、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具有实现的可行性。文章从产业集群相关概念入手,论述了集群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进一步提出了基于集群创新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析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物流产业集群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物流业以其特有的功能对区域经济一体化、改变企业组织形态和业务流程再造以及形成产业集聚产生推动作用.因此,应注重培育物流产业集群的产业基础,使其发挥合作效应、制度效应和创新效应,不断提升区域经济竞争优势,是当前促进国际经济一体化,打造区域品牌应当注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区域创新文化促进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文化概念的解构与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的分析,研究区域创新文化与高技术产业集群的互动机理,找出影响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文化生态的关键因素,提出在"主体、制度、环境"3个方面创建区域创新文化,促进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空间相互作用视角的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以武汉城市群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到空间因素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将空间相互作用模型与空间偏离—份额模型相结合,构建城市群产业结构分析的基本框架,并对武汉城市群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定量诊断.研究发现:2000--2010年,除武汉、黄石、鄂州3市具有产业结构效应外,武汉城市群其余6个城市均未形成产业结构效应,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部分城市尚不能充分利用其他城市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未形成空间竞争力净效应;大部分城市还未能从群域产业重组和专业化分工中获取足够多的效益,部分城市尚未形成空间区位效应;相对于空间竞争力净效应和空间区位效应,产业结构效应更具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刘华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9,(1)
当前基于产业集聚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由于资源约束或者集聚区内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导致其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借助品牌经济学的分析范式,文章构造了基于产业集聚持续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模型,从产业集聚强度、产业集聚区内的企业品类分工程度、资源消耗三个维度将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概括为8种类型.通过分析发现,只有基于高集聚强度、高品类分工程度和低资源消耗产业集聚基础上的区域经济才可以实现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18.
浙江的“小狗经济”模式实质就是一种空间聚集型产业群成长模式,本文分析了该模式的成长演进过程以及该模式的特点,并指出其他地区借鉴这一模式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基于农业产业集群的农业创新体系结构分析——以河南省鄢陵县花木产业集群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创新体系理论构建了农业创新体系的结构分析框架,通过对河南省鄢陵县花木产业集群91家农户和46家农业企业的实地调查,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农业创新体系的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业创新体系可以看做是由创新主体、创新网络以及创新内容三个部分组成。外地同行企业对农业集群创新起主导作用,而传统农户仅仅是用祖传技术或模仿;本地企业中创新地位异质性较高;政府在农业集群创新中的直接作用较小,但紧密的产学研结合,能显著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相对于合作网络来说,知识网络呈多核心结构,网络集中度和密度均较高。与农区制造业集群相比,农业创新更加依赖外地同行企业和市场需求,更重视与大学、科研机构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基于城市首位度理论的湖北省城市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城市首位度理论对湖北省城市体系的规模等级体系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指出,湖北省城市首位度属于高度首位分布,城市规模等级分布体系的不平衡程度较高。因此,有必要完善城市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以加快湖北省的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