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微博热词     
《中国经济周刊》2011,(20):78-79
最高法副院长张军要求醉驾入刑应慎重,"醉驾并非一律入刑"。正版巴巴里阿:酒驾不入刑尚能理解,醉驾还不入刑,那就是默许知法犯法、放任危害发生喽?那五一节大张旗鼓地颁布这法律干啥?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进入汽车时代,醉驾频频发生.严重威胁着我们的道路安全。如何更好地规范我们的道路安全,更好地创造一个安全的交通环境.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刑法修正案(八)》醉驾入刑的原因、作用的分析,着力探讨“危险驾驶罪”在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以及相应解决方法,以实现醉驾入刑在我国更科学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鲍丹 《浙江经济》2011,(11):4-4
“醉驾入刑”实施一个月来,关于法律条文的执行一直是舆论关注的焦点,而围绕“特权醉驾”、“因公醉驾”的热议不断,则反映出人们对“同案能否同罪”的“公正焦虑”。  相似文献   

4.
赵雅 《魅力中国》2011,(20):184-185
《刑法修正案(八)》通过前后,醉酒驾驶问题成为社会焦点,不论是普通公民还是法学专家、各种媒体还是政府官员,关于醉酒驾驶的讨论和争议空前。自5月1日《刑法修正案(八)》实施以来,“醉驾入刑”就一直是各大媒体的关注焦点,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各地“醉驾入刑第一人”被查获的消息接连不断,本文中,笔者从罪驾入刑的标准、主观过错、法律责任等方面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各地接连发生由于醉酒驾驶引发的群死群伤交通事故.由于缺少刑罚处罚依据,肇事者往往仅受到行政处罚,群众严惩酒后驾驶的呼声日渐高涨.醉酒驾驶入刑,体现了政府重典治理醉驾,加大对醉驾的执法力度.  相似文献   

6.
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审议刑法修正案,准备增设“危险驾驶罪”来遏制醉酒驾车的行为。但“醉驾入刑”执行起来恐怕还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2011年5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醉驾入刑"新规,交警部门也加大了查处酒驾行为的力度。"醉驾入刑"的巨大代价威慑了那些喜欢饮酒的驾驶人,也让"马路杀手"大为减少,大大提高了道路交通安全。"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的警示语已深入人心,很多人不再因贪杯而危险驾驶。但是"无酒不成席"是节假、婚庆聚会的一种民俗。有时聚会饮酒,就需要找人代驾。每到节假日,尤其是国庆节与春节长假、中秋节与劳动节等  相似文献   

8.
醉驾入刑使得我国由醉酒驾驶引发的犯罪出现了危险驾驶罪、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三罪并立的局面。司法实践中,这些犯罪的界限比较模糊难以把握.如何区分醉驾型危险驾驶罪与交通肇事罪、醉驾型危险驾驶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罪、交通肇事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界限,是醉酒驾车犯罪刑法适用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醉驾入刑以来,对于社会各界起到了良好的教育引导作用,酒后驾驶行为明显受到抑制,醉驾引发的交通事故也明显减少,刑法修改后对于酒后驾驶行为的规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对于酒后驾驶行为是否一律入罪,和刑法第13条的关系如何协调等问题,在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存在着争议。从对于醉酒驾驶行为的分析入手,探讨了醉酒驾驶行为是否应当一律入罪,以期对完善我国醉酒驾驶行为刑法体系提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亲朋好友聚会,商务公务接待,开车人常常很难推却喝酒的邀约。随着“醉驾入刑”,一种以疏导为主的“酒后代驾”服务,很好地解决了亲朋好友饮酒助兴与驾车安全的矛盾,赢得了有车族的青睐。  相似文献   

11.
吉仁同 《魅力中国》2014,(3):350-350
《刑法修正案(八)》生效以来,有关醉驾入刑的话题一直争论不休,同时困扰着我国刑事理论研究和司法实务。其中就包括如何理解我国刑法13条中“但书”条款对危险驾驶罪的适用问题。本文将以此为焦点,力求能够阐述出我国刑法13条“但书”规定在危险驾驶罪中所具有的正确指引机能。  相似文献   

12.
张志启 《魅力中国》2010,(33):61-62
无论从杭州七十码事件、南京张明宝事以及成都孙伟铭事件不仅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引起对公共安全的极大危害。因此在刑法修正案八中将飙车、醉驾拟入刑定罪,意在利用刑法规制此类行为,从源头上治理之。但是专家指出判刑应慎重,避免权利的滥用,同时认为并非越重越好。笔者试利用犯罪构成的四要件理论分析之。  相似文献   

13.
据报道,新疆克拉玛依“醉驾第一人”王某犯危险驾驶罪,却被当地法院判处免予刑事处罚,成为最“幸运”的醉驾者。超过“醉驾标准”这一硬性指标的王某何以成为最“幸运”?  相似文献   

14.
申金杯 《魅力中国》2010,(26):146-146
纵观我国刑罚历史,其中也不乏慎刑的制度,慎刑也可以说是源远流长,但在今日,我们看到的仍然是不肯饶恕的酷刑。中国传统慎刑何以造成酷刑的泛滥?西方传统慎刑却产生刑罚的理性?  相似文献   

15.
2013微盘点     
《宁波通讯》2013,(24):78-79
梦 这是个梦想丰收的年份:劳教废止的法治梦,陈安昭雪的包公梦,环境污染长入刑的绿色梦,中国足球的冠军梦;  相似文献   

16.
一周人物榜     
曹德旺:慈善家还是铁公鸡?施正荣:前首富成为“缩水王”,任志刚:退休传言不断,姜立贵:城乡建设原董事长受贿获刑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今年3月1日起施行,"高空抛物"行为首次入刑,再度引发舆论关注。关于高空抛物坠物致害行为,目前,我国法律采取的是民事、刑事两线并进规范,即一方面入刑,另一方面也要承担民事责任。在民事法律方面,早在10年前,《侵权责任法》出台了一条备受争议的条款,"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即"抛(坠)物者不明,全楼业主埋单"。  相似文献   

18.
近期,在"两会"上有代表提倡国家应当坚定对腐败犯罪"零容忍"的态度,试图通过死刑实现腐败犯罪的预防目的。然而死刑的保留不仅不符合腐败犯罪的罪质,并且还违背时代的发展潮流。因此,应当废除腐败犯罪中的"死刑"。要达到预防与惩罚的最佳效果必须在废除腐败犯罪中死刑的基础上,降低入罪门槛,增加资格刑与罚金刑,完善整个刑罚体系的协调性与统一性。  相似文献   

19.
管制刑一直是我国刑法中备受争议的刑种,1997年刑法修订后,管制刑虽然得到一定的完善,但仍存在不少问题。文章基于限制自由刑的总体出发,在归纳分析学界对管制刑缺陷论述的基础上,论证管制刑作为刑罚之合理性。进而提出限制管制刑发挥作用有两个“瓶颈”:一为管制刑适用对象问题;二是管制刑执行问题,并就如何完善这两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身为科技局长,又是在“党校研究生班考场”上,王显亮的言行确实出格.难怪考场内一片哗然,监考人也很生气。不过.我觉得这位“王闹闹”的话尽管“很不理智”.也“很不入耳”,但恐怕并非没有一点道理。对于“王闹闹”的质疑.党校能否回应一下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