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质量决定着上市公司的质量与资本市场的效率。以公司控制权转移为背景,围绕公司盈余管理研究并购公司与目标公司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博弈,结果表明,发生控制权转移的公司财务报告质量在控制权转移前逐年下降;但控制权转移后则有明显改善。建立、完善公司控制权市场,有效控制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是提高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的重要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2.
在后SOX时代的十年来,作为维系社会信任的低成本工具,会计正经受信任之殇,会计重述的非典型性现象无疑难辞其咎,自然地成为同期会计研究的热点议题。会计重述拓展了传统的信息披露研究,为会计准则制定和公司治理改革提出更多待解命题,我国当前转轨市场的新兴治理环境,或为解读会计重述提供了契机。由此,本文综述了后SOX时代的相关研究,提出一个分析性框架,就制度激励与重述诱因、会计重述信息的使用与评价、重述的制约机制及后果特征等层面进行文献解读,以期能够形成综合认识,并为未来研究和政策监管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3.
袁敏 《会计研究》2012,(4):28-35,94
本文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戴尔公司为案例对象,讨论了因供应商大额支付款项错报、准备金不当会计处理造成的财务报表重述事项,并将财务报表重述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联系起来,分析了戴尔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管理层评价及审计师报告,最后从正确看待财务报表重述与重大缺陷的关系、正确理解和应用管理层的评价报告和审计师的审计意见、充分理解 "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的理念等方面进行了评述,以期为我国上市公司更好实施内部控制规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新会计》2014,(2)
国内上市公司进行财务重述往往出于自利目的,加上众多舞弊事件的发生,使公众对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产生了质疑。公司内部治理对财务重述有着重要影响。文章以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的视角,对董事会、监事会、审计委员会等制度缺陷导致财务重述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雷士照明两次控制权争夺事件为例,通过资产专用性的视角,提炼基于堑壕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讨论创始人专用性资产对公司控制权配置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的问题。案例分析表明,专用性资产是公司控制权配置的重要影响因素,而专用性资产所形成的堑壕效应是影响公司控制权配置的重要途径。进一步的,根据现有公司治理机制的局限,本文还提出制衡创始人堑壕效应的思路。本文对如何全面评价创始人专用性资产对企业的作用,如何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制衡创始人堑壕效应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控制权市场看后股权分置时代我国公司治理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根本性制度变革,它对改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众所周知,股权分置改革之前,我国公司治理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人们对股权分置改革寄予厚望。那么,股权分置改革将从哪些方面影响我国的公司治理呢?文章从控制权市场的角度,先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前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然后对股改完成后上市公司治理将出现的变化加以展望。  相似文献   

7.
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市场反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以来,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转让以及由此衍生的控制权转移现象日渐增多,中国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市场也基本形成,为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市场反应的实证分析提供了便利条件。本文用事件研究法对2006~2010年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事件的市场反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对控制权转移事件的反应具有明显的"先抑后扬再抑"的倒N型特征,控制权转移信息存在提前泄漏问题。但是,随着市场的逐步完善,投机炒作现象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8.
不同性质的PPP项目适宜采取不用的股权结构,对于经营性项目的社会资本绝对控股模式的股东治理,投资重要或者不可或缺的一方应该拥有多数股权;对于产出品为纯公共品的经营性项目的混合控股模式的股东治理,控制权应该由对产品价值判断较高的一方拥有;对于产出品为准公共品的经营性项目的混合控股模式以及准经营性项目的混合控股模式的股东治理,当产品公共化程度较高时,对产品评价较高的一方应绝对控股项目公司的股权;而当产品的公共化程度较低时,投资重要的一方应绝对控股项目公司的股权.  相似文献   

9.
论文采用计量方法和多案例研究法,探究了公司治理结构对财务重述的影响以及财务重述后公司治理结构的变化。从股权结构、董事会和管理层三方面表征公司治理结构的概念,并基于2014-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11772个样本的计量分析发现:股权集中度和高管薪酬与财务重述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董事长总经理一肩挑和董事会规模与财务重述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后续基于103家已发生财务重述公司的多案例研究发现:当财务重述发生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也往往进行一些调整,提高股权集中度、减少董事长总经理一肩挑情况、缩小董事会规模、变更高管人员和提升高管薪酬等是一般的应对措施。论文的研究工作对公司治理结构调整、防范财务重述等具有启示作用,同时,也对财务重述和公司治理结构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2005年4月,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正式启动了股权分置改革。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深入推进,至2008年,沪深两市完成或者进入改革程序的上市公司占应改革上市公司的97%,对应市值占比98%,未进入改革程序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1999—2006年财务重述公司为研究样本,试图回答两个问题:财务重述公司是否在重述前盈余信息质量就比较低?市场是否能够对这一较低的盈余质量做出正确的预期,即市场对盈余质量的认知是否存在系统性偏差?我们的研究结果发现相对于对照样本,重述样本在重述前,盈余的波动性显著偏高,盈余的持续性显著偏低,说明其盈余质量一贯较差。在重述前,市场高估了重述公司应计盈余的持续性,但是在公司重述后,市场对其错误的预期会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financial restatements on the debt market. Specifically, we focus on the secondary loan market, which has become one of the largest capital markets in the US, and ask the following: (1) whether financial restatements increase restating firm's cost of debt financing and (2) whether the information about restatements arrives at the secondary loan market earlier than at the stock market? Using 176 restatement data, we find significant negative abnormal loan returns and increased bid-ask spreads around restatement announcements. Furthermore, this negative loan market reaction is more pronounced when the restatement is initiated by either the SEC or auditors, and when the primary reason for restatement is related to revenue recognition issues. Additionally, we find restatement information arrives at the secondary loan market earlier than at the equity market, and that such private information quickly flows into the equity market. We also show that stock prices begin to decline approximately 30 days prior to the restatement announcements for firms with traded loans. However, we do not find such informational leakage for firms without traded loans. Collectively, the results of this paper suggest: (1) increased cost of debt financing after restatements and (2) superior informational efficiency of the secondary loan market to the stock market.  相似文献   

