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3 毫秒
1.
英国的通胀压力可能比英国央行预期的更明显. 这是3月29日,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威尔的一句话,他还说,该国通货膨胀率逼近5%的风险真实存在.  相似文献   

2.
《海外经济评论》2005,(43):24-26
一直以来,欧元区“一种尺寸适合所有人”的僵硬经济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英国央行的行动——对于通胀毫无意义的过分谨慎态度使得该国经济长期停滞不前。对此,JP摩根的英国经济学家Malcolm Barr表示,重要的是搞清楚经济增长的前景,而不是近期的通胀情况。全球化已经使世界经济发生了地震式的变化,通胀的威胁程度已大大降低。英国央行理应适时改变工作重心,将经济增长放在与降低通胀威胁同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海外经济评论》2007,(48):34-34
英国央行(Bank of England)副行长洛马克斯(Rachel Lomax)22日表示,受近期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和能源价格飙升的影响,英国经济增长速度料将放缓;而与此同时,英国通货膨胀率仍可能高于目标水平;这导致英国央行在决定利率时而临困难。  相似文献   

4.
利率,是国家运用货币政策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灵活运用利率政策对经济发展速度、通货膨胀率进行调节,是各国政府和央行的一项重要任务。从1993年开始,我国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通货膨胀率也居高不下,为了调整这种“高增长、高通胀”局面,1993年中国人民银...  相似文献   

5.
英国央行(Bank of England)货币政策委员会21日以8:1投票决定将利率维持在5%不变,表明了英国央行对维持其通胀目标可信度的关切。  相似文献   

6.
《海外经济评论》2007,(50):19-21
世界上几乎每个角落的通货膨胀率都居高不下,这让决策者们头痛不已,他们正竭力应付全球信贷市场动荡对经济增长的威胁。 如果美国像许多投资者担心的那样陷入经济衰退,那么关于通胀的忧虑就会烟消云散。10月,美国的消费品价格上升3.5%,英国上升2.1%,欧元区上升2.6%。德国的通胀率达到十多年来的最高点。  相似文献   

7.
通货膨胀过程平稳与否对央行制定货币政策会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1986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国月度CPI通货膨胀率为研究对象,利用ARFIMA—FI—GARCH模型,发现我国通货膨胀及其波动都是长期记忆性过程,表明通胀及波动冲击的影响均具有长期记忆性扣持续性,但都呈均值复归。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以及分析价格传导机制时应考虑通货膨胀的这些特性。  相似文献   

8.
《海外经济评论》2006,(37):18-20
【英国《金融时报》9月4日】在过去20年中,各国央行在抑制通胀方面几乎全面告捷,这使得许多政策制定者以为,他们几乎彻底解决了高通胀问题。正如很多定量分析和调查数据所显示的那样,市场参与者们已经认可了这个故事。除了少数几个发展中国家,似乎没有人担心会长期出现5%或6%的通胀,更别说上世纪70年代那种动辄两位数水平的高通胀了。但是,中央银行家们真的已经消灭了通胀妖魔吗?  相似文献   

9.
菲律宾总统府发言人巴里坎日前表示,尽管菲律宾政府面临比索贬值和通货膨胀率可能上升的双重压力,但菲政府仍将坚持低利率政策。他说,低利率政策是埃斯特拉达总统去年竞选总统时的承诺,因此不会轻易改变。自埃斯特拉达去年6月30日就任总统以来,91天期标准国库券利率已经从14.92%下调到8.55%。该发言人同时强调,菲律宾政府会根据市场情况,特别是通货膨胀率的变化随时调整利率,但这不会导致利率的大幅度波动。菲律宾中央银行总裁布埃纳文图拉早些时候表示,如果通胀上升或菲律宾比索受到进一步的压力,他将调整隔夜借…  相似文献   

10.
《海外经济评论》2008,(25):14-15
【英国《金融时报》6月10日】出乎市场意料,中国央行周末将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了100个基点。这是年内第5次上调,也是上调幅度最大的一次,使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7.5%。中国政府究竟知道什么他人所不知的信息呢?定于本月12日发布的通胀数据,看上去就像是一个转移注意力的话题。农产品和粮食价格指数预示消费者价格通胀增速略有放缓;此外,  相似文献   

11.
7月份,居民消费品的物价上涨幅度创10年新高。据统计,7,q份食品、衣服、家庭设备用品、医疗、交通、通信、教育、娱乐等—篮子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比去年同期上涨5.6%,大大高于6月份的4.4%。这是今年第4个月超过央行预定的3%的通货膨胀警戒线。如果央行继续以往温和调控力度,那么今年我们将可能迎来10年来最高的通货膨胀率:  相似文献   