13.
公司治理 财务契约与财务控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着重分析公司的各种财务契约关系中索取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以及这些契约解决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的主要机制。从财务控制的角度,分析不同的索取权人对公司实施投资控制、筹资控制和分配控制的主要机制和控制要点。从契约和控制的角度分析了现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成因,探讨了财务控制权的配置问题。  相似文献   

14.
结合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关于金融顺周期性及其影响的理论反思,首次基于金融周期视角研究全球金融治理体系改革。首先剖析了危机前全球金融治理体系由发达国家主导、缺乏逆周期机制及防止危机传染机制,在防范金融危机方面存在不足。其次,梳理了全球金融治理体系改革措施及成效,指出在防范全球系统性金融风险方面仍存在较大不足。再次,从推进政策国际协调方面展望了未来全球金融治理体系,通过实证分析各地区金融周期特点,及理论分析政策协调国福利提升情况,提出应以区域金融治理优先的思路,同时以宏观审慎政策局部协调和货币政策向下协调为主推进政策国际协调,并对中国参与全球金融治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当下进行中的金融危机暴露出巨大的统计信息缺口。在这一背景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清算银行等国际组织近期陆续出台了《货币与金融统计编制指南》、《债务证券统计手册》、《信贷风险转移统计》等多个金融统计国际标准。本文对这一现象进行考察,进而对宏观金融统计的发展趋势进行判断,最后对中国货币与金融统计体系的完善提出相应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Growing evidence suggests that managers select financial policies partially by mimicking policies of peer firms. We find that these peer effects in capital structure choice are unique to firms operating under weak external corporate governance. Cross-sectional tests suggest that this finding is best explained by a quiet life hypothesis in which managers may be able to avoid the effort required to optimize financial policies and the scrutiny of market participants. Leverage ratios of mimicking firms display less sensitivity to a profitability shock. Finally, mimicking correlates to higher financing costs and lower future profitability, especially if it results in high leverage.  相似文献   

17.
基于财务视角的政府绩效报告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政府绩效评价作为新公共管理得以实施的管理机制和战略工具,需要政府财务报告提供信息支撑和制度基础,而现行政府财务报告无力承担此重任。所以,在政府财务报告的基础上,建立政府绩效报告不仅是绩效管理的需要,也是政府财务报告发展的方向。本文通过介绍和阐述政府绩效报告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意义,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试图从财务视角探讨我国政府绩效报告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宋爽 《银行家》2020,(4):48-49
自比特币诞生以来,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就因分布式记账的特点受到广泛关注,也因此与治理问题结下不解之缘。很多人认为,从中心化治理走向分布式治理是社会发展的进步,因此应当大力发展区块链技术;但也有人认为,区块链的去中心化需要各国政府谨慎对待。就数字货币而言,我国即将推出的央行数字货币(DC/EP)也备受争议。推崇者认为,央行数字货币由中国人民银行(简称"人行")独自发行和管理是最具效率的;质疑者则提出,分布式系统才是数字货币未来的主流趋势。  相似文献   

19.
基于XBRL财务报告元素的角度,构建了由总体鉴证目标(XBRL财务报告真实恰当地反映了企业的经济事实或者纸质报告)、具体鉴证目标(XBRL财务报告的合规性和可靠性)和管理层认定组成的XBRL环境下财务报告的鉴证框架,并对XBRL财务报告进行了鉴证,发现在XBRL财务呈报中出现了违反基本元素标记的完整性和元素数据的金额准确性等的错报。在XBRL财务报告的推进过程中需要贯彻实施通用分类标准,加快制定行业扩展分类标准,并加强对XBRL财务报告质量的人工校验以及完善编制流程的内部控制等。  相似文献   

20.
股市震荡引发投资者和监管层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关注。从财务重述背后所反映的财务信息质量低下和公司治理失效出发,探讨其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结合管理层权力这一影响组织行为和产出能力的代理人特征,探讨其对财务重述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未发生财务重述的公司,发生了财务重述的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明显更高;进一步纳入代理人特征———管理层权力后,发现代理人的这一特征对上述关系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