12.
《海外经济评论》2008,(1):34-34
经济和商业研究中心(CEBR)与法国巴黎银行新发布的报告表示,因经济增长而临的威胁将超过通胀上行压力,预计英国央行2008年将降息4次。  相似文献   

13.
【英国《金融时报》6月29日】希望这是一个谣言。如果这不是谣言的话,中国央行或许又将倒退到“大财政、小央行”的时代。1998年以来中国的中央银行改革成果将大大削弱。[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面对经济持续下滑和不断上涨的通胀压力,英国央行当地时间8月7日宣布维持基准利率维持5%的水平不变,而欧洲央行也同时维持4.25%的基准利率。这两项决定和市场此前预期一致。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时间非一致”的假定出发证明,在经济全面衰退的现实危机面前,转型国家往往更有动机偏向滥用货币扩张手段,而央行的非独立性将进一步加剧引发恶性通胀的风险.为了避免“通胀偏向”政策所导致的社会福利恶化,需要一种机制来保证政府承诺得以履行。检验表明,转型国家大多存在央行法定独立先于实质独立的情况,即央行法定独立性很高,但事实上货币政策还是由政府控制而难以完全独立有效抑制通胀。跨期声誉模型表明,仅仅实现央行的法定独立可能在长期产生负的社会福利效应。为此,建议确定合适的名义政策目标以强化央行的预承诺能力,同时要加强企业治理,财政机制方面的配套改革,使各项调控措施相互协调。  相似文献   

16.
《海外经济评论》2007,(20):33-34
欧洲各国央行行长10日暗示,他们将展开行动,控制席卷欧洲的通胀压力。目前,英国央行(Bank of Endgland)已上调利率,欧洲央行(ECB)也暗示将在6月加息。欧洲央行行长让-克洛德·特里谢(Jean-Claude Trichet)表态,欧洲央行将保持“高度警惕”。人们普遍将这一措辞理解为,欧洲央行将在1个月后加息。欧元区利率目前为3.75%。  相似文献   

17.
【英国《金融时报》6月17日】对于20世纪70年代那种滞胀的担忧再度出现。全球债券市场对于这种可能性感到越来越焦虑,同时在谈及通胀不断抬头的风险时,欧美央行官员们的措辞也越来越强硬。  相似文献   

18.
目前,通货膨胀率高居不下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首要关注的问题,刚刚召开的全国经济工作会议亦将抑制通胀作为明年的重要工作之一。 要抑制通胀,则必须找出引发通胀的根源,从理论与实际分析,笔者认为金融因素是引致通胀的重要原因,概括分析起来涉及这几方面: 一、货币供应量的过快增长是引发通胀的直接原因之一。 有一种观点认为,这次通货膨胀中非货币因素较多,其中突出的是粮食提价以及随之而来的乱涨价行为。应该说,这种观点不是没有一定依据,但是从逻辑上讲,通货膨胀是一种物价全面上涨的现象,如果  相似文献   

19.
1988年9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鉴于当时的严重通胀,首次推出了保值储蓄业务。到1991年12月,在通胀得到有效控制后,该项业务被取消。1993年,在通胀再度大幅上升的形势下,中国人民银行又恢复了这一业务。然而,从今年4月1日起,央行又再次停办了这一业务。 从保值储蓄的历史看,央行这次停办这一业务,我认为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维护了开办保值储蓄的初衷。央行开办保值储蓄,其意在于补偿储户存款由于物价涨幅高于银行利率所造成的损失,以便稳定吸纳存款。而从去年10月开始,市场物价涨幅已持续5个月低于银行三年期及以上利率水平,所以,如果再继续实行保值储蓄业务,就离开了开办初衷。  相似文献   

20.
【英国《金融时报》8月25日】周末期间,全球各大央行行长齐聚美国怀俄明州的杰克逊霍尔,他们所做的不应只是哀叹各自的金融风险。他们应以联合公开承诺收紧货币政策为核心,敲定一种有助于减轻全球通胀的协同方式。此外,在欧洲央行(ECB)和少数新兴市场央行(例如巴西央行和印度央行)已做出表率的情况下,美联储(Fed)和中国人民银行(PBoC)应是关注焦点所在。他们必须参与进来,而不是试图搭便车——这样做只会拖延其自身无可避免的货币紧缩时机,并加大其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